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5章 工部尚书的野望(2 / 2)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3450 字 2023-09-03

方中愈说完一句之后,就停下来自己喝茶也不管其他人。

工部尚书郑赐大人扭头看了中愈一眼。

叹了一口气,对于他来说,它确确实实知道方中愈要想做什么?这个时候既然已经点到他了,如果他不做的话,恐怕建文皇帝朱允炆还会有意见。

所以他还是点了点头站了起来。

“关于这个问题,本官是知道的。就有本官来为大家解释。如今工部所储存的技艺,虽然说比以前要好,但是相对于来说还是很差的,至少比不上锦衣卫的将作司。这一点也没有什么丢人的。工部的技艺都来源于之前的传承,但是如今国朝建立35年。真正的传承还是比较少的,再加上民间的工匠都有私藏的技艺。对于他们来讲,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所以导致了很多优良的技艺都消失了。光说水泥这一项。其实之前有过类似的产物,但是一直没有发扬光大,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今工部想要建立工科的学校。就是希望能够培养一些专业的子弟。目前探讨的来说,是希望匠户里面的子弟优先录用,但是后期不排除在广大的百姓中招收能够学习的人才。具体的想法是这样的,和国子监合作在京师组建一所大明工科学院。地方上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建一些专业技术性学院。直接授国子监和工部共同领导。”

工部尚书郑赐每说一句,其他人心里牵扯的就大了。

他们似乎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不管是方中愈之前提到的适龄儿童的学堂,还是这些有着实际供应的学堂,那都是朝廷来主导。

那么既然他们能够开办学堂,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而且听说方中愈还支持烹饪协会开办了烹饪学堂。

这可是民间的力量。

或者说这是对于一些商业力量的认可,也就是说以后这样的学堂会越来越多。

既然如此,也就是说这个情况会成为一个广泛性的情况,那么自己能不能在这上面有所建树呢?

很多人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讲,这些事情并不是不可能的。

大明朝堂是要熬资历的,至少目前来讲,虽然有中愈这样的存在,但也仅仅只有一个他而已,其他人还得慢慢来,这也是一个正常的情况,大多数人如果不能更进一步的话,为人师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工部也要办学院。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但是工部有钱吗?工部每年领取的费用,都除了各自部门的发展和全国的水利设施,甚至是公用设施的维护,还有钱做这些事情吗?”

又有人反问道,是的,钱是个大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每个部门都是缺钱的,就算是户部掌管天下钱粮也同样是缺钱的。

这个问题就很严峻了,没有钱就办不了事,钱不是万能的,难道没有钱是万能的?

所以他们必须要为这件事情加以努力。

“这个问题本官也想过了。首先朝廷承担一部分力量,工部自己承担,有分量,最后剩余部分由民间的商业资本投入。”

这些词也是他跟方中愈讨论之后。方中愈告诉他的,他虽然不是什么,经济学人才,但是,和方中愈聊过之后也能大体知道那些东西的意思,所以这个时候说出来也没有显的那么突兀,何况之前宣传的这些,让更多的人,对这些,他们生活中接触的东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说这些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能在建文皇帝朱允文的面前把这些话说出来,也就是说不管皇帝知不知道这件事情?

至少有了一样的风声,或者说不仅有建议,而且有解决办法,他们所说的问题都将不会是问题。

或者说在他们眼中是问题的东西,后来都不是问题。

所以说这件事是不是很困难没有谁知道,但是既然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再阻拦的话,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所以说还是要老老实实的把这件事情做好。

他们也发现了这个时候再问东问西的,恐怕问不出来什么结果,只能一个一个的说服。

“这个你们考虑过吗?如果让民间的百姓过多的介入朝廷的事情,以后会怎么办呢?”他们必须考虑到这件事情,也就是说朝廷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也是其他人的。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利益的分割,从来都是纠缠不清的,所以他们不想把这种事情弄得太过复杂,让朝廷以后和百姓有什么不同的承担。

“这个也有方法解决,那就是朝廷工部,刑部,大理寺出台一部法律,保障这些工匠的权利,如果他们发明赋予他们发明权,如果是共同发明的由朝廷和工匠协商解决。来确定最后的利益,归属。这样既可以让工匠们把那些经验和技艺贡献出来,又能让他们获得丰厚的利益。”

方中愈之前提醒过他老百姓们追求的不过就是一个安定的日子,如果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话,他们当然也是欢喜的,所以朝廷如果能够努力的把这些东西都提起来的话,那么每个人都会努力的做生活。工部尚书郑赐算是接受了中愈的说法,所以这个时候他解释起来也是非常的容易,他想要告诉其他人,他们就是打算这样做的,当然后期的交接工作还有很长时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你们确定吗?这样不会与民争利再说了,如果到时候那些工匠们真的开发一些公益出来。又怎么能确保工部不会以官压人?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所得。”

这话就有一些诛心了。

也就是说,并不相信工部的政策。

其实作为大明朝廷的官员,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想法,但是把这样的话赤裸裸的说出来,就有些不好了,还是在当今身上的面前,不过既然建文皇帝朱允文说过今天可以畅所欲言,不追究他们的过失,这个时候倒是可以看出来他们确实是这样想的。

工部尚书郑赐倒是没有生气,毕竟从他接受这个建议以来,他就会知道一定会受到争议的。

既然如此,他只有做出成绩来说,并不重要,做才最重要,如果他能够做出不一样的东西,能让其他人因此而获得利益,那么这些人都不会再说什么了。

每个人都需要功绩,工部尚书郑赐也需要,其实他心里很清楚,方中愈找上他,就是因为之前他做的那些事让方中愈知道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都不计较的事情,方中愈在计较也就没什么用了,不过倒是可以用上一番,毕竟这些人在朝廷都有一些人脉的很多人都依靠着他们。

要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抛除来他们是完完全全不行的,另起炉灶未尝不可,但那花的时间精力就更多了,中愈还是追求求同存异的,大家往一处使是最好的,所以这个时候先说服工部尚书再说其他的诸位尚书是最好的。

“确实,这些问题可能存在,但是我们依然坚信朝廷的法律是可以处理好这些事情的,这就需要现在能够完善各种法律。大明律在很多方面,其实想的比较周到,但总归而言,还是有些问题的,如果在后期能够联合各个部门将大明律重新修订一番,甚至是为了工部这个政策修订,新的法律未尝不可。百姓们求的就是安稳,工匠们不仅仅求的是技艺的传承,也希望能够养活家人,让家人的生活更好,所以本官相信,做了这样的事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你们觉得呢?”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