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104章(2 / 2)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报馆内人才荟萃,尤以才情横溢的女子如云,她们的智慧与美貌并重,成为报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如此,这里每天早晨都会供应热气腾腾的馒头,那是晨起奋斗的动力源泉;而每月两天的休息日,更是让员工在忙碌之余享受到生活的闲适节奏。

接下来的一句话,如同石破天惊,引起了百姓们强烈的反响:“除此之外,所有应聘者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举功名,最基本的要求便是通过了秀才考试。”话语甫落,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愤怒的情绪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

这一嗓子唤回了欲离去的人们,他们纷纷回转身形,再度把报人围了个严实。只见那报人额头上渗出了涔涔汗珠,他抹了一把汗,继续郑重其事地宣读:“据昨日《太子日报》披露,在今日早朝上,户部尚书陆印生勃然大怒,指责本报所载不实,坚称其府中并无囤积巨量粮食。”

读报人见状,面色红润,喜形于色,他朝众人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朗声道:“诸位乡亲,请稍安勿躁!今日临时加印之版面,承载了一桩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新闻——朝廷官员纷纷慷慨解囊,捐献粮食以助南方灾区度过难关!现在,在下将逐一宣读各家捐粮数目。”

陆印生闻听此言,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他迫不及待地插嘴询问:“陛下,关于报纸的管理事宜,是否应交由学士院进行审核把关?”话音未落,靖江帝果断地挥手打断了他的发言,目光如炬:“此事暂且搁置,你与林小风各上一道奏折详述意见,朕自会深思熟虑,作出裁决。”靖江帝心中明镜一般,深知这张打着太子名号的报纸背后隐藏着诸多微妙权衡,对陆印生与学士院可能的联手举动,他始终保持警惕。

“此刻,我要向诸位呈现的这段言语,是来自林大人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同仁们,请允许我引导大家反思,过去的岁月里,全国各地发生的粮荒危机,究竟轮回了多少次?我们是否已果决地踏上改革之路?如若依旧拘泥于旧制,那无非就是表面文章,实则换汤不换药的把戏!”

“本报另有一个岗位空缺,急需招聘丫鬟十名,负责日常的清洁打理事务,年龄不论大小,只要有心从事,皆可前来报名,待遇优厚,月薪足有三钱银子。”报人话音落下,人群中刚刚激烈的气氛稍有缓和,但每个人脸上仍旧写满了疑惑与思索。

彼时,人们的眼神中跳跃起了无数颗好奇的小火星,仿佛夜空中点点繁星汇聚成河,映照着今日报馆内的热烈气氛,那份对于新闻真相的渴望并未因白天的工作接近尾声而有所消减,反而愈发浓厚,大家都翘首以待即将揭晓的那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

报人身形矫健,左挪右闪避开飞来的杂物,面不改色,依然保持着冷静与机敏。他高声疾呼:“诸位暂且平息怒气,还有一份差事尚未详述!”言语间,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试图安抚百姓们的激动情绪。

靖江帝在沉思中缓缓抬起眼眸,略显疲态的脸上却透出坚毅之色,他朗声道:“诸位爱卿能如此积极捐粮,实为我朝之大幸也。林爱卿,待今日下值后,你须立即核实百官家中实际存粮状况,并尽快通过报纸予以澄清公布。今日各位所捐献的粮食数额,亦需详尽公示于报端,以平息民间舆论的纷纷扰扰。”

林小风面带微笑,眼神环视四周,那笑容犹如春风拂过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他的这一举动无疑给在场的高品官员们设下了一个无形的压力,哪一位敢在这时捐粮数额少于他?众人纷纷投来恨意与忌惮交织的目光,心中默念:这小子擅长挑起事端,日后必除之而后快!

靖江帝微微点头,面上虽不动声色,内心却对林小风的拳拳爱民爱国之心深感欣慰和赞赏,他朗声道:“嗯,很好!林爱卿这份对国家和民众的挚爱之情,朕已深受感动。那么,其余诸位卿家又该如何作为呢?”白永元听闻林小风的大手笔,心头不禁五味杂陈。身为朝廷首班重臣,林小风一个四品官竟能捐出五百石,这让位居高位的白永元陷入了纠结。一千石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但家族中虽然存粮远不止两千石,骤然捐赠如此多,恐怕族人中会生出诸多异议,令他一时难以抉择。

