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一辈的欣赏(1 / 1)

大富农 抬头望红日 2232 字 2024-02-09

下午四点半。

十台无人梨耕机被托运车拉到黄冲温室大棚下面的空地,然后在工作人员操控下有序卸车。

“陈先生,很高兴再次为您服务。”

窦建刚穿着一身富民科技制服,头戴红色工程帽,浓眉大眼,长着一张国字脸,皮肤偏黑,近距离看起来相当粗糙。

不过这也很符合一名长期奔走在外的工程部项目经理的风格。

有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窦经理,你好,先抽根烟。”

陈昊然发了根芙蓉王给他,“我跟你们公司也有过多次合作了,具体施工地点应该不用过多赘述了吧?”

窦建刚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们早就获悉了具体的施工地点以及方案。”

“温室大棚上面这四亩地都是梯田,而且有大有小,会不会影响你们施工?”

“不会的。”窦建刚摇了摇头,“这些田面积都大于30个平方,我们的犁耕机完全可以胜任。”

听到没问题,陈昊然就放心了,“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你们先忙。”

随后,窦建刚就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梨耕机对十亩地进行梨耕作业。

该梨耕机采用履带式设计,整体造型有点类似于装甲车,全身被红色钢甲覆盖,漆光滑亮,上面印有富民科技logo。

尾部犁耙可根据地形需要自动变换多种形态,能轻松完成犁地、平整、开沟、立垄、回填等多项操作。

而且梨耕机启动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要不是它们在田间匀速施工,陈昊然都差点以为这些机器根本没启动。

脚下这片刚刚还绿油油的青草地,在不锈钢犁下瞬间变成了灰土。

并且还在以每秒一米左右的速度飞快减少着。

十台无人梨耕机同时作业,其施工速度相当的快,只花费一个小时就把温室大棚以及另外四亩地全部犁好了。

这样的效率让围观村民叹为观止。

“现在这梨耕机居然都不要人了?而且效率还这么高、这么快?”

“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这五亩地要是人工来挖,那不得挖好几天啊!”

“高科技就是高科技,这犁地速度没得说。”

“这垄立的,这沟挖的是真特么整齐,比人工强多了。”

“是啊,也不知道这梨耕机到底要多少钱一台?”

“哎……”一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家感叹道:“这不服老不行啊!照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几年我们这把老骨头都要被淘汰掉。”

“国荣叔,您别太悲观,要看开点,如果国家不发展科技,等你们老了还会有多少人种地?”

“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到外面赚点轻快钱,如果没有机械来代替人工作业,那今后连种粮都会是个大问题。”

“这可不单单是个人问题,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名叫国荣的老人家听到这些话觉得有点道理,连带着看陈昊然的眼光都不同了,那是从动乱年代走过来的老一辈对新时代年轻人的欣赏。

年纪轻轻就能够舍弃大城市的繁华回乡种植蔬菜,这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啊?

反正自己家那几个没出息的玩意是永远做不到的。

而且他还理解国家隐忧,利用现代高科技投身农业生产,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如此真乃先进有为青年。

老人家心里的想法陈昊然无从得知,他瞅着天色逐渐变暗,就决定明早再下达种植刺黄瓜的指令。

晚上六点半。

塘西镇度假村酒店。

一楼餐厅最大的暖心海包厢。

此刻包厢内已经坐了十来个人,其中包括陈昊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大伯、姑妈、姨妈、舅舅等人。

当然,关芙作为陈昊然的“好朋友”肯定不能缺场。

这个包厢有两张大圆桌,陈昊然跟关芙、老妈、大伯、小姨等人坐一桌,老爸陈家兴就陪着其他人坐在另一桌。

今晚,是陈昊然以庆祝油麦大丰收为名义请客,点的自然都是酒店的招牌菜。

而且为了款待大家,陈昊然特意从家里冰箱拿了几斤油麦菜过来加工,还专门从外面超市买了四瓶饮料、两瓶剑南春。

“来,谢谢大家百忙中抽空过来赴宴,在此我先敬大家一杯。”陈昊然端起桌上半杯白酒一饮而尽,尔后笑着环顾一圈,“你们请随意。”

“好。”伯伯舅舅们纷纷叫好。

“喝慢点咯,这可是白酒啊!”老妈跟姑姑等女性长辈关切道。

关芙看着他一下子喝这么多白酒,有些担心,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只能用眼神劝他少喝点。

陈昊然回了个我没事,别担心的眼神。

之后大家尽情吃喝,最快被干掉的自然是那两盘油麦菜,就连酒店最贵招牌菜都没它吃香。

“这油麦菜品质是真的好,无论怎么炒都这么香。”大伯母周白萱由衷夸道。

“确实是好吃。”大伯陈家成吞云吐雾道:“昊然,你小子不地道啊,居然还藏了私货,待会回去记得一定要匀点给我。”

“没问题,这都是小意思。”

陈昊然虽然想留着自己吃,但此刻有求于人,不放点血怎么行?

“昊然,听说你在黄冲又租了九亩地,你是打算继续种油麦,还是……?”小姨感觉自己有点饱了,放下碗筷问出心中所想。

听到这个问题,除了关芙、陈昊然以外,全都露出好奇之色。

陈昊然喝了口茶水,不急不忙说道:“油麦菜产量有点低,我打算种产量更高的刺黄瓜、紫茄。”

“那不是又要重新打开市场?”胡雪兰纳闷道。

“放心咯,我种出来的黄瓜、茄子你觉得会差吗?”陈昊然自信满满说:“这品质只会比油麦菜更好,而且价格方面也不会太贵,想要开扩市场很容易的。”

“那你什么时候能上市?”

“黄瓜应该可以在五月底上市,至于茄子的话可能要慢点……”

“今天都已经15号了,就算到下五月底也才六七十天,黄瓜不都要八九十天才能完全成熟吗?”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有办法把成熟时间缩短到68天,并把最高亩产量提升到30000斤,就算按10块钱一斤的批发价,五亩地也有上百万收入。”陈昊然故意透露消息道。

在座众人全都目瞪口呆,感觉非常难以置信。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