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签合同干生意(2 / 2)

唯利是图 努努克鲁鲁 3290 字 2个月前

庞师傅坐下,沏上一杯茶,笑了笑:“你可没有班门弄斧哦,小小年纪就有作品入选人民大会堂,我们是望尘莫及喽。”

“我说两位大师,你们就别互吹了,咱还是说正事吧。”牛建设是个急脾气,喝着茶,有些急不可待了。

“哈哈,说正事。”庞师傅笑了笑。

牛建设从提包里掏出几张图纸,给他们看了下,是用铅笔手绘的薄胎玉碗和荷花金丝台。上面标注着详细的尺寸,以及不同角度的展示。

“阳子,我这次本来是去找你的,中途路过玉器厂,顺便来问问庞师傅,玉器厂能不能帮忙加工这些东西,到时候我负责出售,肯定可以大卖!”

庞师傅拿着纸头左右看了看,眼神流露一抹震惊,随后啧啧摇头,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实物的图纸,不禁有些惊诧。

“0.5毫米的碗壁薄度,当今玉雕界恐怕没有人能做出来吧,还有这玉石嵌丝工艺,我最多能模仿型,做不出这么传神了。”

庞师傅放下纸张,下意识看向苏阳,这简直是玉雕界的天才。

“庞师傅,其实也不用那么像,0.5毫米就算了,反正大差不差就行,还有那金丝荷花台,嵌丝打浅一些,后期用打磨机抛光,形似就行了。”

庞师傅点点头,“这样其实也不是不行,但就是模仿型也需要下不少功夫,这玉器厂的几十位师傅,能做的恐怕只有十个不到。”

“够了!”牛建设咧嘴一笑:“咱们一个月出个二十件,一件卖两千,到时候也是四万块的收入,除去人工料子的成本,能赚三万,到时候咱们平分咋样?”

苏阳听到这话,也是没想到玉雕的利润居然这么高。

像卡布提的门店里,一件作品差不多要在店里陈设半年的时间才能出手,时间成本比较大,但是像这种有热度的作品,按照牛建设所说的不愁卖,一个月就能在全国卖二十件,这种才是最恐怖的。

牛建设兴奋的看向苏阳:“阳子,你觉得怎么样?”

苏阳点点头,似乎没有理由拒绝,大家都是俗人一个,谁跟钱过不去。

牛建设见苏阳没意见,得意的拍了拍手:“好嘛,咱们现在就签合同。”

随后,牛建设迫不及待的掏出合同,在空白处填了分成的比例,苏阳和庞师傅每人分成30%,牛建设分成40%。大家对此没有什么意见,爽快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摁了大拇指手印。

庞师傅煮好了茶,撒了一把铁观音,闻着确实比普洱顺口多了。

“不过,这金丝荷花台的原材料可以用莱芜白玉代替,但是这薄胎玉器的原材料,原本是青玉,但是莱芜料的青玉产量不多,公家矿上的料子咱们也搞不到,这该怎么办?”

庞师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牛建设直接说道:“要不咱们用青海料代替,实在不行用岫玉,青玉还不好找嘛。”

庞师傅和苏阳相视一笑,这一看就是外行了。

旁师傅解释道:“其实,莱芜料还真就是最好的材料,首先价格比和田料低,试错成本也低,一般都会存在十分之一的破损率。还有就是莱芜料比和田料硬度高,耐打磨,可以最大程度的掏膛,师傅们也能好操作。”

苏阳继续说道:“青海料和岫玉虽然硬度可以,但是玉质比较脆,适合做玉饰品,不适合高难度雕刻。”

牛建设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看来这莱芜料还真就不可缺少了。

玉器厂这边的青玉也不多,只能再想办法了。

“既然公矿我们弄不到料子,那就想想其他办法吧。”

“什么办法?”

