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好你个李翠兰!(1 / 1)

孙二婶等人也变了脸色:“墨墨,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咋还赚差价呢?”

云墨染似笑非笑地说:“我在牛三叔家收西瓜是什么价,你们可以自己打听。

一斤高五毛,舅妈的朋友果然有本事,我是自愧不如啊!

孙二婶,我舅妈那边既然能出这么高的价格,那你找她吧。我去别人家收,也一样。”

说完也不理会这些人,一脚油门慢慢往前开。

这些长舌妇也没人真敢拦在车头,只能让云墨染离开。

孙二婶埋怨道:“李翠兰,你看你干的好事!本来今天这生意都要谈成了!”

李翠兰一翻白眼:“我是为了谁啊?还不是指望着你们能多卖点儿钱!现在咋还埋怨上我了?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说完屁股一扭,赶紧快步回家去。

一群农村妇女此时也没了主意。

“你们说,咱是按照一斤高两毛的价格就让墨墨把东西收了,还是跟她砍价,砍到一斤高五毛?”

有人说:“能高五毛当然好!算下来一家能多赚几万呢!”

“咱要是心齐一点儿,这价格保不齐还真能抬上去?”

“对,墨墨要是来收菜,咱就一口咬死了,一斤多五毛,她要么就得去外村,外村她又不认识谁!哪儿有自己村里的东西好啊!”

“她姥姥姥爷都在咱村,她有这个门路还去外村收粮收菜,那不得让人骂死!”

大家话都说得硬气,但心里的小九九只有自己知道。

云墨染回到家,只看到杜月华,没瞧见宋保国。

“姥儿,我姥爷呢?”

“你姥爷啊,让村长请去喝茶了!”

“村长请我姥爷喝茶?张爷爷不是和我姥爷不对付吗?”

张爷爷就是村长的爹,也是上一任的村长。

要说村里最惹眼的两户人家,就是老张家和老宋家。

老宋家是因为种地种得好,年年都是赚得最多的人家。后来又出了个闺女宋瑶,不光给村里修路,还给家里买了大片的土地,盖起了小洋房。

老张家出名,则是因为这是个“官宦世家”——历届的村长都出自老张家,就算有哪一届落选了,那也得当个村支书,下一届的村长还是人家张家人。

张宋两家不睦已经几十年了,云墨染想不出村长怎么会请姥爷去喝茶。

杜月华把云墨染拉过来,小声咬耳朵:“咱们村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村长急得火上房了。

这不是看到你有门路,不光把咱家的东西卖出去,还把牛三叔的西瓜也都收了,这才想着走走咱家的关系,看能不能帮乡亲们一把。”

云墨染就把刚才在村口发生的事情跟杜月华说了一遍。

“姥儿,我不是有能力不帮忙,可是我舅妈把价格抬上天,人家又不是傻子!又不是说全国只有咱村有庄稼地!

这周边这么多村子,人家去哪儿收购不是收啊!

就算人家之前收购是看我的面子,可我的面子也没那么大呀……”

李翠兰急火火赶回家,进门就听见云墨染这话,立马不乐意了。

“哎我说墨墨,你小小年纪不学好,咋还学着在人背后嚼舌根呢?

舅妈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让咱们自个儿家里多赚点儿!

你就跟你朋友说,一斤要多加五毛钱才有人卖,那卖得的钱不都给你姥姥姥爷了啊!”

云墨染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院外的几道身影,冷冷道:“舅妈,去年北境那边卖西瓜的事情你没听说吗?

瓜农坐地起价,瓜贩子宁可绕路收瓜都不再要北境的西瓜。

你这么做,是打算臭了咱们全村的名声?”

“话怎么能这么说呢!这收粮收菜的又不只有你朋友一家,卖不上这家不是还能卖那家!”

李翠兰笑眯眯地说:“你朋友要是是实在看不上咱们村的东西,那就去姚村收呗!姚村一斤加两毛也卖!”

杜月华沉声道:“李翠兰,你别太过分!为了成全你娘家的生意,你就来搅合村里这些街坊?你的良心过意得去吗?”

“哎呀妈!那反正都是赚钱的事儿,让外人赚钱还不如让我娘家赚钱呢!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在外面偷听了许久的孙二婶忽然蹦出来,指着李翠兰的鼻子大骂:“好你个李翠兰,你吃着郭村喝着郭村,真遇上事儿你就胳膊肘往外拐!

咱墨墨多好一孩子啊,给村里找销售渠道,给乡亲们创造福利,你可倒好!

到手的买卖你都想搅合黄了,感情是惦记你那娘家呢!”

门口的大树后面、拐角、旮旯又窜出几个长舌妇,都是村口情报站的常客,大伙儿指着李翠兰你一言我一语地骂。

杜月华赶紧拉着云墨染进屋:“走走走,污言秽语可别吓坏了我们墨墨。”

孙二婶骂人的功夫还抽空给云墨染摆了个笑脸:“墨墨,价格咱可说好了,婶子家的菜都给你留着,一斤加两毛!”

……

宋保国是村长亲自送回家来的。

村长手里还拎着两只鸡和两瓶好酒,点头哈腰地一路陪笑。

“叔啊,那就拜托了啊!”

“哎呀这事儿我可不敢打包票,孩子们的事儿嘛!不过你放心,墨墨是咱家的孩子,有好事儿肯定先想着咱村啊!”

“姥爷回来啦!”

云墨染听到声音,欢快地跑出来迎接,见到村长打了个招呼:“村长好。”

村长笑得和蔼可亲:“墨墨回来啦!几天不见,又长高了!”

云墨染:不会夸咱可以不夸的!

村长又拉着云墨染说了半天,云墨染为难道:“刚收了牛三叔家的西瓜,又收了孙二婶家的菜。

我朋友那边还要不要得了那么多东西,我还得问问……

要不这样,村长,麻烦你帮我统计一下,咱们村各家分别种了什么,大概有多少斤。

尤其是那种家里有奶牛奶羊的,一天大概能产多少斤的奶。

我拿着清单去问我朋友,人家心里也大概有个数啊!

别我跟人家谈得好好的,回头咱村没有,那我不是白忙活了嘛!”

村长立马拍胸脯:“这事儿包在张叔身上!我今晚就发动大家报数,明天一大早就给你准信儿!”

宋家的晚饭还没准备好,村里的大喇叭就响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