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去电影院刷了三遍,每次看都会确认俩事儿:
1、它从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了主旋律电影;
2、它是国产电影历史上最好的群戏表现。
1,《风声》虽然没有打着主旋律电影的旗号进行宣传,首映礼上,导演也对主旋律的说法进行了否认,但是,从清明小长假期间,《风声》造成的影响来看,观众争相去抗战英雄纪念堂去祭奠先烈,很难说它不是一部国产主旋律电影。
我想说,《风声》没有像近些年主旋律电影那样,电影里面充斥着说教味和公式味儿,《风声》从前面四分之三看,都完全是一部悬疑片,永远猜不到反转,第一遍看,你的注意力都在寻找谁是老鬼,以及那些变着花样虐人的酷刑。
据说电影院有不少女生被当场吓哭,这我是信的。
还有乐占林受刑的极致表情,一度是我的心理阴影。
随便找出一段,就是标准的惊悚片拍法。
以及电影的构图、配乐、镜头、也全都是仙品,它作为一部电影的艺术含量,在近十年的电影中,都能排进前列。
颜苟儿末尾念给观众的那段自白,杀伤力更是惊人:.只因民族已到存亡,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可以说,《风声》极大的推动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进步,如何将主旋律和类型片的完美融合,它给出了一个范例,不是把手撕鬼子搬上大银幕,讲讲过去的事儿,说一些弘扬爱国情怀的话,就是主旋律电影。
现在观众审美上来了,对主旋律电影,观众也有了要求,《风声》就是进步的方向。
成丞第一次写主旋律类型的剧本就写的这么好,还是可以说明成丞的立场的,之前一直拿他没有出过主旋律作品来说事的人,可以停下了。
而且,我认为成丞是内娱,少数几个立场坚定,屁股不歪的人。
别的明星功成名就,都是这国籍那国籍的,成丞作为硬钢好莱坞的猛人,可从来都是天夏籍。
2,群戏表现,有句话说,话剧可以独角戏出彩,电影表演要出火花,必须得靠对手戏。
《风声》几乎是全员演技在线,不说别的,就说电影开头的白小年.乐占林.顾晓梦.李宁玉.
总结来说,《风声》的演员们,没有凡类,成丞选角的眼光确实毒辣,这就是电影这门艺术没有被资本把持的结果,所有的演员都尽可能的找最适合的演员演。]
“前两天进电影院看的《风声》,这也是现在为数不多能让我全程注意力一直保持专注,没有看手机的电影了,两个老戏骨搭配三个中青年演技担当,真的看的让人过瘾,是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都碰到了一起。大爱!”
“这几年来,华语电影电影只要演技好剧本及格就不错了,而《风声》对我来说,是演技、剧本都超过上限,甚至溢出的,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电影了。”
“不吹牛逼的说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当做内地谍战片巅峰之作,没有之一。所有演员演技在线,全程无尿点,层层递进,脉络清晰,难得佳作,甚至找不到一部可以跟它匹敌的,大力推荐!这电影保守估计30亿起步。”
“蛙哥绝对是内娱立场最正的演员,这不用说的。”
“没错,其他一个个都媚外、当资本的傀儡、唯利是图,蛙哥可不是,就冲颜苟儿最后那段独白,我说一句,蛙哥是真男人。”
[《风声》对华语乐坛的影响绝对是无穷的!
首先,《风声》证明了一点。
在《风声》上映前,知乎有一个话题,说华语电影市场为什么突然凉了。很多人分析了原因,有的说经济下行的,有的说短视频、碎片化阅读冲击的,有的说资本乱搞的,还有的说观众阈值提高的。
其实导致华语电影‘凉’了的原因有很多。
但归根结底就只有一点:
电影好不好看!
电影好,票房绝对行,人民群众是会买账的。
电影不好,票房绝对不行,当整个市场都充斥着粗制滥造的电影时,整个市场就毁了。
但是电影好,也不只是电影好这么简单。
还有一、电影的制作者:导演、编剧、演员,对观众、对市场负责。
二、电影的制作者:导演、编剧、演员,对观众真诚。
一,什么是对观众、市场负责?
首先就是不糊弄,你电影里传达出来的价值观是正向、是对社会有益的。
这个正向的不是说你就不能拍犯罪片了,不是说不能呈现血腥的内容了,更不是说不能以坏人为主角了。
而是要批判式的呈现。
拍犯罪片、血腥片、凌虐片没什么,这是电影的几大题材之一,人天生都有猎奇的心理,拍这些电影也是满足了观众的某种欲望。
但是不能一边拍着坏蛋主角,一边明里暗里为坏蛋主角辩护,这就不对了。
就比如现在的很多影视剧,在刻画普通人的时候,拼命刻画他们的奸诈、狡猾、不修边幅、不讲事理,在刻画有钱人的时候,则刻画他们的真善美,刻画他们的宽容、通情达理,不拘小节。
现在影视剧的影响力都是很大的,很多小孩子都是看的。
让他们看这个,不都潜移默化的学会这个了吗?长大了成什么样了?
这就是不对!这类的影视作品,就是在伤害我们的文化,甚至在动摇我们的价值观体系,动摇我们的根本。
也不能在观众无知的时候,拍一些糟烂的东西,等人家将来懂了,回过头来一看:妈的,你当年给我拍的是什么东西?
每一个导演、编剧、演员都应该在挑选剧本的时候,都应该有这种意识,而不是一切向钱看,向利益看。
二、什么是对观众真诚,就是拍观众喜闻乐见的,尊重观众的意见。
有些导演、编剧、演员,拧的来!非要跟市场对着干!
电影拍的不好看,被观众骂了。导演、编剧,出来嘴硬说,是你们没看懂,是你们不懂得欣赏艺术。还试图反向PUA观众,怪观众不行,怪观众没审美。
人物建模不行,被指出问题,怪观众太敏感;演员被指劣迹艺人,或私德有亏,或立场有问题,怪观众多事,反过来说观众网暴。
有太多高高在上的影视从业者了,从来不尊重观众意见,不研究观众喜好,电影票房不行了,还怪没人来看,你说这能不凉吗?
这样的从业者,真的凉的越多越好!而且不凉不行!市场会教育人,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总能教育的过来,如果三次都还不行,那必然有猫腻!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