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里那时候已经分了家,爷奶还算公平,分了不少物件,棉被棉衣不说新做的,旧的也分了不少。
家里又是村里的大姓,特别穷的人家几乎是没有的,我爹娘又是老实肯干人,分家之后也攒了不少家底。
娘手巧,会缝好看的荷包,年节的时候,总有些小孩嫌弃自己娘做的荷包不好看,带着材料上我家求我娘给做,一个也不过收两三分钱的手工费,很多小孩的零花钱都够。
因着这个活计,我娘逢年过节的便能攒下不少钱来,我们家日子也算好过。
晒完了散棉花,我娘又用旧衣裳的布拆了重新缝制,把棉花缝进去压好,有多的又给做了床薄被子。
做好之后,我娘叮嘱我爹:“现在还不是那么冷,别一次性带过去,容易暴露,你每次送小云过去的时候,一点一点的带,这衣服跟棉被我都做旧了,跟别人家那些老旧的用了许多年的没什么区别,让小云的两个师傅放心用。”
是的,爷爷和奶奶收了我做徒弟,我脚还没好的时候就跟着他们学东西了。
只可惜我天资愚钝,爷爷的医术我是一窍不通,该背的东西今天背了明天就忘,该认的穴位,认完多少次都还是认错。
爷爷说我没啥学医天赋,认得些草药就算了,以后上山遇到事了也算有个保命的本事。
我这人认命也不认命,爷爷都这么说了,我就也没有勉强,平日里只跟他学着认一些草药,其他时间都跟奶奶学针线上的功夫。
或许是遗传了我娘的一双巧手,我跟奶奶学的很快,几天时间就能像模像样地绣一些简单的东西了。
但是爷爷还是不太满意,他说跟奶奶以前的徒弟比起来,天资还是差了一些。
他就说过一次,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奶奶对爷爷冷了脸,让他以后别提“那个畜生”。
爷爷只能讪讪的不说话。
从那以后我学的更加用功,白天的时间全被我拿来练习刺绣的功夫了。
弟弟的裤子破了,我娘要给他打补丁,我给拦下了,在破了洞的地方给他绣了一只灰兔子,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破了洞。
他乐得出去跟小伙伴炫耀了一圈。
果然把他的小伙伴们引诱得流口水,直接就跟着他来我们家玩,问我娘缝个图案多少钱。
我娘说那个费功夫,跟做小荷包不一样,暂时不做。
这下好了,那些小孩回去一个个闹得鸡飞狗跳的,这个要小兔子,那个要小老虎,还有要野猪,要大熊的。
有些家里手头宽些的,爹娘直接就找上门来了,问我娘多少钱才肯做?
我娘有些为难,推脱说,缝的那个小动物是最近才弄出来的,还不熟练,等回头熟练了再说。
把那些孩子的爹娘都送走了之后,我娘就来问我的主意。
我一门心思想着传承手艺,哪里想过赚钱这回事?我也想帮家里赚点钱,但是想着奶奶好像挺清高的,就说等去问问老师的意见再说。
老师这个词我以前是从来没有喊过的,因为我没有上过学,村里以前是有学堂的,我家里人却总觉得上学浪费钱,不单单是我哥哥弟弟们也没有一个去过学堂。
偶尔听那些去上学的孩子说,上学就跟坐班房一样,我们就更庆幸自己不用上学了。
所以“老师”这个词,我还真就是第一次喊。
晚上我去问了老师的意见,老师没有跟我说行或者不行,而是随手画了几张小动物的花样子给我。
“自己填色,填好了就慢慢按我教你的法子试着去绣,等你绣完拿给我看看,我觉得可以了,你再自己接活。”
她似乎并不反对我接活,又说:“接活也好,可以让你尽快熟悉这种绣法,等熟悉了之后,我再教你另一种绣法,你的手太粗糙了,等以后有条件了,养养回来吧。”
我点头说好。
只是村里这个条件,怎么才能把手养的更白嫩一些呢?
这个问题暂时应该没有办法很好的去解决,我便抛到了一边,只是在日常干活的时候,我还是尽量注意不去弄伤我的手。
我娘知道了之后,还特意给我买了一盒蚌壳油,我一点都舍不得擦脸,全用来擦手了。
就连一些比较伤手的活儿他们也不让我干了,我爹娘没什么大本事,大概就是活的比普通人更通透一些。
他们说,大队长说的话那准是没有错的,咱们闺女是去传承手艺的,可不能让这手艺就这么断掉了,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发扬出去的。
我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只是之后那么多年里,我结了婚,嫁了人,生了孩子,才知道所谓的传承手艺是有多么的艰难。
这些都是后话。
我跟着老师学了几年的手艺,老师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爷爷经常摘些草药给他吃,还拜托大队长寻来了一副银针,经常给老师做针灸。
可已经于事无补了,老师的身子早些年亏空的厉害,爷爷说,要不是这几年我们家经常照顾他们,可能我老师也熬不到现在。
虽然他这么说,我还是很伤心,老师到底没有捱过那年的冬天,她走的时候,队里只用草席裹了,扔去了山上。
我去问大队长伯伯,他不是说我老师是好人吗?为什么不能给她体体面面的葬了呢?
大队长伯伯很是为难,一个劲儿的叹气,还是他当兵回来的儿子看不下去了,直接带着我就去了山上,给老师立了一座坟。
他说,以后等他当了大队长,他一定不跟他爹那样,他会认认真真的为队里的人做事。
我觉得他特别厉害,要不是他那个时候已经有对象了,我肯定会很喜欢这个男人的。
我老师走了之后没多久,我有一次去给我爹娘送饭的时候崴了脚,是裴青柏把我从沟里捞了起来,还送我去赤脚大夫那里看了一下脚。
年纪轻轻的我,只觉得被他抱在怀里的时候面红耳赤的,我想那应该就是喜欢吧。
没过多久,裴青柏家里就托人上门来说媒了。
我们两家都是村里的大姓,又都是从小在一个村长大的,知根知底,我爹娘几乎没有过多打听,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毕竟他爹是村里出了名的厚道人。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