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包香烟,抽的时候没觉得,慢慢才觉得一阵恶心。
原本打算买瓶水漱漱口,却瞧见路边有人推着小车卖的绿豆汤。
上前瞧了瞧,看到一溜小盒子里摆着的青红丝、蜜枣、金桔、冬瓜糖、葡萄干、百合,李乐手一指,“来一碗,多要绿豆,多放薄荷水。”
“这些都要?”
“都要!”
“两块钱!”卖绿豆汤的老头伸出两根手指。
“去,不是一块五么?”
“景区,贵的。”
“我住这里。”
老头一龇牙,“小本生意。”
“行吧,行吧。哎,再来点百合。”
老头速度很快,抓抓拿拿,几下搞好一杯,递给李乐。
接过来,小口抿了,冰冰凉,淡淡的回甘,浓郁的薄荷味。
扔下两个硬币,李乐一手端着杯子,一手捏着勺子,晃晃悠悠,沿着熟悉的街道,漫无目的的边吃边走。
外人眼里,姑苏的夏天,是画舫行碧波,清风摇荷影的诗画灵动,是垂荫祛暑意,蝉鸣入云端的绿意葱葱,或是翘角飞檐,拱桥小河的温婉轻柔。
但要李乐来说,别对江南的夏天抱有幻想,什么满池荷花、夜游园林,没有空调的地方一律不去,浑身黏黏糊糊,闷热潮湿,才是最真实的感受。
如果十分制来算夏季的难受程度,燕京6,长安5,姑苏9。
当然,冬季也不咋滴,甚至更为恶劣。没暖气,驱寒全靠身体抖动速率,几乎是全国冬季体验最差的地方之一。
可这话,本地人说得,外地人就算了。
一碗冰凉的绿豆汤,呼呼噜噜下了肚,暑热消散的同时,倒是勾起了食欲。
想了想,拐进了五卅街。
一家没有门头的小吃店,只在台阶处立了块牌子,白斩鸡,风扇面。
伸头瞅了瞅,门口操作间里,老板正手起刀落,“哐哐哐”斩着鸡,老板娘则在最里面,一边迎着风扇,翻腾着箩筐里的面条,一边数落着趴在桌上,埋头写字的儿子,身上的围裙被风扇吹起条条褶皱。
许是过了饭点儿,店里也没了食客,只能容下四张桌子的小店里,倒是显得宽敞许多。
“麻烦让让。”
有人在身后唤了声,李乐这才顺势进了小店。
“刘家阿婆,今朝你是晚了。”老板瞧了眼李乐,对李乐身后跟进来的一个老太太笑道。
“那怎么办,吾家小鬼头这个时辰才放学,才初一哟,何时是个头唉!”
“一样一样,我家才五年级,不也才回来。给,刚斩好。”
老板把刚刚切好的白斩鸡托进一次性饭盒,装好袋子,递给老太太。
“慢走啊。”
“晓得,晓得。”
“帅哥,吃什么?馄饨,汤面还是风扇面?白斩鸡只剩这么多了。”老板问李乐,指了指一旁的半只鸡。
“虾籽酱油有的?”/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吃的极快,很快盘里只剩下骨头。
一碗面,一盘鸡,让李乐打起了饱嗝。
起身付钱。
“承惠,十七。”老板娘笑道。
李乐给钱,接零,一指还在艰苦奋斗的小孩儿哥,“阚家嬢嬢,以后送伊学医生吧。”
“唉?你是?”
“走了啊。”
李乐笑了笑,没回,摆摆手出了店门。
老板娘捏着围裙,瞧了半天背影,扭头问儿子,“你认得?”
“我哪里晓得是谁。”
“嘿,奇了怪哉。”
。。。。。。
饱暖思木渎,李乐从小店出来,瞧见最后一班去木渎的客车,心道,算了,书里不能细说,总之,那里才是许多人“温柔乡”。
拦了个“小飞龙”,讲好价,三块。“哒哒哒”朝吴衙场行去。
平稳,匀速,还有微风拂面,瞧瞧人司机这水平,比哈吉宁那孙子的极品飞车可强太多了,李乐点了个五星好评。
回了宾馆房间,瞧见一个屋的班长正抱着盒黑黢黢的豆干吃的吧唧的。
“哎,你才回来?”
“咋?你们这下午转悠的哪儿?回来这么早?”
“想逛也没地方啊,这比我们那差远了,才九点不到,街边店都关门了。一点也不热闹。”
“你们那?哪儿?”
“山城。”
李乐点点头,“那是比不过。”
“吃不?”班长举着豆干。
“不吃,吃腻了。”
“说的你是这里人一样。”
李乐嘿嘿一笑,脱掉T恤,露出六块腹肌人鱼线,班长看眼里,吓了一跳,“你,你做撒子?”
“洗澡,你真肮脏,琢磨啥呢?”李乐进了浴室,喊道。
没一会儿,听着浴室传来的水声,班长坐在床边,叹了口气。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