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宽姐还是很看好李暮的才华。
这人是个妖孽!
之前,李暮也提出过招揽,但是她没有同意。
毕竟来了香港以后,心思也就淡了。
没有再去外面闯的意思。
现在却是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
李暮这边却是看着宽姐,等待着她的答复。
宽姐也是考虑得失,最后又看了眼李暮。
这送上门的机会,哪能不要!
刚开始少赚一点也是好的,毕竟是第一次。
但是做好了,以后少不了合作的机会。
宽姐看向李暮,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那姐就接了这事情,在香港的宣传就交给我吧!”
李暮看向宽姐。
“多谢!”
李暮不会单枪匹马的自己单干,当然是拉上宽姐一起干。
这样子捆绑住利益,相信宽姐以后也会尽力。
如果合适,以后的模式也算是摸索出来。
直接找本地的公司合作,让出一部分利益,大家一起赚钱。
毕竟李暮的电影不仅限于华国,以后各个国家,如果可以搭建好渠道,这是最好不过。
制片和宣发,李暮都要一点点的掌握在手上。
当然不是一把抓,而是搭上这个人脉!
就像是当初的邵氏兄弟一般,拿下东南亚的关系网。
毕竟属于亚洲,文化体系属于一个体系下,就容易接受相同的价值观。
这些都需要人脉!
所以说电影比电视剧复杂多了,尤其是这个时代。
人脉更是重中之重,还不是那个资本大量介入的时代,可以用钱砸出一道阳光大道来!
之前的两家香港做的比较好的就是邵氏兄弟和“电懋”两家公司,那时候已经可以宣发到东南亚。
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亚洲四小龙的原因。
后来就慢慢的落寞,从而转战内地。
随后,李暮和宽姐开始忙碌电影发行的事情事情。
毕竟离电影的在香港的宣发只有十二天。
而二月十二号就过年,也就是只有八九天的时间在香港,就要回去忙内陆的电影发行。
二月十六号,再返回香港,弄一个首映礼。
现在想起来,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第二天,李暮却是直接约了嘉禾的人。
此时的嘉禾还没有被上海橙天收购。
只是也逐渐没落。
2000年,内地市场开放,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拍片,此时的邹文怀却因年事已高无法再战。/apk/
只是在业界的口碑,嘉禾还是不错的。
李暮看向年老的邹文怀。
心中也是惊讶,没想到这位老爷子却是亲自见他
其实,也是邹文怀不甘心。
终究是老了。
只是虽然是老了,但是眼光却是丝毫不差。
当年,嘉禾就是先邵氏兄弟一筹,签下了李晓龙,可惜英年早逝。
随后,又是先一步签下了程龙和洪今宝。
只是没抓住进入内地的机会。
此时,他却是听说了这个内地来的导演。
也许,这就是可以再次续命的机会。
邹文怀看向李暮,眼神中带着审视。
毕竟他已经决定破釜沉舟!
最后一试!
看看可不可以拿到最后一张进入内地的门票!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