“陆氏门中不甘落后,亦捐出一千石!”……待每一家的捐粮数额诵读完毕,人群中先是响起一片惊叹之声,一万七千八百石粮食的总数无疑彰显了朝廷官员的大手笔和仁慈之心。然而,转瞬间,人群中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人开始觉察到异样之处:排行榜上那些声称拥有数万石存粮的家族,如今却仅捐出了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不禁让围观的百姓们发出阵阵不满与质疑之声。

正当百姓们的思绪被引向那理想的职业殿堂,报人的话锋陡然一转,仿佛一把冷冽的剑插入热闹非凡的氛围之中:“诸位且先莫急,想踏进这门槛,尚有几道难关须过!”他边说边挥舞着手臂,那语气中夹杂着一丝严肃与坚决。

“可是,我们的记者们在外调查,他们的安危……会不会真的出什么意外?”李德贤眉宇间的忧虑仍未消散,他眼眸中流转着对同仁的深深挂念。

不久,随着最后一份报纸被轻轻合上,翻页声渐渐消失,屋内的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报纸,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白永元身上。只见白永元也结束了阅读,然而此刻他的眼神却显得有些呆滞,仿佛内心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岂有此理!读书人岂能任由尔等这般戏耍玩弄!”众人纷纷扬起了手中的瓜皮菜叶,朝着报人砸去,愤怒的呼声此起彼伏。

林小风眼神坚定,仿佛能看到未来荆棘丛生的道路,相比于之前的报道,这次的挑战无疑更加严峻。他深知此举如同踏在薄冰之上,步步惊心,但他亦借机试探靖江帝的真实态度,尽管局势盘根错节,微妙复杂,但他坚信太子必会在暗中予以支持。

··············································

午后阳光斜照,报社与印坊上下一心,合力赶制的今日第二份报纸终于在热气蒸腾中新鲜出炉。众多身着环保制服的队员手捧崭新的报纸,沿街奔走,他们嗓音洪亮、饱含热情地呼喊着:“号外!号外!朝廷百官踊跃捐粮救灾,大新闻劲爆登场啦!”

··················································································

夜色悄然攀上天际,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缓缓铺展。陆印生结束了一整天冗长繁琐的公务,一如既往地乘坐着雕梁画栋的轿撵,踏上了归家之路。那座深深宅邸的门前,早已有多顶精致的轿子静候已久,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望着主人的归来。瞥见陆印生的身影从轿撵中走出,管家眼神一亮,脚下生风,迅速迈着碎步来到近前,声音低沉而恭敬:“老爷,您回来了,大堂内已有诸多宾客恭候多时。”

陆印生微微点头,面上波澜不惊,身影在月光下显得越发挺拔。他稳步踏入那座巍峨庄严的大堂,每一寸脚步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沉淀下的稳重与威严。大堂两侧,早已坐满了八位身份显赫的人物,他们或年富力强,或白发苍苍,无一不是朝廷中备受尊崇的耆宿元老,他们的面孔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与权力的烙印。

人群中立即有人被这份极具诱惑力的条件所打动,迫不及待地响应道:“妙极了!就冲这丰厚的待遇,我愿意加入!”对于他们而言,在这样一座报馆工作,无异于踏入了一个既能实现职业抱负又能享有惬意生活的人间仙境——想想那月薪高达二十两的银票、无需操心的住宿安排、身边环绕的才智女性、以及那源源不断供应的馒头,真可谓是人生一大美事也!

哪怕明日便会因这篇报道而丢了乌纱帽,林小风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在他看来,失去的官职并非终结,只要太子仍在,便是他翻身复起的倚仗。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之中,有太子的荫庇,又有谁能轻易撼动他半分?

读报人一席话如春风拂过人群,人群中响起一阵心领神会的笑声与窃窃私语。一位中年男子笑言道:“各位乡亲们且莫焦急!你们瞧,这份报纸上还有一处尚未填满的空白栏目,正是那引人入胜的‘名人访谈’,今日它终于有了内容,而且恰好关乎我们热议的捐粮之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咱们一起静听下文如何。”

同一时刻,林小风正随同李德贤策马狂奔,疾驰在返回报社的路上。原本有多人欲找林小风核实家中存粮的具体数目,然而待他们转身寻找时,却只见林小风的身影如闪电般消失在街头巷尾。望着远去的背影,众人不禁口出怨言,对林小风的行为颇感不满。

