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3章 锂电新能源投资策略(1 / 1)

锂电新能源板块也是市场上不得不聊的板块,它可以和半导体芯片,白酒饮料,还有煤炭有色,券商大金融板块有的一比,它们都是能带动大盘指数提升,还有整个产业链形成抱团取暖的板块,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都是能独当一面的板块,能扛起市场领涨大旗的人气热门板块,过去十年中无数次被证明的板块,也是市场上可以容纳足够大资金量承接的板块题材,也是外资偏爱的板块,内资也喜欢操作的板块,可惜也有周期性,受制于各种因素,内外部环境都会对其影响不少。

锂电新能源票前两年比较火热,光是锂电概念就是明星板块,一度引领各大基金公司抱团,形成了不小规模,持续好几个月的行情,人人都恨不得持有锂电和新能源概念票,米云一度都想上车,受制于各种因素没有加大投资,进入抱团状态,后来锂电和新能源还是被打下来了,外部环境也有,世界股神也基本上清仓式出局,米云至今只持有两只创业板的锂电新能源票,一只新进的盈利几个板,属于抄底,还是近期被ST的进去的,易事特,另一只联创股份,一直处于盈利和亏损边缘徘徊,过去几年可能还有几只票,但目前没有持仓,都应该是小幅度盈利出局清仓过的票,既然已被屏蔽,看到的人没有几个,米云也就不避讳了,无所顾忌。

锂电新能源行业整体前景乐观,但还是面临了一些挑战和调整。�6�8 至少现在没有起来,2024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高达203.3GWh,同比增长33.7%,显示出行业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6�8。同时,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20万辆,同比增长41.0%,渗透率达到31.6%,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增长�6�8,只要外部环境不打压,就能很快起来。

当前可能还比较被动,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调整。首先,动力电池行业进入调整期,呈现头部集中化趋势,技术水平差、品牌影响力弱的企业可能被市场淘汰�6�8。其次,虽然需求端增长强劲,但供应链和原材料价格波动仍存在不确定性�6�8。此外,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落,降低了生产成本,但行业利润偏低,发展偏快,需要调整�6�8。

产能情况: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仍处在扩张投产期,产能阶段性过剩,行业竞争加剧。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比例57.43%,预计动力电池产量与装车比例将继续下降。

价格情况:较2023年初,碳酸锂、磷酸铁锂的价格跌幅超过 70%,三元材料、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动力电芯的价格跌幅超过50%,负极材料的价格跌幅超过30%,隔膜的价格跌幅超过10%。2024年上半年,部分品种出现小幅回升,但整体趋势仍然持续下降。

产业链利润情况:产业链价格大幅回落导致存货跌价损失大,产业链净利润显著下滑。锂电池的业绩表现最好,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及其他材料等电池材料各环节的盈利降幅非常明显。

产能利用率情况:锂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开工率较2022年显著下滑。隔膜的开工率最高,为70.6%;电解液的开工率最低,为25.4%;其余环节的开工率在40%-60%之间。国内因为环境问题,部分厂子处于停工状态。

技术迭代:复合铜箔量产在即,高压快充趋势明显,固态电池加速演变。

下游应用:锂电池主要下游应用仍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两者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出海+技术迭代仍为主要出路,欧美贸易保护政策趋严,出海成本加大。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镍钴锰锂等资源以及由此生成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锂电设备等;中游是指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是产业链中游最重要的部分;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后市场服务、运营、充电设备等衍生领域。

碳酸锂方面

2023年全球锂盐年产能约为161.4万吨LCE,中国是全球主要的锂盐生产国,2023年国内锂盐产能约为107.3万吨LCE,占到全球产能的65%。南美三角中的智利和阿根廷产能分别为29万吨LCE和16万吨LCE,占比分别为17.6%和 10%。

2023年赣锋锂业、SQM、ALB、天华新能、盛新锂业、天齐锂业仍然为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前六家企业,六家企业产能规模占到全球的 58.3%,寡头竞争格局不改。

