“儿啊,你现在还能不能吃得惯家乡的饭?”老娘笑着问道。
“能吃惯,俺娘,我做梦都想吃家里做的板面和卷馍呢!”陈一凡开怀大笑道。
谁知,大嫂和姐夫满面春风的从厨房端出菜肴,有烤鸭、焖鸡、炒肝尖、香糟鱼、糖醋小排等,都是本地人眼中最好吃的菜。
简直不要太丰盛了!
以前家里可没吃过这些菜,逢年过节顶多杀只鸡,一大家人,连塞牙缝都不够。
陈一凡只听村里的富裕户聊天时,自豪的报出以上菜名,炫耀说自家今天又吃啥了。
没想到,家人为了欢迎他,一股脑儿做出一桌好菜。大嫂和姐夫还专门去和人家学,掌握了这些菜的做法。
“哇,真香呐!”小妹陈燕赞叹道,“咱家人,是不是都有做一手好菜的本事,只是没显露出来?”
哈哈哈,一家人大笑。
陈一凡在太原干到了厨师,对陈家人来说,这是一种荣耀。
厨师就意味着,每天和美食打交道,收入高到吓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个人物。
“一凡,你嫂不会做饭,你将就吃。”大嫂谦虚道。
“大嫂说哪里的话,我看你和姐夫做的这几道菜,都能拿到饭馆里去卖了!”陈一凡赞赏道。
众人开怀大笑。
姐夫打开一瓶醉三秋白酒,给大哥和陈一凡倒上,这在阜阳算得上是顶尖好酒,今日特意买了一瓶。
其他人都喝饮料。
一家人欢天喜地的碰杯,然后吃喝起来。
大哥和姐夫的酒量是很大的,但平时喝的都是最便宜的酒,而陈一凡在饭馆里也练出了好酒量,三人畅饮一番。
喝了几杯后,陈一凡从大包里取出两瓶汾酒,这是薛老板给他带的,今天他要陪家人喝个尽兴。
说笑之间,老娘忽然提了一句。
“儿啊,这次你难得回来一趟,村里有几个小妮子可不错呢,你去见见。”
陈一凡晕了,笑着摇头。
“俺娘,你儿还不到18岁呢,你着啥急?”大姐哭笑不得道。
“明年18,后年19,转眼就到20岁了,”老娘抬高声音说道,“你和老大不都是20岁成的家吗?”
“俺娘,城里人结婚都晚,你别急行不行?”小妹好笑道。
“城里挣钱村里花,城里虽说好,但咱家的根基在这里啊。”老娘理所当然道。
众人不由自主的点头,附和老娘的话。
这时陈一凡已经喝了三两白酒,脱去了外衣只穿一件保暖内衣,就这样他还觉得热,撸起袖子说道。
“俺娘,老家比城里发展太慢了,儿要奋斗在城里买房子,慢慢的把咱家人都接到城里去!”
哈哈,众人忍不住大笑,陈一凡又开始说豪言壮语了。
“我儿啥都好,就是爱说大话。”老娘话是这么说,但她开心极了,“你先安顿好自己就行,你有这个想法就去干。娘看你有这个可能,买了房,再找一个城里的小妮子!”
家人们连连点头,目光中充满了鼓励。
这要是在一年半以前,谁都不敢相信陈一凡的话,但他今日取得的成就,让人不由得相信他说的话。
“叔,我想去大城市里坐旋转木马,还想去动物园里玩。”侄女陈然然站起身说道,眼中充满了憧憬。
“村里那么多动物,鸡鸭鹅牛羊猪,还不够你看?”大哥训道。
“不一样,不一样,动物园里有大熊猫!”陈然然叫道。
“还有老虎豹子和狗熊呢。”陈佳佳补充道。
“没问题,叔答应带你们到城里玩,”陈一凡拍手笑道,“你们好好读书,将来你们一定要考大学,叔给你们出学费。”
“谢谢三叔!”“三叔太好了!”
两个小侄女欢喜的原地转圈。
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团聚,畅想未来更开心的事了。
吃饱喝足后,陈一凡开始发礼物。
人人有份,各个眉开眼笑。
……
欢乐的氛围中,陈一凡想起远在新疆的二哥,心里不免有些酸楚。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家人才能够圆圆满满的团聚在一起。
有的理想他能说出口,有的理想他不想说,只想默默的努力,直到变成现实。
下午的时候,有亲戚上门来了,三三两两的,络绎不绝。
人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陈一凡家负债累累时,亲戚们都躲得远远的。如今听说陈一凡在城里站稳脚了,还帮着家里还清外债,便拎着点心来串门儿。
老娘高兴极了,这是家里兴旺的兆头,赶紧让儿女们洗水果泡茶叶,把好东西都拿出来待客。
陈一凡继承了老娘的这种性格,从不计较别人过去是咋对自己的,只想着人家的好。
他从包里拿出上好的糖果,莉莉姐知道他老家亲戚多,专门买的成袋的糖果,方便他送人。
陈家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不断。
村里就是这样的,但凡有个事情,很快就能传开,比打电话还快。
“哎呦,一凡,你带上bb机了?”
“一凡长高了,白净了,不说的话都以为你是城里人!”
“一凡是不是遇到贵人了,竟然做了厨师!”
“这孩子了不得啊,才18岁!俺家的小狗子都19岁了,还啥都干不成!”
人们热情的话语中,充满了赞许和羡慕。
陈一凡礼貌的说着客气话,心里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说到底,还是乡村过于闭塞,人们见识少罢了。
不过,他还是特别欣慰的,自己的苦没白吃,终于让家人扬眉吐气一回。
说到bb机,那是莉莉姐借给他用的,方便联系。
从下午到晚上,就在迎来送往中度过。
……
次日,陈一凡骑着电动三轮车去找柱子叔,给他带了一瓶汾酒,两条红塔山。
柱子叔的脸上笑开了花,拿报纸包住一条红塔山,带他去镇派出所办身份证。
有熟人好办事,快捷而顺利的办妥。随后等身份证出来了,让家里人寄到太原就好。
陈一凡又去找小时候的玩伴,他们大多在家里务农。相见彼此都十分欢喜,只是聊完童年趣事后,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就拉大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