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三原(1 / 1)

夜,

星夜,

新月如钩。

星空纯净,点点缀在夜空中,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

清水县令丁乘鹤的书房中,灯火如豆,外面星光洒进来,跟着清风徐来,灯火忽明忽晦,亦如丁乘鹤此时的心情。

叶光远对着丁乘鹤深深一礼道:“丁公承蒙你这几年的照顾,我却没有什么报答的地方,或许将来也找不到报答的机会了。”

丁乘鹤惊疑道:“自白日~你见了那李生后,就十分古怪,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叶光远长长叹了口气道:“丁公你派人到我家问问就明白了,我的儿子现在也应该入学了,妻子养他成人不易,还请丁公照看一二。”

丁乘鹤道:“我倒是忘了,你已经好几年没有和妻儿见面了,要不我这就派人安排一下你回去。”

叶光远摆手道:“不必了。”

丁乘鹤还欲追问,只发现叶光远衣帽鞋袜脱落在地上,人却不见了。

他又惊又疑,最后唤来一个仆人,吩咐他日夜兼程,到淮阳看看叶生家里是什么情况。

等仆人走后,然后他又想起了李志常,总觉得这事情李志常应该清楚。

周府上空,李志常元神显化,星光月华,洒然而来,结成庆云,灿然若锦绣,唯有他这等阴身能够观之。

李志常微笑道:“你来了。”

叶光远道:“我来了。”

李志常叹息道:“再世为人。前尘尽忘,你可甘心?”

叶光远道:“天地有定理,不敢不甘心。”

李志常正色道:“你有此遭遇。再世为人之后,性灵会比常人更容易照见,只是你还是得在红尘走一遭,了断这没入官场的心愿,你生在周家,也算是帮我还了一些人情,你若是愿意。等你科举心愿了结之后,我来渡你。”

两人又说了几句。随后李志常不语,只轻轻吹了口气,叶光远受不住这风力,不由自主飘落在周家孩子房中。

他刚要落在孩子身上。一点深青色光晕悠悠荡起,似乎要阻拦他。光晕的源头,正是那李志常送的黑色珠子。

原来这孩子不过一岁出头,血肉纯净,却无魂魄,若无李志常炼制的魂珠守护,很容易引来邪魅鬼祟。

同时魂珠的魂力也帮他稳定血气,不会散乱。

一点金光洒然而下,黑色魂珠不再又动静。叶光远忽地一下到了孩子身体中。

第二日,周宏文发现李志常已经不辞而去,只留书信一封。大意出门云游去了,归期不定,又说他替孩子取了个名字元亮,或可采纳。

周宏文怅然若失,他的妻子王氏倒是十分欣喜。

只是周宏文永远也想不到,他下次和李志常见面时。居然会是在一个他意想不到的地方。

王生听得李志常不辞而去,更觉伤心。告辞回家,颓丧几日后,终于想通,以李志常和司马红叶之事,他都亲眼目睹,神仙之道,绝非虚妄,因此愈发坚定了信念,更加终日寻仙访道。

李志常非富贵中人,还留在周家,对周宏文他们是祸非福。

此方天地妖魔鬼怪甚多,似他这等人,更容易遇到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容易就把周家牵扯进来。

这对他和周家,也不是什么好事。

更何况他对这世界更感兴趣了。

一个妖圣白子山便如此深不可测,风采超凡脱俗,更遑论那稳坐天下第一高手的黑山老妖又是何等人物了。

李志常到的第一处地方便是三原,离清水县不过千里之遥,但是繁华却远胜之。

李志常是秀才身份,比常人方便许多,悠然步入市井,人声喧沸,嘈杂而来。

凌云楼并非三原最高的酒楼,只是因为三原城外的凌云山,附庸作雅取了这个名字。

李志常施施然上了酒楼,点了一壶酒,几个菜,自酌自饮。

这时候听得有人道:“大家可知耿家闹鬼的事情。”

另外一人道:“谁不知道啊,你说这耿老爷平日里乐善好施,祖上也是出了大官的,怎么就突然遇鬼了。”

之前那人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耿老爷干了什么亏心事。”

另一人道:“眼看着耿家这两月来,就因为这档子事,渐渐败落了,好多跟他合作的商户,都不敢再租他家的房子。”

“闹鬼的只有耿家祖宅,他们怕什么?”

“这难保不会又闹到其他的地方啊,连耿老爷都搬到其他地方去住了。”

“原来如此。”

“不过耿老爷可是请了不少和尚道士,没一个有用,现在听说他为此发出告示,只要谁能够将这鬼驱除掉,他奉上千两纹银。”

“这也得有命挣才行。”

“谁说不是呢。”

李志常听到两人对话,心道:我慢悠悠赶过来,按理说红叶早就到了,以她的修为,即使厉鬼,也能斩之,除非白子山那种人物,其他的妖魔鬼怪,她应该能对付才行。

他心里又想到,难道红叶没有到三原来,中途又出了变故。

照这样看来,不无可能。

耿家既然开出千两纹银,他现在也不宽绰,这就看来,只好却之不恭了。

毕竟打家劫舍,显得他品味太低,还是正当劳动收入比较好,同时想到自己挣钱的确太麻烦,身处世间又不能不跟金钱打交道,难道还是得建立个教派什么。

毕竟之前有太乙教,他确实方便了许多。

那两人谈了会耿家的事情,又去谈论别的事情,却没有刚才讨论耿家闹鬼时那样热烈了。

街上一阵喧哗,争执声和吵闹声,纷纷扰扰,楼上的客人都有些好奇了。大抵无论什么地界,俗人好热闹都是本性。

李志常本来不打算理会,可是元神忽地一动,他又坐在窗边,便往街上望去。

只见到街上许多群众,自发的围成一个圈,留出一片空间。

中间是一个推车,车上载满黄梨。

时近深秋,这黄梨应该是最晚熟的一批,又是抗寒的品种,一般而言,或许要比常见的梨子要甜上一些,汁水也要饱满一点。

当然这么多人围观,肯定不是因为梨子好吃的缘故。(未完待续)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