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搞座谈会或者研讨会,通常都是由杂志社、出版社或是当地文协组织。
马烽是全国文协的领导,按理说这种事怎么着也轮不到他操心的,但《舌尖上的中国》的情况太特殊了。
一部以讲述中国饮食文化为主旨的文学作品,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几个月前国内媒体蜂拥报道这件事,让文协方面觉得惊喜的同时,也深感平时工作的疏忽,《舌尖上的中国》火爆美国文学界这样的大事他们竟然是通过媒体知道的。
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文版即将在国内出版,文协怎么着也应该彰显一下存在感,毕竟这可是在国外为传播中国文化立下赫赫战功的作品。
林朝阳才刚请马烽帮了忙,这会儿马烽开口谈座谈会的事,他自然没办法拒绝,顺口答应了下来。
“好好好,你哪天有时间?”
“尽量早点就行。”
“好,这件事我来安排,你等我电话。”
撂了电话,林朝阳对于华说:“耐心等一阵吧,过段时间文协那边应该会联系你。”
“谢谢朝阳老师!”于华忙不迭的感谢。
“客套话就别说了。”
林朝阳岔开了感谢的话,态度轻松随意的跟于华、祝伟聊了一阵,才得知祝伟马上要离开《人民文学》。
祝伟是跟陶玉书前后脚进《人民文学》的,一晃也干了七八年了,之前负责小说组的工作,可以说是《人民文学》的中流砥柱。
“要走?去哪?”
“三联书店。”
林朝阳问:“干的好好的,怎么要走?”
祝伟苦笑,“这种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他没多说,但林朝阳不难猜测。
在《人民文学》这个级别和影响力的刊物当中,文学是要服从于政治的,而且杂志社人员众多,难免有论资排辈的现象。
祝伟年近四旬,已经负责了几年小说组的工作,在一些老同志看来,这其实已经是很快的发展速度了,但祝伟肯定不这样看。
“感觉这些年真是荒废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我有时候真是羡慕当年玉书的果断!”
谈起工作的变动,祝伟神色间满是唏嘘,显然是这两年受挫不轻。
林朝阳宽慰了他两句,问:“去了三联书店还干编辑?”
“嗯,三联想创办一份古典音乐刊物,让我过去负责。”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这样也好。”
祝伟点了点头,可脸上却难掩苦涩。
如果不是凤尾不好当,谁愿意去当鸡头呢?
“你那刊物具体都登些什么内容?”林朝阳见他心有郁结,便转移了话题。
果然,谈到将要负责的新刊物,祝伟面上的苦大仇深轻松了下来。
“杂志名暂定叫《爱乐》,规划内容以介绍世界各国古典音乐和音乐家为主,汇集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的最新唱片信息。
给读者们提供最权威的新唱片品评推荐,帮助读者入门古典音乐,争取做成一部丰富的古典音乐百科全书。”
祝伟他热爱古典音乐,到三联书店负责的第一份工作就跟兴趣相关,让他很兴奋。
他跟于华关系好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两人都算是古典音乐爱好者。
见祝伟谈到新工作意气风发,林朝阳觉得他这个选择确实是正确的。
“不错不错,国内这种杂志少见。玉书前段时间收购了家唱片公司,回头我让人跟你聊聊,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
祝伟闻言咋舌。
“收购唱片公司”,好小众的词汇。
林朝阳又说:“你升任主编,我也没什么表示的,送你一套好音响吧。”
“那怎么好意思。”祝伟连忙摆手。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也算是帮你加强一下业务。你马上就是古典音乐刊物的主编了,好马配好鞍,没有一套像样的音响可不行。”
林朝阳的话让祝伟内心蠢蠢欲动,尽管知道无功受禄不太好,但他还是有些禁不住诱惑。
古典音乐是个烧钱的爱好,有时候光是一套好音响就足以让人倾家荡产。
祝伟听了十多年古典音乐,家里那套音响还是他七拼八凑回来的,美国的音箱、英国的功放、飞利浦的CD机。
从最早的磁带录音机听到CD机,祝伟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上档次的音响设备。
林朝阳是朋友圈子里有名的富豪,他口中的“好音响”肯定差不了。
“不合适,不合适!”
祝伟强克制着内心的贪婪,他知道林朝阳出手起码也是五位数,尽管双方关系不错,但他也不能这么干。
看着祝伟拒绝的如此坚决,林朝阳心里大概能猜到祝伟的想法,于是他换了个办法。
“那这样吧。西院那套音响也旧了,正好我要换套新的,你就笑纳了吧。”
小六部口胡同西院有不少电子产品,都是杜峰送来的,他知道林朝阳好客,还因此在国内作家圈内赢得了不小的声望。
林朝阳家里又什么都不缺,所以杜峰时不时的就会让人往西院送些东西。
最早送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录像带,后来冰箱、音响、CD碟、家具……日常用的家具和家电几乎送了个遍。
祝伟哪里不明白林朝阳的好意,但林朝阳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没必要再矫情。
“好,谢了!”
