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越来越不好做(1 / 1)

陈一凡的发展,已经突破常规了。

按照唐老二的话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陈一凡才19岁。

而且他的个人经历是极为典型的。

从乡下跑到城里打工的人很多,但做出突出成就的人不多。就算其中有比陈一凡更优秀的人,但没有他这么年轻的。更何况,人家做的不是安利。

他受到安利地区高层的重视,那些钻石级别的人讲课,都会顺带讲解陈一凡这个案例。

所以,陈一凡就在太原这座城市里脱颖而出,成为独一无二的典型人物。

于是,人们都想一睹这位少年俊才的风采。

至于他讲什么,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陈一凡兴致勃勃的接受邀请,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连续讲了八堂课。

场场轰动,最后赚了八千元。

同样,他带领自己的凯旋团队参加了这些会议。经过唐老二的磋商,免去五个人的门票,但其他人还是要交费的。

这些钱,陈一凡是不会让团队成员出的,全部由他支出。加上会后请大家去喝酒唱歌,最后净赚四千元。

相当不错了!

跟着陈一凡吃喝玩乐,每个人都很开心。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每次小孟都会跟着,小戴嘲讽他几句被陈一凡制止。

小孟能来捧场就很不错了,不必计较那么多。

……

挣的越多,花的也越多。

陈一凡倒不心疼钱,大家开心他就开心。

问题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业绩越来越难做。

团队里的人,每个月能购买一两千元的产品就算不错了,再多已经是不可能。

陈一凡激励大家去发展自己的下线,但效果很不理想,社会上的人对安利是抱有成见的。

而莉莉介绍了百十个客户,陈一凡拜访了不止两遍,该买的也都买了。再说,人家又不是把营养保健品当饭吃,想起来了吃点,想不起来就不吃。

这样一来,就有两三个月的周期。

销售自然中断了。

想保持一个稳定的业绩,真的是太难了。

陈一凡左思右想,最后想明白了。他没有100个下线,每个人每月消费一两千元,就不可能稳定。

去哪里拉100个人?

难,难于上青天。

目前在非凡团队里,只有沈梅享受到了稳定发展带来的收益,次之就是唐老二等少数几个中层。

陈一凡感觉到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眼看要到六月底了,这个月的业绩还只有五万多元,陈一凡变得焦虑不安。

表面上看,他十分的风光,走到哪里都有掌声。在太原的安利圈里,他俨然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散会后,甚至有许多大姐亲切的拉着他的手,问他有对象没。

陈一凡说有了,大姐们都感到惋惜。

假如陈一凡说自己没有的话,立马就会有人给他介绍对象。有的大姐甚至说,就欣赏陈一凡这个人,陈一凡要是愿意娶自家姑娘的话,就送两人一套新房。

陈一凡也是醉了。

他为之奋斗的不就是一套新房吗?

目前还是很遥远的事。

老天爷是想考验他的意志,偏偏陈一凡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答应了人家李慧贤,就不会改变。

哎,真应该让李慧贤嫌贫爱富的父母来看看,有人愿意倒贴陈一凡,看中的是他这个人!

……

要是登台演说的机会多,他一个月讲30场收入三万元,也是一件天大的美事,两年就能买房娶妻。

事实上,太原的安利圈就那么大,一个月陈一凡顶多能讲十来场,不能赖以为生。

想走出去,不容易,他连金章级别都没达到。

只有做到钻石级别,也就是陈一凡的下线里有6个金章,他才能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讲师,在全国巡游讲课,一堂课赚5000元。

即使陈一凡现在头脑发热,他都能看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这时候的陈一凡,处在进退两难的状态。

早知道这样,他默默的推销产品好了,有一个赚一个,没有也无所谓,反正就是跑跑腿。

一上台演说成为知名的人物,他就没有了回头路。

非凡团队包装他推崇他,他也想增强自己的能力,于是头上出现一圈荣誉的光环,从此只能进步不能退步。

别说一个少年缺少人生经验,99%的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是诸葛亮,事前就能料到结果。

陈一凡有苦说不出。

业绩,业绩为王,他的一切荣誉都是建立在业绩的基础上,可他去哪里做业绩?

现在认识陈一凡的有几千人,但都是做安利的竞争对手,给他鼓鼓掌叫叫好可以,绝不会帮他一下。

所以说,荣誉什么的都是浮云,归根到底就是一场金钱游戏。

陈一凡年龄不大,却早早的看穿这一点。

把同龄人甩出十八条街。

……

眼看到月底了,销售业绩加起来只有六万多,怎么办?

陈一凡躺在床上睡不着,失眠了。

稀里糊涂吹起来的泡沫就要破灭了,他有点儿不甘心。

眼睁睁看着窗外出现一丝曙光,陈一凡忽然想到一个办法,索性自己拿出两万元,先把业绩凑到八万元以上。

反正迟早都要拿货,就相当于早拿几天。

哈,这个想法不错。

先解决了六月份的问题,至于七月份怎么办,到时候再说吧。

陈一凡明明看到前边有一个跨不过去的鸿沟,但他已经刹不住车了。

他想来想去,没有人逼他啊,这条路是他自己选择的,硬着头皮也要往前走。

一晚上没怎么合眼,次日陈一凡精神恍惚。中午炒菜时不是忘放盐,就是放多了,发挥失常。

客人们自然会抱怨的,小花等服务员好言抚慰,想帮陈一凡遮掩过去,但还是被薛老板注意到了。

他走到厨房,二话不说虎着脸看陈一凡。

对这个孩子,薛老板也是同情和支持的,从来不多说什么。但陈一凡总不能忘了本职工作,砸掉杏花苑的招牌吧?

陈一凡惭愧极了,在冷水管下洗把脸,振作起精神,并向老板道歉,保证不会再犯错误。

薛老板叹了一声,走出厨房的后门,坐在椅子上闷闷不乐的抽起烟来。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