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家学五(1 / 1)

她这么激动,倒是有些出乎其他人的意外。

“你不同意吗?”阿元小声道。

大伙也是不赞成的人居多,毕竟阿元的情况不比明智,明智在多年前的童试中,表现太出色了,他有这个底气 。

反观阿元,于读书一途上的表现一直相当吃力。

阿雁是真正一心为他考虑。单从出身上讲,阿元也不如明智,顾家几代人的努力,有好处一定是尽着血亲的子孙靠的。

阿元没有这份倚仗。

尽然归暮苑人人都将他当自己人相处,但总归说来日他成了家,八成需要独立出去独立门户。

阿元无父无母,孤身一人,没有复杂的家庭关系,这是弱点也是优势,绝对能求娶到一个不错的姑娘。

他如今官身品阶是不高,到底是自己拼来的。加上他性子不争不抢,等顾家大事成了,日后有合适的机会,助他再进一步不是问题。

他这辈子不见得能进入权力中心,但下一代,下下一代,到明智他们这一辈成为权力中心的中流砥柱,有了与将军府的羁绊,阿元的子孙后代定然会越来越好。

子孙都是受益的。

反而如果样样都随明智,将自己定义是成明智的跟班,阿雁私以为,这才是对他的不尊重。

但这一定是阿元要弃武从文的主要因素,他将他的二公子当成再生父母,万事以他为尊。

明智打仗,他眼都不眨跟着就去了,一待就是好几年;明智娶妻,他扶鞍;如今明智要重新科举,他的小心思又动了起来。

“嗯。我不同意。”方才笑意早已敛起。

阿雁心里将其中利害关系理得清晰无比,出口却只是简单的一句“不同意”。

“为何?”他想过会有劝慎重考虑的,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直接了当的反对。

“一则你读书上并无过人的天赋,”阿雁直白道:“二则,你若是存了与明智互相照应的想法,不如你在武职上有长进,一文一武,比你现在的想法强得多。”

阿元白了脸。

“退一万步讲,你拼尽全力,童试能保证来年必中,那后面的中举呢,中举千难万难,明智自己也没把握,你要如何?可知道,一个童试,你已经拼命了。要多少年,你才能真正到一个能为他办事、说话的地位?”

整个餐桌鸦雀无声,只有阿雁压着气性的话语:“十年?二十年?这过程中,你没官身,成亲怎么办?”

阿元身形晃了晃,二人神色都不佳,论理阿元的事,她作为旁人,不应置喙。但她偏偏说了,直言不讳。

是真的将阿元也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我……”他艰难开口,“夫人……”

却知要说点什么。

大夫人道:“阿元,你莫怪阿雁。你在她眼皮底下长大,又跟着你们将军爷出生入死过。她是将你看得跟明智、明礼他们一样,才跟你说这样的话。”

“我知道。”阿元涩然道:“夫人也操心我,她觉得现下这条路安稳、好走。对我来说最不费力。”

“你是重情的孩子,也会看事。”顾柏冬道:“不过我也不觉得弃了现成的官去科举就好。”

曼青看情形不对,忙道:“倒不必这样着急,家学明日就开学了嘛,阿元先上几日课,自己再权衡一二,或许就改变主意了呢。”

大夫人帮着圆场,“对对对,阿元才几岁?跟明礼差不多一般大。这个年纪想事那没那么全面。到时也许自己就想通了。”

明智这时不好给意见,转而道:“这是大事,也不是立马就能决断的,先用膳吧。”

阿元有些惴惴地望向对面,阿雁没好气道:“看我做甚,我面上有菜还是有饭?”

然后忍俊不禁噗呲笑了。

后者松了一口气,说到底,她是不会真生他们的气的。

-------------------------------------

家学开课是大事,翌日一早,将军府内,取名“博雅堂”的家学前围满了要上学的公子、女郎。

有自家的,也有别家托了关系送来的。

博雅堂由一座空着的院落改成,曼青当初看中它在府内位置较偏,多清静的特点。

在昨夜才入住将军府的夫子柳先生、傅先生的主持下,燃了几挂炮竹以示开课之喜,也没整太大阵仗。

学堂内文房四宝、书桌等是新置的。顾家情况特殊,被幽禁在京郊时期,家中子弟是不能向学的。

基本是家中长辈亲自启蒙。

家学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极为新鲜的事。

两位先生根据他们的情况,前两日的课程,等于就是摸底。看看各人都学到了什么地步。

两日之后才按程度,将所有公子、女郎按不同水平,分成两班。

顾家果真好几个子弟都分到了水平普通的那个班里,其中包含了阿元。

“这也不怪他,那会他总想着自己不用学这么多,更不能越过明智去,简单识几个字就好了。”阿雁就事论事:“说句不中听的,你嫂子曼青识的字都比他多些。”

过了两日,晚餐阿元回来得很晚,着人去找,才知道,因为功课完成的不好,被先生留堂了。

跟着一起被留堂有好几个,阿元是最突出的,没法子,就他一个是带着官身还在上课的人。

明礼有些幸灾乐祸,“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这下好了,我小时挨的戒尺你大了大了,也没逃掉。”

明悦很仗义,当场反驳他:“你莫说风凉话,我可记得,有一回,大舅夸过阿元哥哥执笔比你正。”

明礼自讨无趣,十分不爽,跟阿元倒苦水:“索性你才是她的阿兄,我是假冒的。”

话虽如此,后面半个月,阿元更用功了。

除了去日常要去当值执行公务 ,余的时候,就泡在博雅堂。倒是进益不少,连先生都夸了他一回。

又过半月,先生第二回点名赞扬他进步极快,众人都道:“这下好了,大约是真要辞官了。”

不料,当晚,刚得了夸赞的阿元,上桌时却彻底焉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