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君臣较量(1 / 1)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2759 字 2023-09-03

贞观五年,辛卯。

二月,甲辰(十四日),皇帝御驾自岐州九成宫回京。

皇帝召开廷议。

长孙无忌再次请求为皇太子举行冠礼,因为皇帝回来的晚,原拟好的二月十八的吉日已经错过,再筮吉日二月二十四日。

“今东作方兴,恐防农事,宜改十月。”李世民坐在御坐上面无表情的回答。

今日三拜三罢宰相的萧瑀也参加了廷议,现任太子太傅的萧瑀上前,“据阴阳不若二月!”

李世民却依然直接驳回,“吉凶祸福在于人,如果动辄依靠阴阳,不顾礼义,能够得到吉祥吗?依循正理而行,自然地有吉祥。农耕时最忙,不可失去时机。”

皇帝连续驳回几位宰相的请求后,缓缓开口,“说到古礼,古代天子于每年亲自到田间耕作,表示重农。《礼记·祭统》云,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谷梁传》天子亲耕,以共粢盛。汉代盐铁论也说,故春亲耕以劝农。”

“朕近来读史书,经常读到古代帝王亲耕,周礼注曰,古之王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置藉田,盖其义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庙亲致其孝也,二曰以训于百姓在勤,勤则不匮也,三曰闻之子孙躬知稼穑之艰难无逸也。”

“周天子,亲耕藉田千亩。”

“昔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藉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然晋时南迁,后魏来自云朔。中原分裂,又杂以獯戎。代历周隋。此礼久废。”

李世民朗声道,“刚才诸位大臣认为要恢复古礼,要为皇太子行加冠礼,朕以为这个提议很好,当年隋文帝结束南北三百年分裂,尽去胡俗旧风,恢复周礼汉制,复汉家衣冠,做的非常好。只是有些礼仪还是没能恢复,比如冠礼,再比如这藉田之礼。”

皇帝说了半天,最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要恢复古礼,不但要恢复冠礼,也要恢复藉田之礼。

“司农寺于城郊择田千亩,以行皇帝耕藉之礼,亲祭先农民,躬御耒耜。”

他还提出,王公百官,也应当恢复这个古礼,按周礼,天子亲耕千亩,诸侯百亩,所以王公贵族们也要行耕藉礼,亲王国公,要亲耕百亩,其余一至九品官,各九十亩到十亩。

殿上一片惊讶,谁也想不到皇帝居然又要恢复这么一项古礼来。

可问题是,本来大家是要讨论为皇太子加冠礼的,可现在皇帝却扯出二月耽误农时,要改到十月,而皇帝偏偏却又提出要恢复耕藉礼,这耕藉礼却正是原本太子加冠礼的时候。

这就不免让人浮想连篇了。

亲耕藉田制度始于周代,本意是要让奴隶主统治集团们称知稼穑之艰难,于是周初就制度了亲耕藉田制度,将把它做为国家的一项十分隆重的典礼,每年在立春之前的九日,天子就要事先斋戒沐浴,表示敬诚,到了立春天耕之日,举行盛大的亲耕藉田仪式,先由天子以农具翻一下土,然后公三下,卿九下,大夫二十七下,最后庶民们将千亩田耕完。

这个制度的本意是很好的,表示统治阶层对于农业的重礼。

制度推行以来,后代遵行不替,周宣王因为不藉千亩,还曾引起一番议论。汉代之时,汉文帝曾发布诏谕说,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并强调为天下先,从此之后,皇帝亲耕,皇后亲蚕,就成为制度执行。

虽然西晋末年大乱,五胡做乱,衣冠南渡,北方走马灯似的五胡十六国多是游牧部族,对于亲耕之礼并不重视,大多荒废,但后来北魏统治北方,积极汉化,孝文帝就曾两次亲耕藉田,以鼓励搞好春耕生产。

只不过这也只是昙花一现。

今天李世民要重新恢复废弃长达数百年之久的藉田之礼,宰相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可偏偏在太子要举行加冠礼的时候提出,还要太子的加冠礼推迟到十月,耐人寻味。

皇帝不但要自己举行亲耕大典仪式,甚至还要京城百官,也要在公廨田或职田或是自己的田庄上进行藉田礼,而地方官更要带地方官吏们举行耕藉礼,以率百姓力田务本。

李世民轻易的带偏了方向,让廷议变成了对恢复耕藉礼的讨论,比如选在南郊还是东郊,比如祭祀天地、社稷、神农,再比如要不要建一个观耕台,到时方便皇帝观看王公百官们耕田。

要调动多少禁军随行护卫,要不要再搞点活动,比如打一场马球比赛什么的。另外,举行这么重大的典礼,要邀请哪些人出席,要不要大赦天下,或是给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赏赐衣帛,又要不要对一些勋戚贵族子弟授以出身等等。

