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8章 咋说都是你有理(1 / 1)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3304 字 2023-09-03

有些事情本就是一个过程,过程说破了也就没有什么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非常的闲。

主要是因为通政司承担了他大量的事务。

在议事长一直源源不断的受到争论的时候,皇帝是最高兴的,因为这个时候就意味着他手下的文臣根本就没有统一起来,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到底谁来做这第一任的议事长。

大都督府的武将们也非常的高兴,因为只要议事长一直没有决定出来,那么文臣间的间隙也就会更大,再加上只要这个制度能够长久的存留下来,那么对于所有的文臣心里就是一根刺。

大家都能当老大,既然每个人都有资格,那凭什么你能当我就不能当。

年龄在这个时候就是唯一的问题,毕竟年龄就意味着资历,虽然处事的能力不一定那么强,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伸过来,又有地方从政的经验,最后到达中央朝廷,自然是有本事成为议事长的。

可偏偏这样的人如今有很多不说别的,六部尚书之间,恐怕除了工部尚书郑赐以外,其他几位尚书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这一段时间频繁的训话,至少要给手下人灌输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他坐上这个位置,其他人自然会得到好处。

皇帝对于他们的小动作都了解的非常清楚,但就是不点破你们折腾你们的,只要你们愿意折腾,折腾到什么时候都可以,这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态度,反正他不着急,只要不耽误处理国家大事就行。

每每想到这些的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都会想起方中愈,因为这个主意是当初他提出来的。

如果没有方中愈,现在恐怕大臣们早就跟皇帝干起来了。

毕竟很多皇帝想要决定的事情,他们都不愿意帮助。

但是如今这个位置就是皇帝抛出来的诱饵,大家想要做更多的事情,那么就得咬钩。

不管你是谁,想要坐那个位置就得咬。

皇后娘娘这一段时间也非常的高兴,因为之前以她的名义修建的幼儿园,已经要开始在明年准备招生了。

他还抽时间悄悄的去看过,当然是跟皇帝报备过的。

按理说皇后娘娘是不能私自出宫的。

只是如今各种政策都在变化,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想把他们都限制在皇宫内部,毕竟越是限制后宫的是非就越多。

当看到那各种各样设施齐全的房子的时候,皇后娘娘心里还是非常的高兴的。

毕竟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像太子和其他的房子一样接受到最终统的教育。

母仪天下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要保守一个慈母的心态。

前来接见的国子监官员也向皇后娘娘详细的介绍了整个幼儿园的情况,现在已经通过验收了,毕竟要想及时的赶在明年开,园的话,还是需要大量的准备时间的这些人,也不敢把自己接下来的任务完全做得差,毕竟那些都是有超重的人盯着的。

皇后娘娘还是挺满意的,所以整个国子监的官员反而都放松了一下,毕竟当初他们还是挺紧张的,朝廷布置下的任务还是与后宫有关,所以他们不得不小心谨慎的处理,太多的人盯着他们了,如果一旦处理不好,最后可能会引起后宫与前朝的麻烦。

现在看来效果似乎还不错,皇后娘娘非常的满意,他们也从内心里感激皇后娘娘,毕竟如今大量的幼儿园还是接待官方子女的要多。

当然是底层官员了,大部分高层官员都有辅学课上,甚至是族学里也有大量可以培养他们的。

皇后娘娘回宫之后跟皇帝讲述了她在宫外的见闻,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也能够耐心的听着御花园里两个人慢慢的走着,皇后娘娘讲着他今天所遇到的一切。

“这不是挺喜欢幼儿园的?”

“陛下,臣妾真的是多谢你了,最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他们会把事情做成那个样子,直到我去看了之后才发现,真的很不错,那里面的设施听他们讲解起来特别的适合小孩子,臣妾想,如果大明所有的浮现都有很多所这样的幼儿园的话,大明的孩子一定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甚至是能够快速的成长为大明的人才。”

“额,这是为何?”

建文皇帝朱允炆倒是没有听出来,皇后娘娘怎么突然有了这一番感慨,毕竟以前她可没有这么大的见识,就算是在皇宫里,也顶多是看看书了解了解。

“陛下,你想想,不管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如今官宦人家的孩子,大多都没有这样统一的在一起学习过,既然统一的在一起学习,那么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有竞争,有竞争的时候就意味着会刺激其他人,会更加努力的学习。

以前严格恐怕只是一部分人能够得到的待遇,但是如今这种幼儿时的蒙学教育恐怕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

皇后娘娘仔细的说出了她的想法,这也是他在看了幼儿园之后才得出来的结论,为什么当初那些办理蒙学和私塾的人那么多,虽然可能是为了那些学费,但不得不说他们教书育人还是能够用到那些的。

“是不是心里也考虑过让年龄更大的孩子接受这种集体式的教育,想把那些私塾更加的正规化?”

