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欧洲都在为中华帝国向英国宣战,并出兵击败英军占领印度,英国准备出兵远东、收复印度的而震动的时候,美国方面的混乱不堪的战事开始出现转机。
南部联盟国与北方联邦国之间,东部战线仍集中在巴尔的摩一带,没多少进展,双方却耗费了数万士兵折损在这里,巴尔的摩一带的战场几乎被南北双方的鲜血染红了,成为名副其实的绞肉机。尽管巴尔的摩数度被南部联盟国军队攻占,但又数度被北方联邦国重新占领收复回去,双方都拼到了极限。
而中西部战线,也在肯塔基州北部与另外的印第安纳与伊利诺斯两州的边界一带,以俄亥俄河两岸数十公里的范围为战场,发生了数以十次的激战,折损两三万人。原本中西部战线双方的兵力就不是很多,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东部战线的巴尔的摩一带,经过数月的绞杀,中部地区最终双方的部队都元气大伤。
而此时,北美地区开始天气转冷,进入冬季,长时间的激战,让双方都开始物资紧缺起来。南方联盟国本就没多少物资基础,经过连续攻占华盛顿、巴尔的摩之后,锐气大减,士兵们开始想着回到家乡过圣诞节的事情,已经没多少战意。而且,关键的是南部联盟国的财政已经严重困难,原本靠着向英国、法国和中华帝国的援助和贷款的军费开支,不知是不是因为英国国内叛乱以及与中华帝国发生战争的影响,英国开始拒绝贷款,而中华帝国方面,因为南方军队的节节胜利,也开始逐渐减少对其援助,甚至数次在南方叛军占领巴尔的摩的之后,便立刻断了已经答应的借贷,这让南方的联盟国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法国的态度也开始捉摸不定起来,原本谈好的条件,又开始提高......
南部联盟国的的军队以及所能装备的武器,已经到达了他们能凑集的极限。从被脱离的联邦州中夺取的美国军火库内存有15万支滑膛枪,以及从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一带缴获的8万支滑膛枪,其中大部分都过于陈旧,许多已不能使用。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南部联盟国募集的士兵,大都携带自己的私人武器,许多士兵刚开始背的是散弹枪、猎枪以及老式燧发枪,若是没有中华帝国和法国的援助贷款,甚至还会带着这样的武器上战场,特别是南方联盟国的骑兵,由于财力关系,都需要士兵自己解决马匹问题,这让南方的骑兵极为稀少。
而且,军装方面,因为冬天来临,棉衣也开始了不足。南方联盟国的军队开始扫荡起北方占领州的城镇与乡村,焚烧野外地里的棉田,闯入百姓家中搜集起棉衣来,而这样的行为,更是让北方百姓的厌恶,激起众多的反抗。
北方联邦军队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北方联盟国初期由于常规军队和资金不足,虽然募集了超过十万的志愿兵和民兵,但因为运输工具严重不足,后勤物资欠缺,甚至连各州募集的军队军服都没办法统一,枪支倒还算充分,但都是些老旧的玩意,最关键的是,士兵大多都是农民和城市工人,未经训练便上了战场。若是按照欧洲列强国家军队的标准,这些北方联邦的新兵们简直就是稍微武装的流氓,军官们在训练他们的士兵们之前,甚至自己都还没学会军事作战技能。
尽管北方联邦开始施行了解放奴隶的政策,但随着林肯的死亡,范围并没能扩大,影响也不大。加上此刻战争的残酷性严重暴露出来,数以万计的士兵死去,加上北方联邦的首都华盛顿的被攻占,民间百姓都认为北方联邦已经陷入失败的深渊,也不再那么积极地参战。
就在双方陷入僵局的时刻,一个让人无比震惊的消息传了出来:一支自称为河西联合军团的部队,一路沿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一路攻占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爱荷华州和明尼苏达州,彻底将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和以东地区割裂开来,并且,这个河西联合军团的指挥官林启荣在攻占明尼苏达州的首府圣保罗时,亲口通过翻译向数家报纸的记者公开对外宣布,河西联合军团准备全占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成立一个新的独立国家——河西联合王国,将首都定于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城市,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
就在大家莫名其妙的时候,又一个紧跟着的消息传出:以旧金山为首的加利福尼亚州各地,爆发了当地民众反对美利坚联邦的叛乱运动,数千名华人矿工组建的叛军,在一些爱尔兰人和墨西哥人的帮助下,攻占了旧金山市政厅和警察局,并将驻守在当地的两个联邦步兵团击溃,占领了旧金山。美利坚联邦海军驻西海岸警卫队的几艘军舰想从海路武力威胁旧金山海湾,但随之出动的一支中华帝国的海军舰队出现,声称自己受雇河西联合王国,以武力威逼,让这只有几艘小型近海军舰的美利坚联邦军舰直接投降。随后,华人的叛军组织宣布加利福尼亚州脱离美利坚联邦,加入还成立不到一天的河西联合王国。
消息传开,一时间,整个美利坚,无论是南部联盟国,还是北方联邦,各方势力全都都哗然一片。
美利坚联邦总统汉尼巴尔*哈姆林再次强烈谴责中华帝国的侵略行为,并且直接宣布将中华帝国的行为视同宣战,宣布废除一切同中华帝国的合约条款,同时对外求助,要求国际社会进行仲裁,要求中华帝国的军队和华人平民退出美利坚领土。
而美利坚联盟国的总统杰斐逊*戴维斯也对外表示,对中华帝国的这种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声称美洲的事务应该由美洲人来处理,表示将重新考虑和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