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立见地(2 / 2)

山野幽居 长安安君 4046 字 2024-02-11

如此以来,第一个人就可以生出儿子了。

第二个人是来求财。

他为什么没有钱财呢?

因为他虽然善良却吝啬、愚痴、执著。不懂得播种福田,所以,他一生都会贫穷,因为他没有福报啊。

如果他能捡到钱包,治好老伴的病,他也就因此而播种下了福田,等到他老伴病愈,他再来庙里布施,就破掉了他往日的吝啬,积累下了功德,以后他的生活就会逐渐地富裕起来。

第三个人是来求和。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她的家里为什么不和气呢?

她的儿子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

因为她的怨气太深重了,出口伤人,抬手打人,她家里的和气都被怨气冲散了。

如果她被第一个男人打得住院了,她就会尝到被人打骂的痛苦滋味,从而反省自身,也减少一些她身上的恶业。

而她的儿子得知母亲为了自己求菩萨被打住院,也会感动得回到家庭之中。

可是,这一切都被你的“见地”毁坏了。

第一个人拿回了钱包,仍然没有儿子。

第二个人老伴无钱看病而死亡,他更不愿意播种福田了。

第三个人的怨气更重,她儿子更不会回家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怎么知道这么多呢?”

年青人有些怅然若失。

“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哈哈哈”

那个洪亮的声音消失了。

的确,我们谁也不会,不能,不被许可知道这么多。

不会,不能,不被许可知道全部、全体、全程、全面。

一体全现,谁也做不到。

除了正知正觉的佛、菩萨,即觉悟、清净、圆满、无漏的人。

灯光不是持续发亮,而是一闪一灭。

电视不是持续播放,而是点阵扫描。

身体不是持续存在,而生死相续,一刻不停。

我们的肉眼只能见到物质最外面的一层表壳,还只是局部的局部,摄受物质的能量在我们视觉和感觉之外。

谁能看到能量呢?

可“见”之地,唯有物质。

物质是绝对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来源正是“见地”。

“见地”之上,划割成对立的二元选择。

美丑、善恶、对错,它的评判依据是“我”。

我爱谓之美,我厌谓之丑。

爱我谓之善,厌我谓之恶。

同我谓之对,异我谓之错。

时时处处,以“我”为本,比较、计较。

推而广之,在在处处,以“人”为本,分别、执著。

以“我”为本,导致了人类的相互仇视、争斗、杀戮。

以“人”为本,导致了其他物种的灭绝、地球生态的恶化、人类生存的危机。

曾经,地球被人们奉为宇宙的中心,人类被自己封为宇宙的主宰。

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测出宇宙每天有1700万颗恒星诞生和毁灭。

地球做为中小型行星,在宇宙中实属微不足道,甚至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寄生在地球上的人类,不过是地球物种演化的一个产品,恐怕展示期超不过称霸一时的恐龙。

“我”完全是人类自己炮制出来的概念、名相、粗劣的代称,实际上并不真实存在。

真实存在的“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宇宙能量控制人体的微妙反映,犹如空中的闪电,水上的波纹,树旁的阴影。

我们所谓的“见地”,不过是把闪电当成了电,把浪花当成了水,把影子当成了蛇。

凭借着这些空中虚华,画地为牢、指鹿为马、痴人说梦。

都是在假身上做假名堂。

诸行都是修,无异经和咒。

舍得自身去,方是真行头。

舍得自身,不立见地。

谁能做到,谁才是真修行。

唉!

万里长空一声叹!

叹什么呢?

辛辛苦苦白了头,忙忙碌碌几时休。

名利场上逞机关,地狱门前无计谋。

聪明总要立见地,灵俐常会掐指头。

青蛙井里论星河,蚂蚁枝头谈春秋。

眼见空花不知翳,迷得路人长夜留。

谁能甩手随缘去,无忧无虑一无求。

自有无来无去人,骑上无得无失牛。

自有无聚无散伴,来登无生无死楼。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