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幻境(Limbo)是一种介于生与死之间的状态。
它出现在人的思想内部,既是现实也是虚幻。
它的样子取决于进入那里的人,而有些迷离幻境经历也会涉及这个人的亲人或其他熟人。
哈利·波特:我们究竟是在哪儿呢?
阿不思·邓布利多:嘿,我正打算问你呢,你说我们是在哪儿?
哈利·波特:看样子,像是国王十字车站,可是要干净和空旷许多,而且我看不见火车。
——哈利·波特发现自己在迷离幻境。
历史
1998年5月2日,哈利·波特为了保护他的朋友和所爱的人,同时摧毁藏在自己身体里面的伏地魔的一片灵魂,哈利主动面对伏地魔。
然而他和伏地魔都没有预料到的是,因伏地魔在1995年选用哈利的血重塑身体,所以他无意间让莉莉·波特对哈利的魔法保护同时也存在于他自己的体内。
也就是说他把哈利的生命和自己的连在了一起。
哈利醒来后发现自己浑身□□地躺在云雾般的蒸气中。
他环顾四周,希望自己穿着衣服。这个念头刚在脑海里成形,不远处就出现了一件干净、柔软的长袍。
他穿上衣服以后,雾气开始慢慢地具象成了国王十字车站的模样。
哈利看到一个矮小、呜咽的孩子一样的东西躺在地上,这让他感到既怜悯又厌恶。
他还看到了他已故的导师—阿不思·邓布利多,他们两个人进行了一次长谈。
邓布利多回答了哈利提出的许多问题,并且告诉他他并没有死。
哈利重新拥有了一个完整且属于自己的灵魂,他可以选择回到现实最终阻止伏地魔,或者登上一列火车“往前”。
哈利选择回去。当他在大礼堂中再次面对伏地魔时,哈利警告他:自己已经预先看到了里德尔死后等待他的命运,除非他肯试着做一些忏悔来修补自己破碎的灵魂。
伏地魔不但忽视了这种命运,同时也忽视了拥有一片完整灵魂的重要性。
他仍然傲慢地相信自己不会死,无视了哈利的警告并发动了进攻。
魂器已经被全部摧毁,伏地魔的杀戮咒被反弹,并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破碎且千疮百孔的灵魂最终只能以一种发育不良的形态存在于哈利看到的国王十字车站,既不能“往前”也不能“返回”成为幽灵。
他也不再有机会重新修复自己,也不能接受任何人任何形式的帮助。
词源
在但丁《神曲》的地狱篇中,“limbo”是地狱的第一圈。
那些不信奉犹太教和基督教上帝的好人在此居住。
“Limbo”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Limbus”,意为“边缘、边界”。
所以拉丁文中的“inlimbo”的意思就是“遗忘或忽视的状况”。
这个词与麻瓜跳舞游戏中的limbo完全无关,那个词是从西印度词根变化而来的(等同于“limber”)。
幕后
在简体中文版《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并没有给这个地点确定专属名词,而在繁体中文版《“混血王子”》中则给出了“迷离幻境”这个译名。/apk/
不清楚是不是所有死去的灵魂在向前之前都会经过迷离幻境,还是只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因为哈利的生命和伏地魔的捆绑在了一起,所以才会来到迷离幻境。
在1994-1995学年的三强争霸赛第三个项目中,迷失雾曾作为一道障碍。
当蒙太被困在坏了的消失柜里面时,他觉得自己就像在迷离幻境。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指这个地方,而更像是被卡在霍格沃茨城堡和博金-博克商店之间,不能进入任何一个。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哈利在迷离幻境中醒来时本身就直接穿着衣服(也是不一样的衣服,不是长袍,而是他在禁林里面穿的那件),并不是像书中说的一样□□着身体。
这可能是出于审查制度的考虑。
不清楚伏地魔灵魂千疮百孔的形态是所有魂器创造者死后的下场(比如卑鄙的海尔波),还是只针对伏地魔的这种情况,因为他的罪行更深,制造的魂器更多。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伏地魔的灵魂在迷离幻境中的形态酷似电影《火焰杯》中伏地魔复活前的基本体形态。
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巧合,还是电影制作人有意为之。
不过按照第四和第七本小说中的描述,两者确实很像。
看到幽灵保持着他们原来作为巫师时死去时的样子,很有可能伏地魔的灵魂也正是他基本体形态的一种反应。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