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章 一键转发(1 / 1)

仰望星空:清朝皇帝知道他们走的是大明门吗?

骄傲的猪猪:奉天地祖宗之命,从大明门抬进来的清朝皇帝皇后,哈哈!

孟婆来碗豆浆:该花花,该省省。

清朝百姓君臣一起看向大清门的方向,谁知道它背后是大明门呢。

康熙:“劳师动众不宜,就这样吧!”

一些文人暗戳戳想,你不许我写明,我写大清门总行了吧!

糊糊:“清朝灯下黑的‘大明’不止大明门,还有大明湖。

北魏郦道元叫它历水陂,北宋曾巩管它叫西湖、北湖,到了金代,名字终于定下来,大明湖。

明朝不曾对这个与国号同名的湖泊另眼相待,反倒在清朝名声大作。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这个梗大家应该都听过。

反正清王朝没琢磨过给大明湖改名,就这么沿用下来了。”

吃不饱的大可爱:小时候竟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云与海:没想到大明湖也曾是西湖。

糊糊:“文字狱爱好者章总,上任第一桩案件,就是以曾经恶语中伤先帝为由把曾静、张熙二人杀了,并在全国范围内禁绝《大义觉迷录》。

他是真的看不上这本书!

但后来有一件事,差点把乾隆逼得破防写《大义觉迷录2.0》。

乾隆十六年七月,乾隆皇帝刚刚从南巡的行程中返回京城时,收到了一份来自云南总督的密奏。

民间流传着一本署名为孙嘉淦的奏疏,其中内容涉及对皇帝的诽谤之词。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包括五大不解和十大过失。

奏稿的确切内容如今不可考,因为乾隆‘洗’稿洗得彻底,下令在全国进行搜查,并对搜查出来的奏稿进行销毁。

但通过大臣们上奏的相关奏稿、涉案人员的证词、相关犯人的供词,以及《清实录》《清史稿》等相关记载的联接和整合,可以大致还原出奏疏的内容。

第一,反对皇帝的南巡行为,认为南巡劳民伤财,增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负担。

不少地方官员借南巡之名巧立名目、大肆敛财,并大兴土木修建园林以讨好皇帝,给沿途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第二,对乾隆在金川战役上冤杀将领,不理会其辩解而痛下杀手的行为的痛斥。

第三,以曾静案为由,控诉乾隆对文人的迫害。

第四,在孝贤皇后丧葬问题上的过度铺张浪费,极尽奢侈之能事。”

十万伏特:大部分都说的有道理。

乾隆怒喝,“哪来的道理!”纯属污蔑。

糊糊:“孙嘉淦究竟是何许人也呢?他历经康、雍、乾三朝,是一位正直忠诚的谏臣。

最初乾隆帝并未将这封奏稿放在心上。

因为乾隆帝深知孙嘉淦的品性,相信他不会在背后诋毁,有话都当面说。其次乾隆以仁君自居,效仿其祖父的宽仁之道。

但当乾隆仔细阅读奏疏内容时,直接破大防,任哪个皇帝来,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指责。

于是乾隆迅速下令调查奏疏的真实情况,并封锁了奏书的传播,以防止更多人知晓。

不久之后,有山东官员上奏称,他们四月份就已经看到了这封奏书。

此言一出,乾隆帝感到十分荒谬,四月份有人骂我,你们七月份才说

而且这封奏书原是云南上奏,如今却传到遥远的山东,一南一北,不对劲啊。

乾隆立刻派遣兆惠前往山东查探此事的具体情况。

这时候兆惠还是文官,因为和乾隆沾亲带故,也算一个心腹。

《清史》难产,和兆惠有一部分关系。

因为有些问题实在不好说。

比如准噶尔怎么从一个民族、政权变成一个盆地的名字。”

雍正反应过来,“乌雅·兆惠莫非是将才?”

糊糊:“兆惠深入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内地十七省甚至云南土司地界内,伪奏稿抄本如瘟疫般蔓延。

许多官员不仅私自阅读,还藏匿、传播这些稿件。

这些书稿在官方驿站的庇护下,混入各省的公文之中,你传我,我传你,全国人民一起看皇帝的乐子。

这种乐子上一次出现,还是在雍正时期,逼得皇帝亲自下场写书对骂!

乾隆没想到自己宽仁这么多年,还是造谣造到自己身上。

虽然骂他的那些话,基本算不上造谣,因为大多数都属实。

但问题是,属实你也不能说呀!

乾隆到底是砍了曾静的人,处理方式和雍正截然不同。

未能及时上报的官员以渎职罪撤职;而对于那些私下阅读、传抄的官员,更是毫不留情地予以凌迟处死。

乾隆皇帝始终坚信孙嘉淦的清白,坚信这封奏章并非出自他之手。

但在乾隆的怒火下,伪稿案很快失控了。

审案过程中,各种屈打成招、徇私舞弊的现象层出不穷,涉案人员一度达到千人。

有趣的是,大动干戈之下,伪奏稿的作者一直没找到。

除了孙嘉淦,谁都有可能。

面对即将失控的局面,乾隆不得不匆匆结案,将几名小文官作为替罪羊。

孙嘉淦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这次事件也让他心有余悸,再也不敢轻易上疏言事。

昔日敢于直言不讳的官员,最终因郁郁寡欢而离世。”

独自飞翔:后头乾隆就理解他爹了。

我爱花花:笑死,大臣另拉了一个群,到处转发皇帝黑料。

百忍成金:你们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如果是假的,乾隆徽徽一笑,然后放到科举题目中让读书人辩驳。但就是真的不能再真,所以直接破防了。

银河系系花:天下人都在蛐蛐乾隆,就他本人不知道。

刘彻:“难道不是因为官员联合起来,欺瞒皇帝?”

皇帝被骂的时候多了去,管它真还是假,关键是官员在其中的表现。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