2024年H1中国碳酸锂累计产量29.85万吨 ,累计同比增加46.71%。

硫酸镍方面

2023年全球硫酸镍2023年产量54.68万镍吨,同比增长13.3%,其中中国产量42.3万镍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7%。全球中间品总产能(包括高冰镍)约118万镍吨,其中湿法中间品占比超60%以上。

根据 EVTank,2023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1203GWh,同比增加+26%;其中动力、储能、小型电池分别865GWh、224GWh、113GWh,同比分别+27%、+41%、-1%。从集中度看,2023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CR3超过53%,出货量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市占率分别30%、13%、10%。

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量超940GWh,同比增长25%;其中动力、储能、消费产量分别为675GWh、185GWh、80GWh。锂电池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574亿元,同比增加33%。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886GWh,其中动力、储能、数码电池出货量分别为630GWh、206GWh、49GWh。

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87.7GWH,同比增加31.6%;预计2025年中国锂电池需求量1615Gwh,其中动力电池1268GWH,规划产能4800Gwh。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比例57.43%,预计动力电池产量与装车比例将进一步下降。

2024年H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459GWh,同比增长21%。动力/储能/数码锂电池出货分别为 320、116、23GWh。

由于供需关系的转变,行业竞争加剧,直接体现在2023年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大幅回落。截至2024年1月1日,相较于2023年年初,碳酸锂、磷酸铁锂的价格跌幅超过 70%,三元材料、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动力电芯的价格跌幅超过50%,负极材料的价格跌幅超过 30%,隔膜的价格跌幅超过10%。

2024年上半年,部分品种出现小幅回升,但整体趋势仍然持续下降,碳酸锂价格跌破9万元/吨,低端人造石墨再次下跌超过21%。

锂电池产业链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其他材料及锂电设备等细分环节。根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锂电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约1.64万亿元,数据剔除企业中的大额非锂电业务,,同比下降5.1%。锂电池的业绩表现最好,实现营收超9373亿元,占全产业链比例超57%。

从营收增速来看,锂电池、三元前驱体、隔膜、结构件、导电剂、粘结剂、锂电设备等环节实现增长,其中结构件和锂电设备营收增速超10%;锂盐、三元正极、磷酸铁锂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铜铝箔、铝塑膜等环节营收下降,主要因为产品降价幅度较大。

中国锂电上市企业2023年净利润总额约1060亿元,同比下降38.9%,行业利润大幅缩水。具体到环节,锂电池是2023年锂电行业最盈利的环节,一方面得益于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保持增长带动电池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成本压力缓解。

结构件小幅增长,而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及其他材料等电池材料各环节的盈利降幅则非常明显,主要系材料价格大幅回落,而下游采购也较为低迷所致。其中,正极材料降幅最大,尤其是磷酸铁锂正极-146.4%,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落有关,使得其售价下跌和存货跌价均较大;隔膜降幅相对最小,也达-33.1%。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占率31.6%;EVTank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销量的64.8%。

2024年1-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1-6月渗透率35.2%。2024年1-6月,我国出口汽车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

随着汽车品牌竞争力提升和成本下降,新能源车下沉进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区间,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多数新老汽车厂家分别通过下调系列产品售价、推出低价位车型等方式刺激需求,随着车型增加+新能源价格下探到具有竞争力区间,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相关研报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超过1200万辆。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224.2GWh,同比增长40.7%,其中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03.8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0.9%。

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到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新型储能在我国总储能装机的占比从2022年底的21%增长到了2023年底的40%。

从储能类别来看,磷酸铁锂电池的主导优势持续扩大,在新型储能装机中的占比高达97%以上,其他的新型储能技术比如飞轮、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的发展虽也取得一定的新突破,但占比依旧很低。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锂电池累计出口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60%。锂电池已经成为今年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之一。从出海具体领域来看,动力锂电池和储能电池仍然为出海热点。

据相关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相关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可能创下新纪录。其中,更多地集中在中游电池制造领域,相关投资高达224亿美元,占比电动汽车投资的79.4%。