一旁的于华对祝伟的待遇眼馋不已,西院那套音响,音箱是宝华韦健的、功放机是天龙的,用来听交响乐,那可是爽到头发丝都会飞起。
最关键的是价值不菲,四年前那套音响被搬进西院时,于华和祝伟他们几个爱好古典乐的就跟北新桥的音响店打听过这套设备,得一万多。
那时候人均工资还没过百呢,一万元的音响设备,是个什么概念?
于华几人当时都快馋哭了,就跟现在的于华一样。
他没想到自己过来求林朝阳帮忙调动一下工作,获利最大的竟然是祝伟。
来的时候于华手里提着东西,走的时候于华还是提着东西,不过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他手中的宝华韦健6063S市价8000元,哪怕是用了几年,但两三千元肯定是值的。
一想到这么好的音响归了祝伟,于华心里就十分不平衡。
“见者有份!”他突然冒出一句。
“什么?”
“我说见者有份!”于华的眼神朝手中的音响示意了一下。
祝伟不乐意道:“这是朝阳送我的。”
“要不是今天陪我来,你能有这好事?”
祝伟气愤道:“亏你说的出口,我今天是为了谁来的?狗咬吕洞宾是吧?”
“我有什么说不出口的,有因就有果,跟我来是因,你得了音响是果。
这果,有我的一半!”
说着话,于华把手里的音响紧了紧。
“你真好意思……”祝伟无奈,想了想说道:“行吧,一人一半。可这音响是成套的,总不能分开吧?”
于华刚才光想着“见者有份”,忘了实际情况。
“那咱们轮着听。”
“可以。你现在在燕京连个家都没有,这样,你先帮我搬家去,等以后你有家了,咱们轮着听。”
“好。”
工作还没办到燕京呢,音响先有了,于华欣然同意祝伟的建议,吭哧哼哧的帮着祝伟将音响搬回了家。
大年初三,陶杜两家人聚会,场面热闹非凡。
舅妈祁红英和陶母杜若慧聚在一起唉声叹气,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主要集中在杜峰和陶玉墨这两个家里的“老大难”。
都三十多岁的人了,也不结婚,整天嘻嘻哈哈没个正形,赚再多钱有什么用,给谁花?
被两位老母亲联袂吐槽,杜峰和陶玉墨没有丝毫觉悟,跟家里的小辈儿们打打闹闹,跟二十多岁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杜峰的体重,给吃了猪饲料一样。
“你可减减肥吧!”
“统一战线”才组成没多长时间,陶玉墨就嫌弃上了杜峰。
“你不懂,我这肚子人家一看就是大老板。”
陶玉墨撇撇嘴,朝陶玉书喊道:“姐,杜峰他骂你是猪八戒!”
“嘿!”杜峰连忙去堵她的嘴,“姐,你可别听她瞎说!”
这几年杜峰做生意发了大财,身家上亿,平时膨胀的厉害,唯独不敢在陶玉书面前得瑟。
同样是做生意,陶玉书的身家是他的几十倍,他现在拿陶玉书当偶像。
除了财富量级上的对比让杜峰不敢翘尾巴,他对陶玉书的能力更加佩服。
只有生意做大了之后,才知道管理是门技术活。
亚欧服装城做大之后,他几乎完全放弃了原本的那些小生意,不是看不上那些小钱,实在是没那个精力。
尤其是去年他投入了巨大财力和心力创建的女装品牌“红秀”,效果却不理想,更让他意识到陶玉书的强悍之处。
跟几个小的玩闹了一阵,杜峰和陶玉书聊起了生意经。
除了谈论时下最热门的老人家南下的话题,杜峰又跟陶玉书请教起了公司上市的事。
沪交所、深交所这两年陆续成立,国内的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开始活跃起来。
陶玉书在港股手握三家上市公司,让杜峰十分羡慕。
对他的执念,陶玉书不太理解,“你现在又不缺资金,上市实在没必要,不如想着怎么好好经营业务。”
“谁也不会嫌钱多啊,多融点资有什么不好的?再说了,我要是成了‘上市公司老总’,说出去多威风啊!”
杜峰的话让陶玉书哭笑不得,“就为了威风?”
“也不全是,我这不也是为了公司谋发展嘛。”杜峰一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立马改口。
陶玉书懒得再搭理他,去跟别人聊天,杜峰只能讪讪的来到林朝阳身边。
“你小女朋友呢?”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林朝阳暴击,眼神连忙朝父亲处瞥了一眼,压低了声音央求道:“姐夫,你小点声!”
林朝阳调侃道:“你杜大老板还有怕的人?”
“我不是怕他,是怕把他气出个好歹。”
“这么说,分手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