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王爷,粮食所剩不多,最多只能坚持七八日,若是再追下去的话……”
刘谨站在李想身边,一脸担忧,他本以为能在这里得到一些补给,没想到伏允竟然比先锋营更早赶到,坚壁清野,一路向西进发。
李想说道:“所有人立刻出发,前往南方。”
“王爷,我们要去南方吗?”
苏仿一怔,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听。
“是啊,南方是前隋河源郡,那里是吐谷浑富庶之地,气候并不算太恶劣,我们扫荡一个月,不仅可以让大家适应高原气候,补充物资,更重要的是,可以消灭吐谷浑的有生力量。”
“到时候,就算是我们不去追杀伏允,等伏允回来之后,草原上一个牧民都没有,他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李想想起了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对付吐谷浑,绝对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何况原本的计划,就是扫荡吐谷浑部落,逼他出兵。
只是没想到,伏允竟然这么快就跑了,他根本就没有听到其他部落被灭的消息。
失策啊!
不过,还好,现在调整战略还来得及,只是不知道到时李靖与侯君集两路大军汇合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走了,会不会有什么意见?
他带来的先锋营,看起来已经快要变成独立营了。
“再往西就很难了,太冒险了,要是撤吧,又太可惜了。王爷,南下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
苏仿想了想,也觉得李想说的有道理。
前锋营的人都有马匹,又没有太多的物资,所以行军的速度很快。
……
这个时候,吐谷浑的地理位置依然很重要。
南有益州,东有金州,东北有定襄,西北有丝绸之路重镇。
大唐很难完全控制吐谷浑,但是如果只是控制住西海附近,以及吐谷浑的几处要地,那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李想带着先锋营一路向南,不到两天时间,他们又遇到了一些小部落。
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李想多说什么了,大军过处,所有人都死光了。
经过一天的休整,他们继续向南进发。
这些党项人至今仍向吐谷浑效忠,势力相对较弱。
不过,谁让他跟错了主人呢?
在伤亡近百人后,先锋营将党项部数千人全部歼灭。
接下来的几天,李想带领着先锋营,在吐谷浑的南边绕了一圈,将沿途的部落全部扫荡一空。
甚至连一丝反抗之力都没有。
一直到前隋威定县,靠近天柱王封地的一个小镇,遇到李靖的斥候,前锋营才第一次与大队人马会合。
“拜见大总管!”
唐军的斥候,除了打探吐谷浑的行踪之外,还有一个额外的任务,那就是打探前锋营的行踪。
既然遇到了李靖派来的斥候,李想自然要第一时间去拜见自己的顶头上司。
“哈哈,燕王真是威风凛凛,陛下命你当先锋,你却非要去做马匪。”
李想这两个月来的所作所为,李靖基本都知道了。
说实话,他对这种方法并不是很赞同。
“大总管,吐谷浑已经不止一次的入侵我大唐,如果不趁此机会斩草除根,谁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对大唐造成更大的破坏?”
“吐谷浑附近,也就定襄、金州附近有点价值,但是周围和西边,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就算给了大唐,也不可能完全控制住。”
李靖这话说的很实在。
“大总管,既然吐谷浑可以控制,为什么我们大唐不行?难道大总管觉得,大唐还不如吐谷浑吗?”
李靖额头挂满黑线。
“伏允现在是往西边去了,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是要去且末,末将请求带着先锋营去追杀伏允。”
就连李想自己,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所以,他也能猜到李靖的难处。
“而且,我距离此地,尚有千里之遥,纵然一路无事,也需要半月时间,而且,越是向西,将士们越是不习惯。”
“吐谷浑已经是强弩之末,只有伏允手中还有几支还算可以用的兵马,灭之,可以保大唐十年无忧,大总管若是不愿意,末将可以理解,但末将请求,让先锋营继续追击。”
“大总管,末将同意继续追下去。”
李道宗帮着李想说道。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还请大总管三思啊!”
李靖喃喃自语,突然双眼一亮,道:“好一个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既然你都不惧,那么,我又有何惧?传我命令,所有不舒服的人都留在这里,其他人带上干粮,明天一早出发。”
李世民这一次出征吐谷浑,一共出动了十万大军,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并没有追上大军,而是分散在了吐谷浑的地盘上,李靖手中能够动用的兵马,也不过五六万左右。
不过,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去追杀伏允,而且,很多人都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所以,第二天能出动的兵力恐怕只有三四万左右。
李想一马当先,带着先锋营的三千人,继续向西进发。
贞观九年,三月末,雪已化,露出一片青青绿草。不过,这也极大的缓解了粮草短缺的问题。
接下来,就看谁能坚持得更久了。
一旦大唐攻下且末城,伏允就算不想与唐军决战,也没有任何选择。
且末是吐谷浑的最西端,根据后世的地图,现在已经属于新疆。
就算是吐谷浑,想要把一支庞大的军队运过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
更何况是唐军。
李想策马而行,走在最前面。
在高原上赶路,不可能整天骑马,不管是人还是马,都承受不住这种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所以,整个先锋营,基本就是一步一步,带着马西行。
李靖大军紧跟其后,不过数十里之遥。
唐军不好过,伏允的日子也不好过。
“父王,要不我们投降吧,现在唐军已经压得很紧了,等他们赶到且末城,一切都晚了。”
伏允的长子,大宁王慕容顺,乃是伏允与隋朝宗女光化公主之子,曾长期生活在大隋,对中原的势力有着更准确的认知。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