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毕业答辩,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收拾铺盖走人,之后还有论文的修改,胶装,退各种卡、票,办理各种手续档案户口的转移,等着学分审核,有那倒霉的,还有二辩、重修考试,要是这俩加起来,大概率会来个延毕。
再之后,就是领毕业证,学位证,毕业典礼。
等到那夜一过,纵有万般不舍和无奈,终究自此天南地北,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李乐和王伍除了这些,还多了一项,两年半下的苦功的回报,之后会被称为燕大四俗之一,双修经济学学位的申请。
时间都去哪了,都在这一张小小的毕业证上的几个字里面。
得到通过申请的通知,两人都松了口气,别管当时是跟风还是切实为了之后的人生考虑,终究是一番努力得来。
大多数人的大学生活已经实际上画上了句号,或许学校还想再给学生们点时间,用来告别,毕业季里,似乎四处弥漫着酒味。
情绪的闸门打开,便是一阵又一阵的宣泄。
同寝室的,相邻的,一个班的,不同院系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场场的告别仪式在学校周边的餐厅里出现。
毕业分手,散场表白,恩怨情仇集中上演。
就连隔壁的,对面的,几个邻居之间都开始约着夜游圆明园,醉酒长春馆。
也有等不及的,收拾好东西,处理好遗物,就马不停蹄的奔向另一个远方。
“乐哥,走了啊!”
“噫,老胡,这次真走了?”晨起锻炼的李乐,顶着一脑门子汗,刚走到宿舍楼边上,就被人招呼上。
“这么早?”
“可不,鹏城那边催的紧。”老胡笑道,“早上走,心里安静些,要不然,又不知道往后推几天,不能再拖了。”
“多好的地方,发展银行,以后就是金领一族。”李乐点点头。
“瞧你说的,现在不还是一金融民工。”
“行了,别得了便宜卖乖,你的起点,有可能就是好多人的终点,光华佑你平安,阿门。”/
“阿门!”
“以后,来鹏城,找我。”
“得嘞,一定。慢走!”
“留步。”
看着这位拉着行李箱,在清晨的蝉鸣声中,一点点走远,消失在路口,李乐终于第一次感到分别的无奈。
好多人,也许只是一个错身,一个眼神,一个挥手,一句再见,便再也不见。
愣了愣,李乐转身进了宿舍。
只不过刚走进门口,就瞧见将军端着茶缸,看向自己。
“首长好。”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同学。在一天就珍惜一天吧。”
“您这大风大浪见惯的,也感慨?”
“可不,又不是牲口,谁能没一点感情在?”将军抿了口茶,“从军四十六载,送走四十五拨战友,年年如此年年来。”
“呵呵,你这在楼里,又见了几茬。”
“还是年轻好。”
“您也年轻。”
“这小嘴,在部队,怎么也得是个宣传干事。小子,你啥时候走?”
“我啊,准备赖着不走了。”李乐笑了笑。
将军点点头,“也行。此地甚好。回去吧。”
“诶。”
。。。。。。
“那意思,毕业典礼,你就不准备上台了?”马主任看着找上门让自己签字的李乐,问道。
“算了,这事儿,除了校报上的一点豆腐块,没几个人会有印象,再说,我上去说几句,放几颗催泪弹,真没啥意思,回头指不定还得被他们嘘,说你矫情。”
“行吧,我给上面说一声。你准备几号走?”
“二十八号,森内特教授那边的机票都给定好了,签证前几天也下来了。”
“行啊,这次去,好好和森内特教授那边沟通,十月份他来,最好能定下来演讲和交流的题目,毕竟是LSE的学术校长。”
“前任,前缀得说清楚,那老头怪得很,不喜欢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嗯,知道了。”
“惠老师那边说过了没?”
“说了,有些不情不愿的。留了一大堆作业。”李乐无奈道。
“呵呵,他就是这样的,什么都没那些课题重要。”
马主任捏起笔,在表格上签了字,递还给李乐,“这就算是手续走完了。”
“真快啊。”
“是结束也是开始。”
三天后,一场如约而至的毕业典礼,为燕大历史上的第九十九批本科生送行。
讲话,颁毕业证,颁学位证,一道道流程,仿佛在为几千名毕业生推开离去的大门。
始于金秋,终于盛夏。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