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湿性重浊、黏滞,缠绵(1 / 1)

第 220章 湿性重浊、黏滞,缠绵

孙某冷笑一声,回答道:“哼,这个我当然知道。相传孔子门下有一位名叫澹台灭明的弟子,他字子羽。这子羽生来容貌丑陋不堪,当初他前去拜见孔子之时,孔子仅仅因为见到他那并不出众的长相,心里就暗自认为此人恐怕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对待他的态度也是相当冷淡和平淡无奇的。”

然而子羽并未因此气馁,他勤奋好学,秉持着对学问和道德的追求,认真修行。在日常学习中,他专注刻苦,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要点;与人交往时,更是真诚正直,坚守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羽离开孔子开始游历四方讲学。他以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吸引了众多追随者。他所到之处,都能以自身的言行影响众人,使得许多人在他的教导下受益匪浅,其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孔子听闻子羽的种种事迹后,不禁感慨万分:“我只凭外貌判断一个人,结果对子羽的看法出现了偏差。”

这件事让孔子深刻认识到,以貌取人是多么片面和不准确。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才华和能力,远比外在容貌重要得多,不能仅仅因为外表就轻易给人下结论 。

叶青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这不就对了嘛!”

叶青云的目光平静地看着对方,。

“小医生,你刚才说出那样的话,莫不是把自己比作子羽了?哼,没错,我得承认,之前我的确有些以貌取人。可是话说回来,中医这门学问,不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实践,哪能轻易获得丰富的经验呢?这点你总不能否认吧?”

孙某虽然心中依旧憋着一股气,但此时说话的语气已经明显缓和了许多。

叶青云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却又缓缓地摇了摇头。孙某见状,原本刚刚平复下来的情绪瞬间又被点燃了起来,他皱起眉头,面露不悦之色,提高音量质问道:“小医生,你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给个痛快话!”

面对孙某略显激动的质问,叶青云倒是显得十分镇定,他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孙先生,我点头是因为您刚才所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我摇头则是觉得您的观点还不够全面。”

“怎么可能?我说的哪里不对了?”孙某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服气,竭尽全力想要争辩一番。

“当然啦,您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以偏概全,无异于一竹竿打翻一船人呐!”

叶青云毫不退缩,迎着孙某的目光,坚定地回应道。

“好呀,既然你这么自信,那小医生,你倒是说说看,我现在究竟是个什么状况?”

孙某双手抱胸,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

“风邪侵袭,头痛如裂。孙先生现在只觉头部仿佛被千万根钢针同时猛刺,从太阳穴处开始,那疼痛如汹涌潮水般迅速蔓延至整个头颅。每一次心跳,都像是在为这剧痛击鼓助威,搏动一下,头痛便加剧一分。”

“我说的可对。”

孙某不禁颔首称是,叶青云继续道。

“风邪在体内作祟,痛意好似长了脚,在脑袋里四处流窜,时而如闪电般突袭前额,时而又像恶狼般撕咬后脑。那种痛,尖锐且深刻,让人忍不住双手抱头,试图用外力减轻一丝痛苦,却毫无作用。”

“那医生,既然你们都知道我是风邪头痛,那为什么还不能治好呢?”

孙某的语气变得更加缓和了一些。

“孙先生,你应该也听过另外一句话,那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孙某微微一愣,“我听过是听过,但是我不能理解。”

“我举个例子,有一病人小李,毫无征兆地突然发起高烧,浑身乏力,头痛欲裂。原本生龙活虎的他,瞬间被病痛打倒,整个人瘫倒在床上,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真可谓‘病来如山倒’。家人赶忙带他去医院,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可病情却没有立刻好转。”

“接下来的日子,小李每天都在与病魔艰难抗争。他看着镜子里面色苍白、形容憔悴的自己,满心无奈。虽然每天都按时吃药,可身体恢复得十分缓慢。体温在降了又升、升了又降中反复折腾,咳嗽也如影随形,嗓子像是被砂纸摩擦般疼痛。”

“这便是那句“病去如抽丝”最为生动形象的真实写照啊!人体的康复进程可全然不似染疾之时那般来势汹汹、疾风骤雨般迅速,反倒是犹如春蚕食叶一般,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地缓缓向好。“

”瞧今日吧,只觉自身的精气神相较昨日略胜一筹,胃口似乎也稍稍开了些许,能够比往常多进用那么一丁点食物啦;待到明日呢,则惊喜地发觉自己已然可以在卧房之内小步行走数步之遥了。“

“孙先生,我瞧瞧人 这身子骨,着实有些过于富态了些。常言道:瘦人多痰,像你这般体型之人则大多湿气偏重呐。方才同您交谈之际,我也留意到了,你这舌头之上遍布着深深浅浅的齿痕,这不正恰恰印证了你体内存有湿邪么?”

“毕竟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缠绵嘛!”

“什么是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缠绵?”孙某忍不住插嘴。

“湿性类水,故缠绵难解。中医认为,湿邪具有以下特点:湿性重浊。湿邪为病,常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这是因为湿邪侵入人体后,易阻滞气机,使阳气不布,清阳不升,从而导致人体感觉沉重。”

“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如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舌苔黏腻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湿邪致病往往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综上所述,湿性本就缠绵难解,这是由湿邪的特性所决定的。在中医治疗中,常采用祛湿、化湿、利湿等方法来调理湿邪所致的病症。。若是再与风邪相互交织、纠葛一处的话,那这风邪想要驱除净尽便更是难上加难喽。依目前状况来看,您恐怕还需持续用药一段时日方可奏效。”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