“要知道,尽管今日我报派出了大批记者深入一线实地调查,一时人手短缺,但我们并未因此停下脚步,相反,现正火急招募新鲜血液,扩充我们的记者队伍!”报人的声音在人群中扩散开来,犹如石破水面,激起层层热议的波纹。

李秋炎与白永元交情深厚,他悄然移步至白永元身侧,低语道:“白公,您是否与林小风暗中达成了某种默契?”话音未及落地,白永元突然脸色大变,如同被触及逆鳞的猛兽般,厉声高喊:“林小风!此贼子害我甚深!”闻听此言,众人皆心领神会,明白白永元定是遭了林小风的算计。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报纸遮掩尴尬之情,李秋炎也讪讪退回座位,只留下白永元那充满愤怒与不甘的痛骂声在公房内回荡。

统计下来,此次募捐总计不过一万七千八百石,林小风低头略作盘算,心中明白这个数目对于解决南方的粮荒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但也总比无为要好上许多。他知道,接下来还需另寻良策,方能真正解救灾民于水火之中。

捐粮之事,单靠官员之力显然难以支撑,民间富裕之家同样应当挺身而出,有钱者慷慨解囊,有力者倾力相助,共渡难关。然而,朝廷之中许多大臣们的捐款数目委实让人扼腕叹息!试问,在短短半年之内,又有谁能拍胸脯保证彻底解决粮荒问题?于此,我想对陆印生等一干人等疾呼,务必首先领悟为官之本,何为真正意义上的为民请命?我林某已然倾家荡产,捐出了家中所有的存粮,其余众人也当依据各自实际情况,紧跟步伐才是!

二人在笑声中暂时抛却了忧虑,重新沉浸在这份既紧张又充满无限可能的报业生涯中,每一个字符、每一篇报道,都是他们书写时代、坚守信念的烙印。

靖江帝同样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深深的忧虑,他眉头紧锁,面前堆叠如山的奏疏都是关于南方粮灾的紧急报告。各地官府除了向富户征收粮食外,甚至不得不加重民间赋税以筹集更多的粮食,然而这样的做法无疑加剧了百姓的困苦生活。面对这一切,靖江帝内心焦虑不已,却又深感束手无策。可无论如何,这次由林小风发起的募捐活动终究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若非如此,恐怕连目前募集到的一半粮食都难以筹集到。这让他更加意识到,在这场关乎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大考中,任何一点努力和尝试都不应被忽视,它们或许就是那点亮黑暗中希望之光的星星之火。

“凡有意应聘者,首要条件乃心理素质过硬,面对世事变迁能泰然处之,心中饱含对工作的热爱火焰,燃不尽的热情驱使他们披荆斩棘。”报人的眼神深邃而炽热,仿佛能洞察人心,“责任感如山,时刻牢记职责所在,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能勇往直前,敢于接受任何艰难险阻的任务。”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让每个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他的认真与诚挚:“高效执行上级指令,对待工作如同对待生命,能够在长期出差奔波中保持高效,即便偶有繁忙至深夜之时,也能甘之如饴。”

“只要太子殿下稳固江山,我有何可惧?行事的关键在于最终的结果,而非曲折的过程,李兄无需过于忧虑。”林小风的话语掷地有声,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坚韧。

陆印生甫一出现,大厅内瞬时响起了一片轻柔而庄重的动静,那几位原本端坐交谈的客人纷纷站起,脸庞上挂着尊敬与好奇交织的表情。他们目光交汇之处,陆印生一脸谦和淡然的笑容,双手抱拳,向着众人深深一揖:“诸位前辈及同僚,让你们久等了,我因政务缠身,未能及时赶到,实在愧疚不已。”

众人闻之,纷纷摆手,脸上笑意盈盈,宽宏大度地回应道:“陆大人公务繁重,我等深知。所谓国事为重,私事为轻,无需挂怀。”随后,他们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探究之意,齐刷刷地转向陆印生,其中一位老者代表众人开口问道:“陆大人此次特意召集我等相聚于此,想必是有要紧之事商议吧?”这句话虽是询问,却透露出一种等待揭开谜底的期待与紧迫感。

陆印生缓步走进厅堂,身体在座椅上沉沉落下,他的眉眼间凝聚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虑,仿佛厚重的历史书页中一页未解的谜题。他凝视着围坐一堂的同僚,语调深沉得如同古铜钟撞击出的浑厚音符:“诸位的心头,应该都已经明镜一般,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所要探讨的究竟是何方神圣吧?”(本章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