“这个....等会我去一趟乡里,要是有什么消息再电话联系。”苏阳也不好一次把话挑明,这八字还没一撇呢,提前透露消息总归不好。

随后喝完了杯中茶,苏阳就准备离开了,那辆汽车人家也没有要回的意思,说等到了和田再还不迟,刚好这段时间苏阳开着跑腿也方便。

苏阳刚出门,车间的几位师傅就围了过来。

自从听说苏阳做了薄胎玉器和嵌丝玉雕后,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苏阳给他们再演示一遍。

“苏师傅,您就跟俺们再演示一遍嵌丝工艺呗,我们都听过没见过啊。”

“是啊苏师傅,还有那个薄胎打磨工艺,是怎么做到0.5毫米的?”

大家一口一个苏师傅叫着,苏阳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看时间也不早了,想着还要去乡里办事,只能抱歉的摆摆手:“不好意思大家,下午还有些事情,等下次有时间再给大家演示。”

大家虽然略显失望,但是想到全国最顶级的玉雕大师,能给他们演示雕刻,这辈子就知足了。

这时,顺子高兴的拿着钱走了过来。

“阳子,咱们的料子都卖了,你的那两块好料子,绿色的那个给了五百,那个花色的石头给了两百,剩下的几块给了一百,一共是八百。

顺子从袖筒子里掏出八百块钱,摸起来厚厚一扎,递给了苏阳。

“阳子你真行,上次卖了五百,这次卖了八百,俺们是比不了。”顺子捏着自己的八十块钱,“但是,俺们这能有八十,也是咱们苏家最厉害的了。”

苏阳咧嘴一笑,拍了拍顺子的肩膀,这个心态确实不错,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才对。

“顺子,等过段时间老子能让你挣大钱!”

苏阳拉车开门上了车,“啪”的关上车门。

“挣大钱?”顺子忽然上头了:“阳子,啥挣大钱,不会是挖那墓吧?”

车子从玉器厂来到了乡政府大院,车子停在了门口,苏阳按照地址找到了秘书办公室,往里看了看,大军正在里面喝茶听收音机。

苏阳敲敲门走了进来,按照惯例,从怀里掏出刚才买的两条大前门,往桌子上一放。

“三姨夫忙着呢?”

“你这孩子,来三姨夫这拿什么东西这是,这不是逼我犯错误嘛。”

“三姨夫,过年了也没往你那走动走动,我这算是走亲戚,不算犯错误。”

这么说的话,大军就欣然的笑笑:“阳子坐吧。”

“对了阳子,乡里准备明天开新的一年的民生保障会,其中,主要目的呢,就是降低咱们乡里的困难户、五保户的指标。但是这指标也不是说下来就下来的,这和田嘛,是个好地方。咱们都是庄稼人,别的也不会,就会种地。”

“这些困难户要是愿意迁户口,乡里是全力支持的,另外今年西北的人口政策又提升了不少,现在去了就有五十亩的大粮地,房子也是红砖房,而且种地还有补贴,怎么着都比咱们这强。”

“很多人都担心去了以后生活的不好,怕日子没有保障,那这也是正常的嘛,正好你就是最好的例子嘛,以前你在咱们这啥也不是,现在你看摇身一变小汽车都开上了。”

大军笑嘻嘻的拍着苏阳肩膀:“三姨夫这样说你别生气,我是替你高兴,所以说,你这个报告很重要嘛!”

大军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苏阳大致明白了个中意思。

只能说机关套路深啊。

乡里之所以做这个报告,一是想可以给困难户提供一种生活选择,二是可以降低乡里的困难户指标,完成上级的任务,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其实这事情也是个好事,很多人在这混不下去,倒不如换一种活法,说不定就能过上好日子。

既然这样,苏阳也愿意配合一下。

“放心把,三姨夫,我会好好做报告的。”苏阳笑了笑:“对了,上次不是说乡里会大力扶持玉石行业嘛,这个事现在有普了嘛?”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