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家伙是熊猫,它的名字叫做芝麻包,你们怎么都跑过来了?”
江逸笑着把熊猫从自己的腿上扒下来,然后给孩子们介绍起来。
“我们看见天上有大虫,兔子,还有一只奇怪动物在飞,所以就想过来看看,本来村长是不让我们过来的,但是看见郎君在这里,他就没有再阻止我们了!”
年长一些的孩子听到江逸发问,连忙开口解释起来。
“那可不是什么奇怪动物,那个就是熊猫,你们看,是不是跟它长得一样?”
“真的跟它长得一样哎,只是天上的那个熊猫要大很多。”
“这是个熊猫犊子吧?”
“应该是熊猫羔。”
“我觉得是熊猫宝宝。”
“熊孩子!”
江逸抱起熊猫,指着上面的熊猫风筝,示意孩子对比一下,孩子们经过对比,确定了上面的奇怪动物就是熊猫,只不过他们给熊猫起的名字让江逸有些想笑。
犊子应该是牛的幼崽,羔应该是羊的幼崽,宝宝是人的幼崽,听起来不算很奇怪,但是最后这个熊孩子,实在是让江逸有些绷不住了。
“郎君,这熊猫真好玩,我们家也可以养熊猫吗?”
孩子们围着熊猫打量了一会,随后妞妞好奇地问了起来。
“郎君家里有钱,我们家里粮食只够人吃的,我想养狗都不行,还咋养熊猫啊!”
江逸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回答了妞妞的提问。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保证自己生存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根本没有闲心,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去养其他东西。
顶多养点鸡鸭之类的家禽,但那也是为了收获一些鸡蛋,拿到集市上去卖钱补贴家用,养熊猫这种闲情逸趣的事就别想了。
开口的孩子虽然还小,但也已经开始懂得家里的困境了。
“好吧!”
妞妞闻言也不失落,或许对她来说,要求被拒绝已经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了。
“孩子们想不想放纸鸢啊?”
这时候程清月走了过来,她笑意吟吟地问了围着江逸的孩子们一句。
“想,可是我们没有!”
孩子们闻闻使劲点了点头,但他们也明白家里是拿不出纸鸢的。
“喏,我这个给你们玩,不过你们要小心,不要被这个线给划伤手哦!”
程清月说着将手里的风筝线盘递给了一个最大的孩子。
“郎君,可以吗?”
“去玩吧,不过不要把线放完,这个高度已经差不多了!”
虽然已经拿到了风筝线盘,但那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还是紧张又期待地询问起了江逸,没有得到江逸的许可,他不敢玩。
江逸笑着点了点头,又提醒了他一句,然后就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去玩了。
“谢谢郎君和娘子!”
“哦,飞咯!”
孩子们闻言感谢一句,然后立马兴高采烈地去玩风筝了。
程清月她们放风筝的时候,孩子们顾忌身份不敢凑上去,但是同村的小伙伴放风筝,孩子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围着他跑了。
等到春花秋月和惊鲵也把手里的风筝让给那群孩子,他们玩的就更加欢快了,整个田野里都回荡着他们的欢笑声。
“本来是我们来放纸鸢的,现在倒成了孩子们放纸鸢,不过这样也挺好的,看他们玩的这么开心,我的心情也不由大好。”
见到孩子们玩的这么开心,程清月笑着对江逸说了起来。
“此情此景,不由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虽然用在这有些不对,但场景也还算贴切。”
江逸闻言笑着点点头,这种乡村孩童趣事,是后世城市里那些孩子体会不到的童年,这是一种单纯的,质朴的快乐。
“哎呀,线断了,纸鸢飞了!”
就在这时,一只风筝断了线,孩子们不由惊呼起来,随后他们就一脸担忧地看向了江逸,因为害怕江逸追究他们的责任。
万一江逸让他们赔偿的话,这么精致的纸鸢他们可赔不起。
“断了就断了,不用你们赔,不用担心。”
江逸注意到孩子们忐忑不安的表情,于是笑着安慰起来。
“可是郎君,那么好看的纸鸢应该很贵吧?”
得知不要他们赔,孩子们松了一口气,但他们还是有些心疼,这么漂亮的纸鸢,恐怕他们家一年的收入都买不起。
随后他们赶紧把剩下的两只风筝还给了程清月和惊鲵,毕竟要是这两只风筝也飞走了,那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快乐是最重要的,钱财不过是身外物罢了,只是你们这么大了还在外面玩,村里没有学堂吗?”
“郎君,我们村里太穷了,没有钱办学堂,请先生。”
孩子们闻言齐齐摇头,他们也想上学,可是村里没有这个条件。
“没事,过几天我给你们办一个学堂,再请个先生。”
江逸闻言皱了皱眉,随后笑着对孩子们保证起来,虽然他帮不了天下人,但是帮一下附近的村子还是不成问题的,毕竟这群孩子也算跟他们有缘。
不求他们能够考取什么功名,但是能让他们识文断字也算是一件好事。
今年村民们不敢自己种地瓜和玉米,因为不敢冒风险,但等到来年他们看到产量,必然会争先恐后地要求自主种植。
到时候不说家家过上小康生活,但起码能够吃喝不愁,还能剩点闲钱改善生活。
“真的吗?谢谢郎君,快,都给郎君磕头!”
得知江逸要给他们办学堂请先生,孩子们都高兴坏了,年长的孩子甚至还想拉着那些年幼的跪下给江逸磕头。
“不必多礼,你们好好学习,就不算辜负我的一片好心了。”
江逸见状赶紧拦住了他们,办个私塾花不了多少钱,磕头就有些夸张了。
“我们一定学好功课,将来好为郎君办事!”
“书是为自己读的,不是为我读的,这个道理你们现在不必懂,以后自然会懂。”
听到孩子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自己,江逸忍不住笑了起来,人家读书都是要报效国家的,他们怎么要报效自己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