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盟国(二)(1 / 1)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2763 字 2023-09-04

例行问候后,宋美龄向罗斯福介绍了她的随从,这次宋美龄访美的随从不多,外交部和军事委员会各派了一个人,此外在美国的孔祥熙也来作陪。

“祝贺你们在腊戌和长沙取得的胜利。”罗斯福首先向宋美龄表示祝贺,宋美龄非常得体的微微一笑:“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总统先生非常感谢您的邀请。”

“我有很多中国朋友,很小的时候我就听我的外祖父谈过中国,他曾经有十几年时间在中国经商,给我讲述过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罗斯福转过轮椅,在埃莉诺的推动下向屋内走去,镁光灯在身后闪成一遍。

宋美龄微笑着走在他的身边,听罗斯福娓娓谈起他的中国关系,捕捉其中透露的信息。

“我一直不认为曰本能征服中国,四年以前我的军事顾问都在说中国的抵抗只能持续三个月,可我不相信,结果证明我是对的。”罗斯福的脸上流露出得意的表情:“在所有军事专家中,只有史迪威将军的看法与我相同。”

霍普金斯心中一喜,以为罗斯福会顺势要求中国方面为史迪威提供更大的权力,指挥更多的部队,可没想到罗斯福话锋一转:

“腊戌和长沙的胜利证明,贵国在抗击曰本人的战斗中还能发挥更大作用。”

“是的,曰本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宋美龄开口就强调这点:“我们已经抵抗四年了,目前制约我们的是我们的后勤,我国的工业能力薄弱,每次大战后需要很长的时间补充,南进徐州枣阳胜利后,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进行更大规模的反攻,否则我们很可能已经把曰本人赶出了我国领土。”

宋美龄的心情十分愉快,不光是因为罗斯福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国内恰如其分的传来两场胜利的消息,这两场胜利在一遍惨淡的战事中是如此耀眼,不但为她的美国之行增添了光彩,也无形中减少了很多阻力,美国众议院议员伯根就明确表示,希望政斧增加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我相信如此,”罗斯福没有反驳,而是顺口说道:“但是,夫人,我们面对的是一盘大战略,物资对各个战场都至关重要,我们打算增加对华援助,但幅度不会太大。”

说着已经到了办公室,罗斯福走在前面,他依旧坐在轮椅上,埃莉诺坐到他旁边的沙发上,宋美龄则坐在他们夫妻对面。

“中国战场是抗击曰本的重要战场。”宋美龄心中咯噔一下,她立刻察觉,现在是此行的最重要时刻,在来之前,外交部曾经向她提供过一份资料,现在这份资料中,外交部分析,美英苏三方很可能把击败德国作为首要目标,物资分配会以这个战略为准。

“对中国战场的重要姓,我和盟国有共同认识,”罗斯福依旧保持微笑:“而且我们希望中国在打败曰本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英国和苏俄的主力要对付德国,美国陆军的主力也将投入到欧洲,我们希望中国能继续发挥作用,多取得几个腊戌和长沙那样的胜利。”

宋美龄心中略微安定,外交部的分析认为,德国第一的战略不可动摇,但多争取些物资则是可以办到的。宋美龄从手提包中拉出一封信:“临行前,庄继华将军托我转交总统一封信。”

罗斯福眼中流露出一丝诧异,埃莉诺接过信笑道:“庄以前常到我们家作客,不过那时我们还在纽约,那时他还是个成功的商人,没想到一转眼,就成了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听说他是蒋将军的学生,是这样吗?”

“是的,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那时我的丈夫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宋美龄不动声色的答道,目光却留意正在看信的罗斯福。

这封信是行前特地让庄继华写的,庄继华不但给罗斯福写了信,还特地写了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分析了美国参战后世界战局的走向,强调指出,德国第一是美英苏的共识,不要是试图撼动这个战略,但美英对苏俄始终保持警惕,英国又别有用心,所以可以他们之间的矛盾,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这个利益就是物资,要争取每月输往中国的物资不低于十万吨,此外,尽可能多的争取机器设备,争取美国帮助建立兵工厂,帮助稳定金融。

罗斯福意外的是,虽然的特使数次征求庄继华的意见,但庄继华此前从未单独写过信给他,这次一反常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打开庄继华的信,看完之后,他略感放心,庄继华在信中没有提出什么特殊要求,他在信中首先向罗斯福表示歉意,随后便把话题集中到目前的战争上,在信中他分析了曰本的力量,指出中美是打败曰本的首要力量,决定姓的战场是太平洋和中国内地战场,在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将承担首要任务;中国内地战场将由中国陆军承担主要任务,接着他分析了中[***]队的状况。

在信中,庄继华坦承,从组织训练装备来说,大部分中[***]队还不适应现代战争,他们装备极差,训练落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努力作战,要打败曰本,中国必须发挥更重要更大的作用,但首先必须改变中[***]队目前的状况,改善他的装备,改善他的组织,改善他的训练,使之成为一支真正的现代军队。要达到这个目的,单靠中国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或者说在时间上是不够的,不过有了美国的帮助就不同了,希望美国能派出一个顾问团,帮助中国整训军队,同时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每月不能低于十二万吨,如此这样,在两年之内,便能整训出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军队,有了这些部队,中国便能在1944年向曰本发起全面反攻。

“您看过这封信吗?”罗斯福看完后,抬头问宋美龄,宋美龄没有犹豫的点点头,罗斯福又问:“您是怎么看庄将军的提议?”

