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农旅公司日新月异(1 / 1)

道医打工仔 鲁国夫 1396 字 5天前

第243章 农旅公司日新月异

甄叔是星期三来东莞的,甄珍告诉一凡时是下午的五点左右,甄珍说晚上一起出去吃饭,为甄叔接风洗尘。

这天是2001年6月20日,是农历闰四月的二十九,翌日是五月初一。

晚饭时,甄叔说明天上午起程去一凡老家,看看农旅公司的建设情况,马上就是暑期了,这个时期出外避暑度假的人很多,是旅游的旺季,完善好设施和宣传工作,争取来个旅游开门红。

一凡劝甄叔后天出门,按规矩之说:";初一、十五、二十三,黄金落地莫去贪";,这是古人告诫后人,这几个日子不宜出门、远行,也不宜造葬,建议甄叔还是初二出发去农旅公司更妥。

甄叔说,他自己没考虑这个事,后天就后天,明天在公司看看,后天九点出发。

在民间,初一、十五不出远门是一种习俗,因为这两天被认为是人间与灵界之间的通道开放之时,初一是每月的朔日,十五叫望日,初一是月亮由月牙初变月圆的起始日,十五则是月亮由圆转变月缺的开始,月圆月缺,花开花落,都是一种由阴转阳,由阳转阴转换的时候,这几天的定数变化不确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磁场变化,也就直接造成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

这不是迷信,虽然初一不出门的习俗有其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但现代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这是迷信,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要浑身正气,什么时候办事都可以的,一凡不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会有择日学,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陈程听说一凡这两天要回老家,真的闹着要跟着一起去,一凡说,只开一辆车去,坐不下了,她也就不强求一起去,只是心里很不舒服,嘟嚷着去上班。

那天一凡开车,为了避免疲劳驾驶,谭梓桐也来了,还有甄叔和甄珍,一车四人,梓桐坐副驾驶位置,甄叔坐在驾驶位后面的黄金位置。

路上十分顺利,下午一点多就回到了一凡的老家,村干部听说甄总会来视察工作,午饭都是在一凡家吃的,生怕错过迎接甄总的时间。

在一凡家休息了一下之后,一凡把甄叔他们送到了农旅公司。

农旅公司的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每一天都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如今已经全部完成了硬化处理,平坦而又坚固;那些蜿蜒曲折的上山小径则铺上了美观实用的吸水砖,走在上面既舒适又防滑。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座横跨在悬空处的铁索吊桥了,它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空中,连接着两座山峰,令人叹为观止。

公司的办公楼和民宿楼也顺利竣工,它们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雄伟壮观的双乳峰脚下,与远处的五显庙遥遥相望、交相辉映。经过精心扩建后的五显庙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新增的一栋木质品茶论道楼与原有的建筑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显得古朴庄重、韵味十足。远远望去,这座古老的庙宇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随着庙宇的扩建,这里也变得越发热闹起来,许多陌生的面孔出现在眼前,他们都是新来的道士。

一凡对这些道士们并不熟悉,但他还是礼貌地向他们行了礼,并友好地相互问候。

随后,大师兄带领着甄总几人在整栋楼里仔细查看了一番,认真观察每一处细节。

大师兄向甄总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对于进一步完善设施以及装饰方面的想法和建议。听完大师兄的意见后,甄总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待所有事情商议完毕,大帅兄热情地邀请大家来到茶室,亲自泡起了一壶香气扑鼻的茶来款待众人。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茶水,一边畅谈着关于五显庙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气氛轻松愉快且充满希望。

在那整片的茶园之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身影忙碌地穿梭于茶树之间,熟练而又轻快地采摘着嫩绿的茶叶。偶尔,从远处飘来了几声悠扬婉转的采茶歌声,那清脆悦耳的旋律如同天籁一般,萦绕在整个茶园上空。

那边又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对山歌之声,这边唱罢那边和,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

坐落在茶园中的那些民宿,此刻也已经迎来了不少客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结伴,手持各种劳动工具,兴致勃勃地加入到了采茶的队伍当中,亲身感受着劳动所带来的无尽欢乐。阳光洒在他们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上,映照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放眼望去,除了茶园之外,其他的田间地头也是处处可见辛勤劳作的群众。有的弯着腰插秧,有的挥舞着锄头翻土,还有的则忙着给农作物浇水施肥……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与希望。

不远处的池塘里,一群群鸭子正在欢快地嬉戏玩耍。它们时而一头扎进水中觅食,时而扑腾着翅膀溅起朵朵水花,好不快活!而在这群活泼可爱的鸭子中间,有一群洁白如雪的大白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高昂着头颅,迈着优雅的步伐,不时地发出“嘎嘎”的叫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高贵的气质。这一幕,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美丽动人的田园山水画卷,让每一个路过此地的人都忍不住驻足观赏,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陪甄总在农旅公司吃完晚饭,一凡回了家,过几天是端午节,姓氏上的龙船早已下水,很多在外务工的梓叔为了姓氏的荣誉也回来了。

他们听闻一凡竟然也回到家中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与期待之情。于是,在夜幕降临、晚餐结束之后,人们纷纷不约而同地朝着一凡家聚拢而来。一时间,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热闹的氛围。

众人围坐在一起,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一凡所引进的那家农旅公司展开。自从甄叔的农旅公司在此落地生根并蓬勃发展起来以后,这个原本宁静的小乡村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多村民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的人家看准商机,在家里办起了颇具特色的农家乐;还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则顺势开启了土特产商品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如今,即便村民们手中积压着大量的土特产,也完全不必担忧销售渠道的问题,因为所有卖不出去的特产都能够顺利地出售给农旅公司,从此告别了过去那种因找不到销路而愁眉苦脸的日子。

不仅如此,随着农旅公司带来的经济繁荣,村子里的各项工作也变得轻松起来。要知道,这里本来的社会治安状况就相当良好,但现在更是锦上添花,就连那些曾经让人烦恼不已的鸡毛蒜皮小事也几乎绝迹不见。大家整日忙着赚钱养家,哪还有闲工夫去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琐事呢?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转变皆源于一凡成功引进的农旅公司。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他一人的努力和远见卓识,才使得整个村庄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魅力。正因如此,一凡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愈发受到大家的敬重与爱戴。

夜已深,大家谈性正浓,依然不念离开,还是族中最有话语权的满叔公建议大家散了,明夭还得训练龙舟,一凡从包里拿出一万元给满叔公,说是给今年姓氏龙舟的一点心意,满叔公收下,叫一凡的堂兄蛮牛哥写张收条给一凡。

累了一天,陈艳青叫一凡早点洗澡睡觉。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