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出鬼没东风错,太渊一出万鬼嚎(1 / 2)

参商两耀,斗转星移。

天上依旧日升月恒,云卷云舒。地上人世匆匆,十载已过。

十年人世几番新,千秋功业一蹴合。

十年后的今天,有关“凤凰女降世”那数月的腥风血雨,早已不再是百姓心中禁忌。

往事如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都成了茶馆酒楼说书人偶尔的谈资,成了他们案几上的赏钱!

至于公主府那一夜零一天的你争我夺,到底死了多少人,无人数算过,史料也无记载。

若有人谈及,也只得道一声:血流飘杵,尸体成山。

当然了,那一夜的种种早已是昨日黄花。

当下最流行的段子还是太渊神剑雁归楼的剿匪事迹,和大西北镇北王云擎天元帅对战蛮族的事迹。

只要谁讲了这两个人的最新动向,保证赚了盆满钵满。

只是百姓们不知道的是,如今他们心中敬仰的大英雄云擎天元帅,此时正在军帐中坐立难安。

他的小郡主云天音离家出走两年了,十一岁的年纪,销声匿迹,音讯全无,这不把当父亲的活活给急死才怪!

而这两年间,帝王猜忌,邻国来犯,漠北南侵,大战小战战了无数次。

却仍不能换来永久的和平,更不能让镇北王抽身去寻找自己的小女儿。

军帐中又在偷偷集会。

“擎天师弟,也怪我们几个老东西,将这孩子纵容的太不像话了,才丁点大的年纪,就闹离家出走!”说话的是云天音的大师父。

云天音的师父向来不缺,整整五个呢,若来齐了凑上一桌打叶子牌,还能剩下一个端茶倒水的!

另一师父也道:“怪我呀!教了孩子那些旁门左道的手艺,让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了!”说这话的师父人称老怪物,头上梳了五个麻花辫的朝天揪。

“其实都怪我,传授她那些不入流的手段,这小徒弟离开咱们的视线就飞鸟化凤了,哪里寻去!”说这话的人是个中年美妇人打扮,可他却是个实打实的大小伙子,是云天音的五师父!

西北小霸王,天音世子,到底哪去了!

云擎天:“几位师父不必自责,都怪我管束严苛,才酿成今日之祸。如今北疆战事将起,本王相信出征前她肯定会回来的,咱们注意一下江湖动向,准备迎接她吧!”

“如今江湖上的后起之秀,太渊神剑雁归楼的呼声越来越高,会不会有什么渊源?”五师父说完还捏了个兰花指,比女人还妩媚。

“嗯,神出鬼没东风错,太渊一出万鬼嚎。江湖人对她的这两句评价,源于她的武器,没人见过是什么,因为,见到的人都死了!”

“雁归楼名声虽响亮,可隐藏颇深,无人得见真容!”

“唉!小家伙这是玩疯了,根本就是把家给忘了。”

“天音世子人不在大西北,这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了,利用此事做些文章,老梁皇那边可不好应付。”

大西北那边,镇北王找女儿找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几位师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结果呢!

当然是没有结果!

他们几人合力教出的徒弟,能力早已超过了他们!

这孽徒,简直没把为师放在眼里!

而京城……

燕语莺啼,晨曦初露。

又到了上早朝的时候了。

大梁皇宫,金銮殿上。

文武百官列队两旁,前方位置站立一人,一袭白衣逶地,背脊挺的笔直,身高仅到众人胸口,看背影明显是个孩童。

却听那仅有孩童身高的人声若凤鸣道:“微臣雁归楼,请辞解甲归田,辞去皇家影卫首领之职,求陛下成全。”

说着屈膝下跪,一头磕于地,不再抬起。

这时龙椅上鬓角斑白的皇帝陛下沉声道:“雁归楼,你这样公然叫破自己的身份,倒是叫朕为难了。”

“朕手上这支私兵,从不在人前露面,你是知道的!”

皇帝鬓生白发,看上去比十年前老了许多,声音倒是依旧洪亮如初。

雁归楼跪地不起倔犟道:“微臣去意已决,求陛下成全。”

话说出口,满朝文武皆惊。

殿前下跪之人,他们不陌生,八皇子的伴读,禁卫军首领南旋归的义子——七公子。

尽管他本人从不承认南旋归是他的义父,任凭那南老头儿张口闭口:“我儿我儿”叫的乐呵!

他却从来只叫那老家伙﹣﹣老光棍。

此人少年老成,平日里不苟言笑,风评很好。

在朝中虽无官职,却有八皇子和南旋归两大靠山。

这人刚出现在朝中时,似乎身体不是很好,加之年纪太小。

那一段时间,拿着个九连环坐着皇帝的龙辇跟着上朝玩耍,玩累了睡在皇帝膝头上都是常有的事。

那圣宠一度胜过所有的皇子皇女。

除了未参政以外,似乎已是这朝中的实权人物了。

他待人礼遇有加,从不与人交恶。仗义疏财,也时常混迹在市井中,会帮助百姓解决一些棘手之事。

当然了,解决的办法就是用银子砸。

在他看来,没有用银子解决不了的事情。要是有,那也不难办,砸金子呗!反正金银有的是,又不用掏自己的腰包。

这也是南旋归一直叫他干儿子,他虽不同意却也不恼的原因。

用的都是老光棍的银钱,却为自己赚足了名声。

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光棍就是个大贪官。

他的钱不花白不花,多花些也是为那老家伙积些福报。

没准哪天福报够了,上天开眼,赐那老光棍一个丑婆娘,再生几个丑小子,那老光棍也就不用追着他认儿子了!

不光是南旋归的银钱,就是老皇帝的银钱,他也是照拿不误,还说什么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那两人对他这败家子行径,简直没眼看。

养他这个根正苗红的皇子伴读,可比养个纨绔子弟烧银子的多。

这七公子虽然行事骄纵了些,做事全凭喜好,但他是孩子心性,老皇帝和南旋归也拿他没办法。

能怎么办?都是自己给宠出来的,继续惯着呗!谁家还没个这么大的熊孩子呢!

渐渐地,官员队伍与他结交的人也多了起来。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