孔颍达提议,春耕之后,大赦天下。

而陆德明提议,春耕过后,可以考虑改元庆贺。

······

一群六部九卿尚书侍郎等大臣们讨论激烈,反倒是那七位宰相在那里没吭声。

秦琅一直在暗暗打量着李世民的微表情,总觉得皇帝今天是一直在憋着一股气,是带着情绪回京的,这次廷议更像是在跟宰相们较劲。

苗头很可能还是之前政事堂驳回了皇帝的中旨,打了李世民的脸,这让皇帝很不服气,于是这次回来就是来找碴的,所谓太子冠礼耽误农时,其实也是扯蛋。

李世民要搞亲耕礼,但他弄个大排场,也只是祭祀神农,然后在那一千亩田里,扶犁抄一两个来回而已,剩下的田还不是皇家奴隶耕种。他的亲耕礼排场那么大,就不耽误?

“陛下!”

国舅爷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臣以为天子亲耕礼和太子加冠礼并不冲突,恰恰相反,先为太子行加冠元服礼,然后接着举行天子耕藉礼,这是前所未有的大盛事,好上加好,吉上添吉!”

“臣请求双礼前后举行!”

李世民缓缓道,“耕藉礼荒废数百年,如今要重新恢复,便要搞的隆重盛大,时间紧迫,若要再举行太子加冠礼,只怕来不及也弄不好。”

尚书右仆射,皇后的舅父许国公高士廉也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来的及,也完全能办好,臣愿意亲自督办筹备礼仪,一定能办好。”

魏征这时也站出来,“陛下,可由左仆射房公负责筹备亲耕礼,而由右仆射高公筹备太子加冠礼,各部衙有司一起协助配合,分工合作,应是来的及。”

一个个宰相都认为,二月大吉,适合太子加冠,十月,反而是凶月无吉时,不适合太子加冠,而且到十月,太子便已经满十三可称十四岁了。

而依周礼,太子十二而冠,今年太子已年满十二,正好加冠。

一时间,宰相们群相进谏,要求二礼共行,且要太子加冠礼在前,皇帝亲耕礼在后,接着举行皇后的亲蚕礼。

三礼依次而行,接着就是今年的特科大比试。

皇帝虽然再三找理由,可宰相们都咬着不放。

遇到这么一群咬卵犟的宰相们,尤其是还难得的非常一致态度时,李世民也没办法了,本来以往,房玄龄肯定是始终领会皇帝意志的,更不用说大舅子长孙无忌就跟他肚里蛔虫一样,可这回。

皇帝匆匆回京,挟着怒气跟宰相们斗气,这一回合明显输了。

萧瑀、杨师道、温彦博等虽非宰相了,可态度却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既然要恢复古礼,那么加冠礼也是大礼不可偏废,太子刚好年满十二,正适合加冠,不能耽误。

“朕认真思虑,觉得诸卿言之有理。”

面对大臣们出奇的一致态度,李世民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居然难得的表示了妥协退让,秦琅看的也是大为佩服,这就是李世民的了得之处。

心里虽有气,也不满,但他能权衡利弊,能够妥协低头,绝不是杨广那种刚愎自负,一条道走到黑的刚铁直男。

“那就由左仆射负责亲耕大典筹备,右仆射负责太子加冠礼同。”

萧瑀这时又再次上奏,称二月二十四大吉,适合太子加冠,而二月二十七日,也是大吉,适合亲耕礼。

皇帝想通了,接下来廷议便进入了两个礼仪的具体商议中了。

关于太子冠礼,李世民钦定由开府仪同三司李靖为皇太子主宾加冠,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赞冠,尚书右仆射司空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吏部尚书平章事长孙无忌、开府仪司三司骠骑大将军兵部尚书东宫詹事摄司空平章事秦琅三人负责分掌三冠,最后由侍中魏征宣敕戒。

李世民本想让太尉秦琼来给承乾加冠,可秦琼今年都没进京人还在剑南松州,赶也来不及了,于是只好让另一位功勋巨大的代国公李靖为为承乾加冠,正好李靖虽得授世封地,但还未去封地。

房玄龄上前,请皇帝为太子赐表字。

师长辈赐加冠者表字,以后以字代名,同辈等相称字不称名,如李渊表字叔德,不过李渊当了皇帝后,为尊者讳,不但皇帝名字没人敢再叫,就是皇帝的字也没人敢叫了,因为没有谁身份能比皇帝尊贵了。

李世民无字,因为他没行过冠礼,十六岁起就开始率军打仗,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统兵征战的秦王,甚至官居太尉了。

秦琼表字叔宝,这说明当年秦家也是有士族传统,为他举行过加冠礼的,秦琅表字怀良,他也没举行过加冠礼,不过他因为入仕早,还不到加冠年龄,但因已入仕所以便提前取了表字,后来秦琅青云直上,也就如李世民一样,没有再去行加冠礼了。

“高明!”

皇帝沉吟许久,最后给承乾起了一个表字。

皇太子承乾,表字高明!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