此外,2023年还有13家锂电池企业奔赴海外建厂,同比增长160%,总投资额超过1300亿元。根据相关报道,2024年,中国锂电产业链出海产能将超400GWh,电池产业出海累计投资额将超320亿美元。

境外本土化运营是趋势,锂电加速出海。虽然以上政策可以看出欧美接连出台了对于保护、扶植本土产业链的政策,但在目前本土产业链薄弱的当下,引进、支持技术领先的中国企业建厂是相对高效、可行的发展路径,也为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出海带来新的机遇。除电池厂外,电池中游材料企业也同样加速出海。

全固态电池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电池,被列入中国、美国、欧盟、日韩等主要国家的发展战略。

全球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2023年国内半固态电池出货量突破GWh级别,2024年将开启规模化量产装车。

根据EVTank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预计到 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其中主要为半固态电池。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成本逐渐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国内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已开启,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将得以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新增公共直流充电桩的平均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有 240kW、360kW、480kW 的大功率直流桩实现出货,但占比仍很低。单枪150kW以上的公共直流桩占比仅约 5%。大功率快充桩将成为充电桩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逐步实现电动车超充续航后,快速补能需求日益凸显,高压快充成为主流趋势。2023 年 800V 高压快充车型密集上市,2024 年放量可期。大功率快充桩及快充电池需求爆发,产业链迭代升级将为优质企业带来增量需求。

快充动力电池对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各环节电池材料的性能和热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电芯负极的快速嵌锂能力对于电池的快充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快充电池领域尤其对硅基负极材料、新型锂盐 LiFSI、有机涂氟隔膜等的需求将提升。

锂电应用端保持增长,动力和储能需求保持25%以上增速,但同时一方面面临量增价减,另一方面生产端产业链价格下跌、产能利用率低下、竞争加速出清的艰难竞争困境,预计2024年锂电池产业链仍将面临盈利压力。

中原证券此前研报提出,目前锂电池板块估值显著低于2013年以来45.62倍的行业中位数水平。基于行业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锂电池板块业绩增长预期及估值水平,维持锂电池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时至今日,锂电池巨头、“宁王”宁德时代始终是创业板第一大权重股,权重占比达18.23%,是可以主导创业板指数波动的权重板块之一。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连续变化,整体呈现下行基调。上半年吨价一度冲破12万元大关,后由于终端需求不振,库存积累极快,导致价格回落至10万元,再到8万元以下。

最先受到“低价”冲击的便是锂盐企业,从天齐、赣锋等代表企业业绩可以看出,碳酸锂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普遍承压,业绩亏损和下滑的背后均指向“锂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毛利减少”等。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锂盐以高成本产能为主,低成本锂盐产能并未释放,因此碳酸锂价格的下行,将会导致很多企业无法覆盖生产成本。企业持续“出清”的情况下,会加速产能的减少,短期内会快速改变供大于需的状况。

另一方面,面对价格疲软,产业链公司正主动“出招”,比如开展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借检修名义减产“挺价”,甚至也有企业直接放弃相关扩产计划,其中不乏行业龙头。

其中,最让行业关注的是宁德时代“停产”消息。9月11日,一则“宁德时代江西枧下窝锂云母矿停产”的消息“引爆”新能源行业。对于停产传闻,宁德时代表示,根据近期碳酸锂市场情况,公司拟对江西宜春碳酸锂生产安排进行调整。

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为1605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中国为987万辆,欧洲为329万辆,美国为182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预测也上调,预计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20%,达到1014G瓦时,中国同比增长21%,达到561G瓦时。

锂电新能源经过去库存后,最终会迎来拐点,加上国内外需求,只要外部环境再宽松一点,未来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至少在米云看来国内市场还没有饱和,各县城都还会加装新能源充电设备,新能源车也没有完全普及各县城,大家还在观望中,锂电新能源技术上也是越来越好,达到一定要求后,未来的市场一定会增加几成效益。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