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烜给大哥介绍完了防护服,又给他看了配合火帽改造过的火枪。
直接使用火帽击发的滑膛枪和线膛枪,以及在太子看来造型有些奇怪的转轮手枪。
但毫无疑问都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太子也是拿到了实物之后,才意识到火帽击发枪相比传统火枪的最大优点。
火帽击发枪,终于不需要再点火了。
火绳枪、火门枪当然都是要点火的,燧发枪是用燧石击打出火星点火。
所以枪膛的最后位置,要留下一个给“火”经过通道,都要有一定的缝隙,而且不能完全卡死。
而火帽就可以完全机械卡死。
击锤敲击火帽背后,火帽引燃前方的火药。
火枪效率不但不再受天气影响,还再次提高了枪膛密封。
也正是这种特定,才催生出了真正的连发枪,也就是早期转轮火枪。
进一步催生出了现代栓动步枪的始祖,德莱塞击针枪。
太子得知转轮手枪可以连续击发后,在惊讶的同时也立刻有了想法:
“这……应该非常适合骑兵,也非常适合当火枪手的副武器,在近距离冲突中也很有用。”
朱简烜轻轻点头:
“皇兄的设想应该不错,可以考虑后续怎么用,我就不管这些事情了。”
太子愣了一下,也把枪给放下了,环顾周围的东西,看到了墙边的一辆两轮小车。
太子似乎非常好奇的询问:
“这是什么车?这两个轮子前后布置,没有办法自行固定站立,是要用来表演的吗?”
朱简烜带着太子走过去介绍说:
“这个车子我管它叫自行车,可以自己一个人踩着前进的轻便小车。”
自行车在原有的历史上出现的非常早,在十八世纪末期就已经出现雏形了。
不过那些早期自行车非常简陋,与二十一世纪的典型自行车相差甚远。/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所以朱简烜没有“发明”苦味酸,而是直接花钱买到了早期的配方。
这些早期的苦味酸,其实可以看作是炼金术产物,制法非常的粗糙而且效率低下。
朱简烜用自己的化学知识优化了提炼工艺。
由于不是朱简烜自己的发明,而且现在名义上只是一种“染料”。
所以和朱简烜的其他的小发明和改进一样,就算是放在列表上给皇帝看到,皇帝也不会在意。
当然也没有必要专门给皇帝和太子介绍。
在朱简烜前世的历史上,苦味酸被发现之后,作为染料用了整整一百年。
直到1873年,才有人发现这东西竟然能爆炸,然后才逐步成了比较典型的军用炸药。
现在苦味酸也是被当做染料来开发的。
朱简烜的工匠们也都只是当做染料,当做是一种不怎么重要的工艺改进。
苦味酸的后继者,TNT也经历了相同的命运,作为染料在1861年被发明,直到1891年才发现能爆炸。
因为相对于传统火药而言,这些化学炸药实在是太“安全”了。
所以需要专门的底火来引爆。
于是朱简烜才安排工匠们专门攻关了雷酸汞。
在朱简烜前世的历史上,雷酸汞是在1799年合成出来的。
前世1840年代的大清国,接触了欧洲人的火帽之后,很快就有人完成了仿制。
可见其土法研制的难度并不大。
因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都还是作坊式的,特别是需要比较复杂加工方式的。
比如说各种枪械就都是工匠“手搓”出来的。
大部分手工业与农业时代相比,还没有拉开形态上的差距,只是规模更大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的设备,通常只要有足够多的经验足够丰富的工匠,基本都能照着手搓出来。
这个时代也还没有明显的工业化大生产和土法小作坊的区别。
或者说大部分都还是“土法小作坊”。
朱简烜的这个实验室,反而已经开始脱离小作坊的模式了。
已经有了非常现代化的管理和实验流程,因而效率和安全性都提高了。
朱简烜现在得到了雷酸汞和苦味酸,可以直接做出威力巨大的手雷和炸药包。
但是朱简烜没有直接去这么做,而是继续隐瞒苦味酸的爆炸特性,并准备作为染料大规模生产。
因为大明未来十几年都未必安稳,有可能会发生大规模动乱。
就算是没有爆发革命,未来连续数年的大规模自然灾害却是肯定的,朝廷应对不好就是天下大乱。
苦味酸手雷如果流行开来,乱世中的各方都掌握了的话,混战中的伤亡会空前巨大。
对于平民而言,混乱局势中的一方拥有压倒性的力量,迅速的战胜对手,减少损失,才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自己而言,这种苦味酸炸药可以帮助自己获得压倒性优势。
所以朱简烜在自己有足够的自主权之前,会尽可能的避免苦味酸的爆炸特性泄露。
在这之前,朱简烜会继续专门扑在研发上。
利用皇帝老爹提供的资金和工匠,利用近乎完美的科研条件,把可能有用的东西“发明”出来。
不参合皇室的纠纷,只关心自己在海外的王国。
关于组织机构、思想建设的方案,都暂时压在自己的背包底下。
自己现在只是个孩子,关心这些事情也没有意义,也不需要这么早去关心。
关键是在父亲和大哥眼皮底下,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刺眼。
朱简烜要等待一个获得自由的机会。
还得再熬几年。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