“陛下,其实臣妾去问过,虽然说如今国子监正在不断的规范全国的小学,甚至是府学县学,但里面并没有完全的像如今的蒙学一样,可以让他们更加快乐的学习这些知识,所以臣妾恳请陛下能够规范一些,让更多的人在接受那些传统教育的时候,也能接受一些新的事物。”

“这个皇后就不用操心了,这件事情国子监其实已经在做了,只不过如今成效还不太好,毕竟财政支出实在是太大,再加上各地的情况也不一样,现在能够保证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更多的百姓能够抽空去学学文化,就已经了不起了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耐心的给皇后娘娘解释了一下,这也是他所遇到的困难。

国子监曾经不止一次的上奏者希望陛下能跟户部和财政部才不多聊一聊,让他们将教育情况和国之间合作做更多的推广,但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财政支出实在是太大,至少你目前的状况下,朝堂又要支持军队作战,又要养活大量的移民,还得让更多的海船从遥远的大明南洲拿回货物,总之各项事务的开支都远远的超过了他们现在所能够提供的。

那么就只能减少其他方面的用途了。

“既然如此,臣妾谢过陛下了,毕竟臣妾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有学上读好书,最后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

“皇后有心了。”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皇后娘娘所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建文皇帝朱允炆也觉得非常的正确,说明国子监的那一部分人至少还在认真的考虑事情,不会像之前一样尸位素餐,只知道拿着俸禄不干事儿。

正事办完了,两个人又能说一些几句话,聊聊儿子们最近做得怎么样,后宫有没有一些其他的事情发生,虽然平常得保持威严,但毕竟在这个时候两个人是最亲密的关系,说说一些其他的体己话也不错。

每当这个时候,跟在一旁服侍的宫女和小太监们就会离的远远的,毕竟皇帝和皇后娘娘两个人说的话,他们也没必要听,只要不出现一些什么意外就就可以了。

宫里的人越是懂规矩,意味着皇权的力量越强大,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权威也就越大。

其他人可能还要看皇帝的眼色行事,但是皇后娘娘却不一样,他毕竟是皇帝的结发妻子,也就是说是真正的妻子,其他人只能算作是侍妾。

所以皇后娘娘所说出来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建文皇帝朱允文也都在认真的考虑着。

在事情忙完了之后,方中愈也去国子监拜访了陈老大人。

其他人也没有来打扰陈老大人,对于国子监里的众多师生来讲,他们对于方中愈可是非常的了解的,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一手推动了整个帝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将国子监直接升格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教育方向,一个是教育管理方向。

国子监如今依然还有不少的学生,那些学生不仅会学习一些新式的理论和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会成为各地宣扬新文化的大头兵。

另外一部分人自然会成为各级教育机构的官员。

当然更多的人早已经离开了国子监,当初听方中愈讲学的那一部分年轻人,现如今都成了各个部门的中坚力量,毕竟以他们各自的学识再加上国子监来强有力的指导,然后各个部及学院的统一培训,足以让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

“你最近可是很闲啊,到时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扔给我们这些老家伙。”

陈老大人亲自给方中愈斟茶,这也是方中愈来了,要是换了其他人恐怕还没得这个道理。

“哈哈,老大人说笑了,中愈怎么敢啊,您是专业的嘛,这些事儿自然也就归您做,我那也就是在里面打打酱油啊,吹吹牛罢了。”

方中愈对于老大人是非常敬重的,所以这个时候表现的也有一些调皮,一些老大人之前都很严肃,但是每次方中愈来的时候都能够表现的和蔼一些,年纪大了总是会怀念一些过去的事情,所以对于方中愈也都是表现得非常和蔼可亲。

“你呀你呀,就是会耍嘴皮子一张嘴呀,说的都是道理,不管怎么说呀,你这个道理都在你那儿是吧?欺负咱们老头子不懂其他的新东西。”

换了其他人,谁敢这样跟陈老大人说话,成了大人一发火,可是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前途的。

可是他们心里都清楚,方中愈的前途不在这里方中愈的前途,在建文皇帝朱允炆手下,当然也在他自己手下,现如今他掌握了力量,谁也比不上。

当然谁也不敢比。

“怎么今天有时间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

老大人看了看方中愈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毕竟两个人寒暄也寒暄,过了方中愈也不会做太多什么虚假的事情。

“你来了是来看看你,毕竟这么久也没见你了,想跟您再聊聊,二来嘛,也是确实有一些事想向您请教请教。”

“我就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反正今天来了,中午的时候咱们在一起吃顿午饭,你也该给这些年轻人讲讲了,说吧,到底有什么事情还得劳烦你跑一趟。”

老大人就知道方中愈肯定是有事情来的,不过方中一道以直接除了来看看他。

自然也还有其他的事情。

“国音一事,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这个现在在做了,主要还是一些孩子们学得比较快,当初你提供的那些作为启蒙的书籍也确实很方便,现在已经是为中心向四周慢慢的扩散吧,不过那些穷地方实在是没办法,咱们的人过去在那里,百姓们都还吃不饱东西,想让他们把孩子直接送过来,读书确实有些困难,这个得花时间。”

毕竟是在京师久了,当然也是听手下人说的,首先人觉得那些是贫困的老百姓们,不管怎么劝说,他们把劳动力贡献出来的话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凡手里宽裕点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多学点知识。

老大人叹了一口气,将这边的情况跟他说了一下,方中一听发现还行,只要从津市这边有百姓有想法愿意让孩子来学,那么这迟早是会推广开来的,再加上南来北往说着不同的话,确实有一些麻烦,想必那些商人们也会想办法把这些事情做下去的。

“老大人,当初也跟您说过了,这个事情毕竟是一个长久之计,短时间内恐怕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效,毕竟一代人长成还需要时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时间太短了,咱们也知道是没效果的。”

“果真果真,道理都在你这儿”

“”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