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起义(1 / 1)

明风八万里 紫钗恨 2309 字 2023-09-04

只是金声桓再怎么讨厌这位大明承天皇帝,但还是得按原先的谋划把刘永锡请进城来再说,因此他只能再次派人把这队骑兵看管起来:“这件事你们要格外用心!”

只不过金声桓也狠下心来说道:“反正不管越人派多少前锋过来,我们都要好好招呼,不能让浙江那边失望!”

既然他打定主意见好就收,自然是先下手为强,即使不能把刘永锡身边这八九百精锐全部解决,至少也要解决一小半。

只要他耐着性子与刘永锡周旋,刘永锡即使自己不进城,这手下八九百精锐肯定会入城,而在这个时候城外传来了一阵骚乱,金声桓与身边的将士发现刘永锡这一回是真要入城了,纷纷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刘永锡肯入城,那接下去主动权就掌握在南昌这边,金声桓甚至交代了一句:“到时候千万不要手下留情,只要拿下了越国公死活不论!”

只要解决了刘永锡,不管是活的刘永锡还是死的刘永锡,南昌城这边就占据了绝对优势,只是金声桓这话立即引来了质疑:“昌国公,这话您就说错了,承天皇帝陛下驱逐建虏成就中兴功业,我等怎么能有这种不敬的想法,我们还是一起出城迎接陛下吧!”

在这个节骨眼上,是谁说这样的傻话?

但是金声桓是神色大变,他已经听出说话的是他反正时特意请来的弘光朝重臣姜曰广:“姜相公,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姜曰广是南昌新建人,曾经是弘光朝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可以说是南昌府排名第一位的缙绅,在地方上号召力极强,金声桓、王得仁反正时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姜曰广共襄盛举。

只是谁也没想到姜曰广会突然理直气壮地跳出来反对金声桓:“昌国公,我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清楚,既然承天陛下承天出世,咱们江西就不应当逆天而行!”

金声桓已经注意到姜曰广身边还站着不少文武官员,特别是那些江西本地出身的文武官员与缙绅几乎都被姜曰广拉过去,他顿时知道事情麻烦了大了:“姜相公,越国公是刘孔昭之子,而您出身东林!”

姜曰广可以说是东林党中的重要人物,弘光秉政时他与马士英、刘孔昭可以说是斗得不可开交,所以金声桓只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

可是姜曰广的看法却完全不一样:“此一时彼一时,而且陛下与诚国公虽为父子,却独力成就中兴事业光复汉家山河,今日昌国公执意抗拒国兵,到时候必然是玉石俱焚后患无穷,甚至影响到中兴事业的成败。”

姜曰广说到这,不仅出身江西的官员、缙绅深表赞同,就连许多跟随左良玉多年的武将都有同感。

在他们眼中看来金声桓与刘永锡对抗完全是自寻死路,他们既然能打隆武朝的旗号自然就能打承天朝的旗号,而且承天朝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比隆武朝更显得如日中天。

隆武朝现在的局面完全是金声桓、何腾蛟支撑起来,而承天朝却是独力击败了几十万建虏光复了大江南北,金声桓这支部队当初根本不是大清军的对手,现在遇到比大清军战力更强的越明军肯定是第一时间易帜。

毕竟过去一年时间之内,金声桓这支部队已经数次变换旗号,甚至还打出大清国的旗号并剃发易服,现在再换一次旗号也无所谓。

因此金声桓虽然还在咆哮之中,但是已经有人站出来劝说这位昌国公:“昌国公,陛下已经答应您以后还是昌国公,这已经非常宽厚了,本朝除了诚国公之外就只有您一位昌国公了,您就不要多想了,跟我们一起出城迎驾!”

听到这个声音,金声桓才知道自己为何失败:“黄人龙,我金声桓待你不薄!”

刚才劝说金声桓的正是他派往越明营中负责谈判的黄人龙,只是黄人龙虽然一向办事糊涂,在大是大非的问题却是异常清醒:“昌国公,若是建虏兵临城下,我等自然愿意与昌国公同生共死甚至玉石俱焚,但是进抵城下的是陛下亲率的王师,那么我等只要投效过去就是开国功臣,又何苦来个两败俱伤!”

说到这黄人龙越发得意起来,在这件事上他不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南昌举义的最大功臣,而姜曰广则是毫不客气地说道:“昌国公,跟我们一起出城吧,您还是大明的昌国公!”

