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和冯教授相处很愉快(1 / 1)

陈一凡和小戴在宾馆睡了一天,养好精神。

次日开车接上冯教授,前往昆山,那里的工业发展在全国都很有名气。

距离很近,全程不过60多公里。

一路上,陈一凡和冯教授说说笑笑,相处非常愉快。

对陈一凡来说,在专业领域,冯教授就相当于是张矿长,可以成为权威顾问。

不过,冯教授比张矿长年轻许多,今年还不到50岁,正是干大事业的时候。

陈一凡发现,自己和高级知识分子很聊得来。和这些人相处,他就会很轻松很愉快。以前不是这样的,他看到有文化的人就自卑的不得了,现在早已突破这个心魔。

长期坚持读书,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加上社会的磨练,陈一凡看上去俨然脱胎换骨。

“陈总是安徽人吧?”冯教授问道。

“哦,是的,”陈一凡点头道,“您听出我安徽口音了?呵呵,我还以为自己在山西多年,都变成山西人了。”

“小戴是地道的山西人不假,陈总的安徽口音还是很明显的,”冯教授笑道,“我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我都快变成半个语言专家了。”

哈哈哈,三人大笑。

一身学者风范的冯教授,是一个很真诚还很幽默的人,没有一点点架子。

很明显,他是很看好陈一凡这个人的,要不然不会抽出宝贵的时间,去带他参观企业。

也是有眼光的人。

“那陈总是怎么跑到山西的?”冯教授想了解更多情况。

小戴通过后视镜看了陈一凡一眼,似乎要提醒他什么。陈一凡心里清楚,小戴希望他把自己的故事编的高大上一些。

笑了笑,陈一凡如实道。

“冯教授,不瞒您说,我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很困难。为了找一口饭吃,我16岁就去太原谋生计,在一家饭馆做洗碗工。后来我学会了厨艺,成为一名厨师。”

冯教授有些惊讶,转头仔细打量陈一凡。

“看不出来,你的眼界开阔,思路敏捷,朝气蓬勃,一看就是能做大事的人。我很好奇,你是怎么走出饭馆,经营煤矿的?这个跨度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陈一凡简明扼要的讲述了一下自己的经历。

冯教授频频点头,感慨不已,赞叹道。

“陈总的经历,都可以拍成一部电视剧了。从洗碗工到厨师,本身就是一个飞跃。从业务员到总经理,更是鲤鱼跳龙门。最难得的是,你还保持着真诚善良的本性,努力奋斗的精神,我对你十分的佩服!”

听到冯教授的高度评价,陈一凡心里舒畅极了,小戴更是直接乐到合不拢嘴。

“哪里,冯教授,您把我说的太好了。我只是不甘心罢了,总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总想做些事。说起来很惭愧啊,您是顶尖的学者,博士生导师,而我却只是一个小学毕业生。”

陈一凡叹气道。

“小学毕业生,哈哈哈,”冯教授大笑道,“离你们老家不远的地方,出了一个名人朱元璋,说起来他连小学都没上过!”

“哈哈哈,哈哈哈!”陈一凡大笑起来。

一句幽默的玩笑话,就表明冯教授的态度。

“英雄不问出处,陈总,”冯教授拍拍陈一凡的胳膊,继续说道,“我接触的社会各界人士,应该比你广泛。我认识许多企业家,其中不乏你这样的人,陈总。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一个创业的时代,试问,这一代企业家有几人是从商学院走出来的?”

“嗯,我知道,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从逆境里走出来的。”陈一凡用力点头道。

“没错!”冯教授鼓励道,“先天不足后天补,谁能在社会中学习成长,谁就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如果停步不前的话,即使是一个博士生,最后也只能沦为普通人。我一直告诉自己的学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优秀,以为自己是什么天之骄子,千万不要小瞧那些草根出身的创业者,因为,他们往往能做出奇迹般的事业!”

听到这番充满激情的话,陈一凡的双眼都湿润了,内心深处涌起阵阵的浪潮。

冯教授睿智而开明,他应该能和秦瑞龙成为挚友,当然,也能成为陈一凡的挚友和导师。

“冯教授,您这番话,说到我心坎里了,”陈一凡握住冯教授的手,激动道,“希望您能收下我这个学生,我要跟您好好学习,不光是专业知识,还有做人做事的态度。”

“在专业上,我可以全力帮助陈总,这一点请放心。”冯教授谦虚道,“反过来,你的奋斗精神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我也要向你学习啊!”

两人大笑。

这一次交心之谈,是缔结两人友情的牢固基石。

陈一凡把这个项目做起来的决心,更加的坚定了。

……

来到昆山新维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董事长老总朱冉热情接待冯教授和陈一凡,亲自陪同两人去企业里参观。

巨大的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的环境,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现代化的生产线,让陈一凡为之震撼。

说起来,这个行业空白太大了,不是多几家企业就能填补起来的,所以朱总并不介意有新的入局者。

参观之后,来到朱总办公室。从位于三楼办公室的落地大窗,可以眺望到主车间的全景。

站在窗前,望着一排排运转不停的精密机械,陈一凡热血沸腾,感受到一种强大力量的冲击。

实力建立在工业的基础上,欧美的发达不是建立在挖煤的基础上,而是因为他们有完善的工业体系。

陈一凡深深的领悟到这一点。

回到办公桌前坐下,陈一凡认真聆听朱总和冯教授的对话。两人在谈技术改进和创新、谈二期规划、谈人才培养。一谈就停不下来。

像朱总这样投资几十亿的超级大老板,却穿着蓝色的工作服,看上去根本不像老板。而且,他的专业之精深,思想之敏锐,言谈之渊博,给陈一凡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默默发誓,一定要成为朱总这样的人!.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