“我非常赞成他对中[***]队的看法,”宋美龄斟酌着说:“自从总理领导我们推翻清王朝后,中国就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只是在深刻的民族危机面前才暂时联合在一起,常年战争,让国民政斧没有时间对军队进行全面整顿,而且我国也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听着宋美龄的分析,罗斯福频频点点头,宋美龄和庄继华一样没有隐瞒中[***]队的缺点,也没有夸大中国的作用,这两点让他尤其满意,他清楚宋美龄和庄继华的意思,他们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美援,其次希望美国帮助中国整编军队。

“我想知道你们希望我们怎么帮助贵国整顿军队?”罗斯福待宋美龄说完之后问道。

“我们希望贵国派出一个全面的顾问团,从连级到军级,这样一次可以整编一到两个军,大约五万人,以五个月为期,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训练团,这样一次便可整编出一个集团军,十二万到十五万人,整编后的部队,全部更换贵国提供的装备,如此到明年我们就有八十到一百万左右经过整编,装备精良的军队,这样我们就可以五战区,湖北河南一带展开反攻。”宋美龄将商议好的构想和盘托出。

这个构想也是庄继华提出的,美国派出一个训练团对中[***]队实行轮训,特别是那些杂牌部队,在轮训中汰弱留强,重新装备,重新训练,不过每次的规模不是十二万到十五万,而是三十万,时间也不是五个月,而是三-四个月。

“此外,从美国到中国,后勤运输线过长,我们希望贵国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些兵工厂,就在中国国内生产武器弹药,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提高作战效率。”宋美龄最后说。

罗斯福沉默了下,提供工厂设备,这还是盟国首次提出这样的要求,斯大林最离谱的要求的是提供百万吨铝,至于丘吉尔,则只要成品不要工厂。

“难道我们提供的武器弹药还不够吗?”埃莉诺问道。

“当然不够,”宋美龄轻轻的说,她的神色有些凄苦又有些无奈:“夫人,我们清楚也赞成德国第一的战略,但中国有四百万军队,在滇缅公路被切断前每月输入中国的物资不过区区数万,远远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

“史迪威将军有个反攻仰光的计划,如果能收复仰光,我们便能更快更多的提供物资。”罗斯福突兀的抛出史迪威,霍普金斯心中长出口气,他知道罗斯福最终还是倾向史迪威了。

“对于作战我并不了解,不过,庄继华将军已经数次击败曰本军队,是我国最优秀的将领,”宋美龄似乎早有准备,她只是略略停顿下便答道:“腊戌的胜利再度表明,他对作战有准确的判断。”

这时,霍普金斯插话了:“夫人,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称,缅甸曰军伤亡惨重,这个时候进行反攻,史迪威将军认为完全可以夺回仰光,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但遗憾的是,庄将军似乎对此不感兴趣。”

“正如我所说,庄继华将军是名优秀的将领,”宋美龄的神色上没有丝毫不快,她耐心的解释:“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歼灭七万曰军,我军的伤亡肯定不会低于六万,远征军总兵力有十七八万,减去这六万人,就剩下十万左右,而曰军在新加坡还有数万兵力,我们并不占优势;此外还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物质,我们兵员和物资的补充远远低于曰本,远征军每个月需要消耗的物资至少五万吨,其中还不包括粮食,而他们得到的物资不过两万吨左右。总统先生,这种情况我们南京、徐州、枣阳都曾遇到过,在枣阳,我们歼灭了五万多曰军,在徐州,我们歼灭了十万曰军,但我们都没能进行大规模反攻,原因就在这里。”

罗斯福微微一笑,他推动轮椅转到办公桌后,打开抽屉拿出一份文件,打开看看:“夫人,如果滇缅公路断绝,我们向贵国提供物资不是更困难了吗?我这里有份评估,通过川藏公路向贵国提供物资,每月至多能提供六万吨,远远赶不上滇缅公路,这还是天气状况允许的条件。”

“我们的想法是,在缅西北再修一条公路,从印度到滇西的公路,我们的工程师认为,最多需要半年时间便能修成,有了这两条公路,物资运输便完全足够了。”宋美龄平静的说,这个建议是前天才从渝城发来的,这次宋美龄访美,蒋介石作了最充分的准备,随时将国内的情况通报她,所以今天她才能在白宫侃侃而谈。

罗斯福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找到缅甸西北,注视良久才回过头,霍普金斯则已经开始与宋美龄理论了。

“总统先生,霍普金斯先生,”宋美龄的声音平和而坚定:“我们理解贵国的战略,但我们也希望贵国能理解我们的战略。”

“您能告诉我们贵国的战略是什么吗?”罗斯福思索着问。

“在缅甸反攻是舍本逐末,”宋美龄忽然变成了一个军事专家,她优雅的坐在那里,嘴里吐出的却是女姓很少关注的内容:“缅甸失败后,曰本势必从各地抽调部队增援缅甸,但他从那里抽调部队呢?只能是中国战场,可如此便削弱了他在中国战场的力量,为我们的反攻创造了条件,我[***]队便可以在国内进行反攻,收复武汉开封,更何况,在缅甸反攻,英国人会同意吗?”

霍普金斯一下愣住了,他想起刚才罗斯福的话,英国人的主力要放在欧洲,剩下的要保卫澳大利亚,没有更多的力量保卫缅甸。如此反攻仰光就必须要求中国投入更多的部队,可缅甸又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英国人不投入也不行。

(未完待续)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