金声桓已经注意到虽然自己身边还有十几名家丁,但是姜曰广不仅带来了几十名文武官员而且他们身边都是些陌生面孔并形成包围之势。

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首”,自己想着怎么样解决刘永锡,而承天朝同样懂得这个道理,第一时间就把自己这位南昌城主将控制起来。

只要自己稍有妄动恐怕就是血流成河的局面,所以他现在只剩下了一线希望:“建武侯可不象我这么好说话。”

姜曰广却是笑呵呵地说道:“王得仁那边就更不成问题,我们已经派人去请他,相信他很快就会过来与我们一起迎驾!”

只是事情总是出人意料,虽然姜曰广、黄人龙都想和平解决,但是半刻钟送来的却是建武侯王得仁的首级,几位大顺军出身的将领齐声告罪:“王得仁负隅顽抗,我等不得不痛下杀手!”

只是看到这些武将得意洋洋的样子,金声桓就知道王得仁多半是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甚至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过大顺军本来就是流贼,所以才有王体中杀白旺又被王得仁所杀,这几位大顺军将领之所以决定解决王得仁,自然是惦记上他这份奇功。

不解决王得仁,所有的功劳几乎都属于王得仁这位主将,他们的名字自然不会被承天皇帝记住,但是他们既然干掉了王得仁,那么皇帝陛下肯定记住他们的名字。

而原本由王得仁一人独占的功劳也属于他们,他们虽然不能一步封侯,但是把王得仁这个建武侯拆开就是好几位伯爵。

而金声桓也是倒吸一口冷气,他从来没想到过居然还能这么干,虽然姜曰广、黄人龙这些人把他这个主将卖了,但还是给他留了后路,以后他还是大明的昌国公,因此他立即改变了主意:“快快快,咱们赶紧出城迎驾!”

只要见过了承天皇帝陛下,他这个昌国公的位置就十拿九稳了,为了自保他甚至愿意把兵权交出来。

因此城外的迎驾场面自然是宾主皆欢一团和气,金声桓不但泪流满面还十分深情地让幕客写出当时的具体情形:“初八日,今上至南昌,将士皆愿归附,唯王得仁与其死党抗拒王化,声桓百般劝阻无效断然处置之,此为江省承应天命成败关键!”

而姜曰广则有《龙兴七事》:“其时昌国、建武皆受伪唐号令纠集亡命抗拒王师,幸今上德泽四海,曰广奉诏宣抚,昌城幸得光复!”

而黄人龙的看法又完全不一样:“昌城光复,此固陛下德泽,亦是人龙周旋之功。”

至于王得仁部将又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其时抗欲王师者非只昌国、建武等二三人,江省文武、缙绅皆受伪唐官爵,幸奉天皇后诏书已至江上,将士齐心用命,方有昌城义举。”

反正南昌城内的几股势力虽然改打承天旗号,但各有各的想法自行其是,甚至有人还想看刘永锡的笑话。

虽然说这位承天皇帝少年有为,但他今年最多也就是二十岁,在这个年龄上想整合南昌城内城外的诸多势力绝对是千难万难。

但事实证明这件事比想象中更为轻松,刘永锡并不准备整合如此繁杂的多方势力,而是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解决一切问题,而且在他的命令之下,几位首脑人物第一时间离开自己的老部队与地盘。

金声桓仍然是昌国公,而且刘永锡让他入京总领将军府。

只是将军府这个承天朝新设的衙门虽然有着很高的地位,但实际上却是为刘永锡安置旁系将领的机关,象嘉兴总兵陈梧这样的旁系将领都安排在将军府。

但是金声桓对于自己能保全身家与昌国公的爵位已经心满意足,何况总领将军府虽然是属于虚位,但在承天朝仍然是诸位阁臣、尚书相提并论的位置,有资格参加御前会议,所以他表示服从安排。

至于姜曰广则是直接入阁成了承武朝的大学士,只是现在湖广军务繁忙,所以他随军从征离开江西,而包括黄人龙在内的其余几位首脑人物也各有安排。

只有大顺军残部由于已经解决王得仁这员主将所以不需要这么麻烦,刘永锡让这支大顺军残部直接随军从征与荆州的忠贞营会合。

而在刘永锡善后的这段时间,江西全省各府州县都已经顺应形势改打承天旗号,加上路振飞坐镇福州同样完成了对福建全省的整合,承天朝的版图已经超过了昔日的南唐国。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