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日常生活也不仅仅需要必备的农业工具,还需要各式各样的工具。
韩城冶铁量一直在增长,越是增长,越是不够用。
诸葛瑾感觉去年从幽州抓的俘虏很快就不够用,最迟明年年中就会受制于劳动力不足而停止增长。
派发徭役去矿场,这过于残暴,不熟练的矿工、铁徒送过去,等于害人,也会妨碍生产。
除非进行雇工,长期雇工培养为可靠的熟练工。
可关中、各郡都没有这样的富余人口,都有本职工作可做。
现在各处富余人口最多的是益州,但已经在维持蜀道重修,侵占近十二万劳动力。
这十二万人里除了轮番服役的徭役参与运输工作外,余下的就以罪囚、雇工为主。
一些隐形的豪强与官吏联合,强抓流民青壮、山民送过去开山采石,以赚取折役钱和雇工差价。
而强大的关中军事威慑力也渐渐增强了益州稳定度,这种治安朝前稳定的局面下,大量新铸钱币的涌入,又壮大了蜀锦行业,使得蜀中民间劳力也趋于紧张。
除非去抓诸夷、南蛮奴隶,否则只能暂停蜀道重修计划。
蜀锦产量的上涨,也带来了质量问题;甚至为了销售蜀锦,今年还要重启河北商馆。
打仗归打仗,民间贸易不能停。
而奢侈品的日益丰富,关中商业也要逐步放开。
等到那时候,下一茬人口成型之前,关中民间劳动力会更紧张。
还有百户制度,外部秩序混乱时,这些人不肯当编户,铁了心要当大司马的部曲。
当商业繁华时,这些人绝不会满足自耕自足还要服役的生活。
除非维持战争,始终保证军功仕途、晋升渠道的通畅。
因此现在耕战一体强大的百户制度很快也要改制,进行人员分流。
幕府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现在已经有合并百户,设立千户单位进行分管的呼声。
对于这种呼声,诸葛瑾选择了压制。
百户制度才是关中目前最稳定的基石,只要还遵奉建安朝廷为正朔,那么百户制度就不能改动。
郡县编户力量虚弱,郡县长官也是汉臣,名义上是建安朝廷的臣子。
而百户是大司马个人的部曲,汉臣们可以联合起来反抗、讨论大司马的举政得失;而百户们,起码在道德上必须维护大司马。
想收买那么多的百户,显然不是一件低成本的事情。
而设立千户分管,显然就很好收买,收买难度下降十倍。
还有各地郡县,随着冬季请封的一系列亭侯、乡侯,这些人食邑税租是从郡县赋税里的截取。
从今年开始,各县编户数量虽然缓慢增长,可郡县两级可供支配的税赋财政反而大跌。
豪强肃清、瓦解,民间没有强力的财团;郡县财政也是匮乏,基本不存在快速武装新军队的能力。
所以郡县长官对附近的百户所很是眼馋,恨不得生吞了。
可只要这些百户所存在,幕府不需要走郡县渠道,一道军令传下去,这些百户就能将附近的郡县长吏、属吏们尽数擒拿。
连年征战,这些百户基层在抓人、抄家方面的业务很是熟练。
去年能迁百万人口,那么近期几年也能抓周围的郡县官吏。
官吏这种东西,抓了迁徙到外地贬为奴隶,也是能很快适应新身份的。
诸葛瑾这个老好人思索着,感觉或许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让官吏去学习、教授技术,肯定不切实际。
每年春耕、夏收、秋收的职田就让这些人怨气冲天。
可若是贬为奴隶,急于快速升迁身份,这些人肯定会非常的积极。
关中的郡县官吏尚且存在问题,更别说更外围郡县官吏。
爵禄法还没有颁行,对陈旧官吏下手,不会引发军吏、百户们的抵触。
若是颁行,官吏们因职位高低而获取新爵……这显然有些不合理。
虽然也是这个诱饵勾着,官吏们才老老实实忍着。
旧有官吏的本性又怎么可能因为幕府执政而发生改变?
外部危急扫平的当下,内部想要励精图治,怎么可能放任旧有官吏?
爵禄法迟迟没有颁发,肯定需要一个契机。
诸葛瑾神情怔怔,越发感觉自己需要与法正好好聊一聊。
新朝的米,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
(本章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