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文人相轻,总希望同行中有人倒下(2 / 2)

周围的举人们议论纷纷,仍旧在讥讽黄子澄。

直到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人们才逐渐散去。

二楼画舫上,那些躲藏的翰林院同仁们也对黄子澄的毅力感到敬佩。

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天空甚至还飘着雪花,他竟能独自一人躺在甲板上装晕这么久……

这份毅力,实属不易。

“黄夫子,人群都散了,你快些起身吧!”

“哼,黄夫子,别装了,真的没人了,快些起来吧!”

大家叫嚷了几句,见黄子澄依旧不为所动,这才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对。

“哎呀!”

“他不会真的晕倒了吧?”

“我的天!赶紧把他抬回去,都冻得硬邦邦的了!”

“快点!”

慌乱中,大家急忙下楼,将黄子澄抬走。

奉天殿。

朱元璋正忙着处理江夏侯家被抄家的事。

傅友文和詹徽站在旁边,向他禀报着周家人的状况和财产细节。

江夏侯府抄出二十一万两白银。

朱元璋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他一直忧心于治理国家,百姓和国库都缺银两。

现在正值冬季,白雪覆盖大地。

虽然有了无烟煤,但许多因大雪导致房屋坍塌的家庭也不少。

这些都需要朝廷拨款进行赈灾。

这笔白银,无疑为朱元璋缓解了眼下紧迫的财政压力。

然而朱元璋明白,这些资金的来源毕竟是偶然。

大明的财政,又怎能依赖这种手段来积累财富?

不久,有宫人走到朱元璋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并呈上了一封信。

朱元璋接过信,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詹徽和傅友文站在一旁,低头默默观察。

可能是朱小宝那边又做了什么让老爷子开心的事。

两人心中都十分清楚。

特别是傅友文,自从猜到朱小宝的身份后,他便时刻准备着去跪舔朱小宝。

朱元璋站起身来,将手中的笔放在一边,背着手走向了奉天殿的大门。

傅友文和詹徽很自然地跟随其后。

门被打开。

一阵寒风迎面扑来。

詹徽急忙说道。

“陛下,天气寒冷,请您保重身体啊!”

朱元璋却置若罔闻。

他凝视着窗外纷飞的雪花,皇宫的屋檐和燕鱼上,早已覆盖上一层白雪,景色迷人。

这样的景致,若在唐宋时期,或许会有文人墨客吟咏诗句,感慨秋去冬来。

但朱元璋对那些无病呻吟的文人并不欣赏。

然而此刻,他心中却对手中这首词的作者,产生了敬意。

朱元璋缓缓启齿,语速虽慢,却充满了力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倒是挺应景的!”

傅友文与詹徽皆非浅学之士,能居此高位,必是饱览群书。

朱元璋迈步登上台阶,目光锐利地投向空旷的大殿之外。

院落中,几根雕有龙纹、镶嵌玉石的大理石柱子庄严地矗立。

雪花覆盖了整个院子和龙形的柱子。

朱元璋接着道。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起初詹徽与傅友文并未感到异常,然而当这句话一出,他们立刻变得严肃庄重!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朱元璋翻阅至此时,詹徽与傅友文皆愕然失色。

惊异地凝视着老爷子的背影!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