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陈一凡的表现还算正常,没有再出现多放盐少放醋的情况。
只是时间变得漫长,让陈一凡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晚上10点多,陈一凡和小戴来到网吧,两人各开了一台电脑,并排坐着。
小戴通过qq搜索同城的姑娘,许久之后,终于找到一个聊得来的姑娘,攀谈起来。
“那是啥?”陈一凡瞥了一眼,问道。
“qq啊,新出来的聊天工具,你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姑娘聊天。”小戴说道。
“上面都是姑娘?”
“也有小伙子啊,像我这样的小帅哥。”
“拉倒吧,你咋知道和你聊天的,不是中年大叔假扮的小姑娘?”
“呃,陈哥,你要相信我的判断力,我又不傻。”
陈一凡摇摇头。
他在网络上搜索“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看到了这一首古诗。
下面还有解释,意思是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
哎,读过高中的人就是不一样,当时陈一凡还以为是李慧贤自己的话呢,真丢人。
盯着这首诗愣了几分钟,吸完一支烟后,陈一凡开始搜索致富的信息。
结果搜出来一堆的创业项目,很多都要交加盟费。
一看就是骗人的,脑子灵光的人设下陷阱,等着傻子往里面跳,陈一凡还记得莉莉姐教导他的话。
看来看去,没有适合他干的。
陈一凡揉了揉眼,他盯着电脑屏幕久了,就不舒服。
靠在椅背上,他想,莉莉姐当时还说,倒卖紧俏的货物也能赚大钱。比如说,山西有钱人大多是煤贩子,只要能把煤炭运出去,就能发财。
可是他要门路没门路,要本钱没本钱,做不成这买卖。
这时他想起莉莉的玩笑话,陈一凡要是去歌厅做男公关,陪那些富婆喝酒唱歌的话,绝对日收上千元,从此不为钱发愁。
但他那么做,能对得起李慧贤真挚的感情吗?能对得起他陈家祖宗八代吗?
还不如杀了他算啦。
叹了口气,陈一凡起身去买了两瓶可乐,回来递给小戴一瓶。
“陈哥,你放松一下,我教你上qq,找个人随便聊聊。”小戴喝口饮料,提议道。
“我不聊,浪费时间。”陈一凡否定道。
他靠在椅背上,继续琢磨。
哦,对了,他可以兼职去做业务员啊!
每天抽时间跑一跑,打打电话,说不准就能给某家公司拉来一笔业务,拿到额外的收入。
这个新思路,让陈一凡兴奋起来。
他买的西装能用上了。
不过,为了方便联系业务,他还需要买一部手机。
现在手机的价格降下来了,两千多元就能买到。
有了手机,李慧贤联系他也方便。
那就这么办吧,陈一凡决定尝试一下这个路子。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就给自己投资,买一部手机。
人在落水时,抓住一根稻草都能看到希望。
……
有了这个想法,陈一凡开始留意做业务员的机会。
报纸上倒是有不少的招聘信息,下午不忙的时候,陈一凡跑到公用电话亭打了几个电话,谁知人家都要求是全职。
偶尔有兼职的,陈一凡却觉得不合适。
想按自己的想法找到理想的兼职,真的很难。
巧了,回饭馆的路上,他看到一个经常光顾杏花苑的客人。
人们都喊他唐总,也有熟人喊他唐老二。
这是一个精明热情的中年人,身材微胖,但精神矍铄,见人总是笑眯眯的,仿佛没有烦恼的事情能让皱一下眉头。
事实上,唐总满脸皱纹,皮肤黑燥,显然早些年也是乡下人,来太原打拼站住了脚。
他的衣着十分得体,喜欢穿一件深色的西服,灰色的衬衣上佩戴着一条浅色的领带,外面还披着黑色的呢子大衣。
一看就是生意人。
不能说是做大买卖的,但也算是有钱人。
陈一凡对唐总是有亲近感的。
唐总说话总是很好听,每次来杏花苑吃饭,都会热情的和饭馆里的每一个人打招呼。他还到后厨参观过,夸奖陈一凡做的菜好吃,是个有前途的少年。
“唐总!”
眼看着唐总拉开停在路边的红色夏利车的门,就要上车离去,陈一凡急忙打招呼,快步走过去。
“呦,这不是小陈吗?”
唐总转过身,满脸堆笑道,并热情的伸出手。
陈一凡和他握手,感觉到他的手劲很大,手腕上还露出一块金灿灿的手表。
“你做的菜很好吃啊,我今天吃的几盘菜里,最喜欢的就是你做的夫妻肺片和宫保鸡丁。”唐总夸赞道。
“谢谢唐总的夸奖,您生意兴隆啊,老见您请客吃饭。”陈一凡笑道。
“一般一般,还凑乎吧。”唐总用谦虚的语调说道,却掩饰不住他的成功感,“你咋样,一个月收入最少也有五千吧?小陈啊,你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了!”
“奇迹谈不上,呵呵。”陈一凡摇头笑道,和这种精明的中年人打交道,他其实是有些心虚的。
因为人家能看透他,他却看不透人家,年龄和阅历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谦虚了,你是厨师界的后起之秀,未来不可估量呐!”唐总加重语气说道。
明知道唐总的话有些夸张,但陈一凡还是觉得心里舒坦极了。两人又没有经济往来,人家却如此的热情,一脸真诚的样子。
陈一凡都不好意思了。
“对了,小陈,我看你今天的脸色不对,比较憔悴,你不是遇到啥事了吧?”
唐总抬起头,关切的仰望比自己高一头的陈一凡。
“我不知道话咋说,唐总,我就是想问你一件事,”陈一凡犹豫道,“成不成,你都不要对别人说好吗?”
“没问题,有话你就说,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守口如瓶。”
说着,唐总让陈一凡坐到夏利车里,掏出一支烟递给他。
陈一凡不想吸烟的,他本来戒掉了,但心里烦躁又抽了起来。
“唐总,您是做啥生意的?”陈一凡问道。
唐总笑了笑,从衣袋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名片夹,拿一张递给陈一凡。
“我是开广告公司的,你瞧啊,这条街上的许多灯箱都是我做的。”唐总手指路边的几个广告灯箱,踌躇满志地说道。
陈一凡虽然见识少,但那几块小小的灯箱能赚几个钱?
于是对唐总的实力产生了怀疑,说是广告公司,或许他就是开了一家路边常见的打字复印店,捎带做灯箱罢了。
陈一凡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