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意想不到的送行人(2 / 2)

进士之后,考了个庶吉士,进翰林两年后没外放,而是直接去了督察院。当初不是没机会外放,而是觉得外地太苦,不愿意离开京城繁华之地。

再看看对面的贾琏,十六岁中状元后,一战郧阳擒贼首,随后代理知府,治理一方,安定百姓,恢复生产,征集卓越。再战济宁,平定教逆,三战张家口,解除北方危机,挽救宣大。非要挑贾琏的毛病,无非就是所到之处,士绅豪强怨声载道。许霖其实很清楚,地方上的士绅豪强都是啥德性,作为一个官员,被士绅豪强嫉恨,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反而是荣耀。截至目前,贾琏也不过十九岁,再看看自己呢?

许霖还是个有廉耻感的人,一番对话后,许霖突然意识到,此前对贾琏的种种无端的恶感,毫无来由,根源是嫉妒所致。

一时间,许霖无言以对,羞意难当,以袖掩面,掉头就走。

此前所有的傲气,在这一刻都化作早春的风,越来越远。

说实话,许霖的表现令贾琏感到了意外,人果然是复杂的。同样是大家族的出身,看看近代就知道了,多少伟大的人物都是名门世家出身。同样还有更多的名门子弟,跟着去了对岸,在弹丸之地苟延残喘。

不能因为人的出身,就给一个人下结论。任何一个文明的诞生过程,都不会只有光彩夺目的一面,还有看不到的黑暗一面。

下意识的,贾琏对许霖的态度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至少不再鄙视他了。

尤其是看着这厮孤身踏上归途,而不是与他人结伴,报团取暖。

督察院因为方颂被殴打的事情,许霖被罢免,其他四人则被派往地方按察司,京官外放平调,等于被贬。

佥都御史方颂,养伤半个月就好了,回来后去吏部办手续,出任右都御史,连升三级。

随着方颂的上任,内阁也在议罪银子的条例上签字用印,确定针对官员的优待处罚条例。

看见这个新规时,贾琏真不知道该作何感想,总之就是很复杂。

贪官被发现,可以用钱买命,这是被发现的,没被发现的呢?

只能说,王朝中后期的任何变法,目的都是为了改善中央财政,而不是首先考虑底层民生。

朝廷有钱了,底层百姓造反了,军队有钱发军饷,镇压就是了。

任何朝代,首先被牺牲的,永远都是社会最底层。

看看这条由自己鼓捣出来的新规,真的能通过,贾琏再次深刻领会了【特权】一词。

人类社会永远没法避免特权的存在,想要让一个国家保持良性发展的状态,就必须保证向上的通道存在。

作为特权阶级的一员,贾琏有时候内心深处,暗暗的尴尬,然后甩甩头,忘掉。

我只能保证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善待底层。至于贾家的奴仆们,他们(她们)可没资格做社会底层。

这个国家的社会的底层,在广大的农村。城市里的小市民,但凡有一份三餐能保证的工作,都不够资格。

后来,农业税虽然免了,但是,资本来了。种子、化肥、农药,先过一遍,然后就是一家一户养几头猪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但凡能够规模化生产的领域,资本都不会放过。

整体来看,社会财富增速加快了,但是所谓的减低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底层只能出卖自身,打工挣钱。但凡有人敢说善待员工,就会被打上破坏环境的罪名。

资本家中有个别另类出现,官媒纷纷下场,群起而攻之。

吓的作者连夜去翻宪法,翻劳动法。

扯远了,言归正传。

承辉十一年,官场的春天来的有点晚。一场风波,被戏称为“倒春寒”。

督察院作为重灾区,再次进行整顿,换了一小半的官员。各省的按察司,也被要求自查,年内朝廷派巡按御史核查,真的发现问题,罪上加罪。

尽管官场案件不断,但总的基调没变,不是重大的罪名,不杀。

督察院的整顿还在进行中,山西的案子由龙禁尉负责调查,兵部也没闲着,岳齐推出了新的军制改革。

军队改革的初衷,打造一支能打仗的京营,注意,这里不含地方。

现阶段的改革,可以视作一次常识。

岳齐有丰富的从军经验,所以,针对京营现有问题,结合现有的成功经验(神机营),推出他的方案。

京营分三个部分,野战军,戍卫军,禁卫军。

野战军分为三个镇,原西山大营改为西山镇(第一镇),设统制一人,协统二人,下辖标、营、队、排、棚各级。

南苑镇、通州镇,为二三镇,每个镇兵力在一万五至一万八千人之间,装备照搬神机营。

军改参照物神机营属于戍卫军,经营序列为第四镇。

九门镇则为禁卫军,序列第五镇。

御马监,龙禁尉,不在京营之列。

军改后,左中右三军都督以及大都督,都作为临时差遣,不再是常设职务。

此方案一出,京城勋贵震动,纷纷上书表达不满。

(本章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