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五胡乱华真的很乱(1 / 1)

北魏在平定“六镇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一个超级牛逼的武将,尔朱荣。

后来,北魏的胡太后杀了北魏的皇帝,自己立了一个新皇帝,想把整个北魏控制在自己手里。

尔朱荣以此为借口,攻陷北魏京都,洛阳,发动了“河阴之变”。

接着,尔朱荣把胡太后、新皇帝、王公、两千多人全部绑着石头沉入黄河溺死。

尔朱荣又扶持新皇帝,自封“大丞相”,正式从武将成为把持朝政的“超级大权臣”。

尔朱荣也是少数民族,他觉得就是汉人害的“六镇起义”,开始针对崔家。

但他的这个行为,和董卓没区别,崔家当时的武将和大臣都带头反对。

随后,尔朱荣扶持的新皇帝,就和汉献帝一样,给崔家弄了个“衣带诏”。

崔家人就像是汉末时期的“王允”一样,经过一系列的谋划,又在洛阳刺杀了尔朱荣。

崔家这下子,是名利双收!无论你是不是汉人,都夸崔家是好样的。

但尔朱荣的侄子,和当初董卓的部下一样,也带兵打入了洛阳。

不仅把崔家人杀了大半,还把皇帝又给抓回了太原。

随后尔朱荣的侄子,在太原把皇帝给杀了。

这就是大逆不道了,尔朱荣杀太后和皇帝,那是有理由的。

崔家人为了复仇,就秘密联合了尔朱荣侄子的盟友,高欢。

几年后,联军攻打太原,又把尔朱荣的侄子给杀了。

高欢推举新皇帝,自封大丞相,渤海王,又成了尔朱荣那样的“超级大权臣”。

高欢和崔家商量,他不在洛阳待着,就在太原待着。

但是高欢推举的这个新皇帝,也看这个“超级大权臣”不爽。

崔家也不爽这个“超级大权臣”,明明我们一起推翻的尔朱荣,明明说好的各自不相干。

怎么你当了“超级大权臣”后,还对洛阳指手画脚?

新皇帝又又联合崔家,号召天下兵马聚集到洛阳。

又又带兵攻打太原,但是高欢太牛逼了,根本打不过。

皇帝就跑到了西面,投靠了西面的大将,宇文泰。

高欢打跑了皇帝,又收拾了洛阳的崔家人,又又又立了一个新皇帝。

而跑去投靠西面的宇文泰,他也烦这个皇帝。

过去自己在西面逍遥,你来了也就算了,怎么还带着崔家人?

崔家人的封地就在关中地区,一来就抢占了宇文泰在西面的话语权。

宇文泰也把这个新皇帝给杀了,也自己在长安立了一个新皇帝。

自从,北魏分裂成了东魏、西魏。

崔家人这时候,也被宇文泰打压,根本抬不起头来。

但是宇文泰死后,侄子宇文护废掉西魏皇帝,改立宇文泰的第三个儿子,成了“周皇帝”,国号也从“魏”改成了“周”。

宇文护成了“周”朝的“超级大权臣”,把持朝政。

但是这位“周”第一位皇帝,也烦“超级大权臣”,偷偷联系崔家人。

宇文护发现了这件事,又把“周一皇帝”给杀了,推出“周二皇帝”。

崔家再次被打压。

宇文泰时期,忌惮崔家在北方的声望,没怎么弄崔家,最多就是打压。

但是宇文护不一样,直接抓捕大量崔家人,搞得崔家人到处躲藏。

宇文护立的“周二皇帝”,是“周一皇帝”的弟弟。

你把我哥杀了,又给我传位,还继续把持朝政,我怎么会喜欢你?

“周二皇帝”想反抗,但是找不到帮手,就想起了崔家,想给崔家说情,让宇文护放崔家一马。

宇文护不干,两人大吵一架,宇文护又下毒杀了“周二皇帝”。

宇文护扶持了“周三皇帝”,这位就是“周武帝”

“周武帝”吸取前两个皇帝的教训,隐忍多年,最终也在京城杀了这个“超级大权臣”。

事实证明,当“超级大权臣”,你不能待在京城,不然你肯定早晚得死。

看看人家高欢,也是“超级大权臣”,人家就没被自己立的皇帝弄死。

高欢死后,他的后人也把东魏的皇帝弄死,自己当了皇帝,成立了“北齐”。

周武帝东进,攻打北齐。

周武帝也是天降猛男,三战三胜统一整个北方,把整个北齐都给打烂了,全部国土被纳入周朝。

周武帝死后,继任的新皇帝没当几天也病死了,又新上位一个小皇帝。

左丞相,杨坚,这时候专政,慢慢的就顶替了小皇帝,改国号为隋。

杨坚因为是篡位,得位不正,就想起来了崔家人。

他们崔家一直被周朝祸害,也想站起来,两边一拍即合。

崔家也在隋朝得到重用,但杨坚多牛逼的人,怎么会让崔家像在魏朝那么成为超级大家族。

只是一再强调,崔家是支持正统的。

崔家支持正统,现在又在我杨坚手底下,接受了我杨坚的封赏。

就等于我杨坚是正统,你们其余的北方家族也该支持我的正统。

而崔家,从北秦、北魏、北周担任的角色都是支持正统。

这都是因为崔家的家学,主要还是讲究个“孝”“忠”这些儒学宣扬的。

随后,唐朝取代了隋朝,李渊也没动崔家人。

甚至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内斗的时候,鼓励崔家支持李建成。

崔家当时也是这么想到,李建成是太子,就该李建成当皇帝。

但李建成后来被李世民杀了,崔家人又反过来支持李世民。

崔家后人也从自己老祖宗那里学到了经验,别那么傻愣愣的跟带兵的“超级大权臣”过不去。

李世民看崔家这么懂事,也就不难为崔家了,正好也需要崔家给自己站台。

崔家的经历,和王家一样。

王允当年诛杀董卓,被全天下都敬佩不已。

后来王允的侄子,王凌犯错,被曹操剃光了脑袋,拉在大街上游街侮辱。

曹操顾忌到王允的名声,不敢杀王凌。

就因为王允的名声太大了,是忠臣之后,杀了他会得罪天下的士族。

崔家也是这样,他们祖上是有建功立业的大将、重臣、忠臣,不能随便杀。

连隋朝都对他们礼遇有加,唐朝这会儿才刚刚建国十一年,更不能随便杀。

这也就导致了崔家人,有点恃宠而骄了,敢在背后嘀咕皇帝。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