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57集(1 / 1)

第四章山娃青年157集

在吃饭时,陈金杰和总经理陆国化,就把在老家合伙开了一个乡镇办的企业木器厂,主要生产钢琴壳和木器家具,来这里找他联系国拨材购买樟松的事,详细的和赵明做了介绍。

赵明听了当即表态,让他们在旅馆里等着听消息,明天他上班去找计划科长王孝和,国拨材计划指标都由他掌管,在局里调剂百八十立方米的樟松,应该还是没啥问题的。

商定好之后,赵明送他俩一起去了旅馆休息。告辞后,带着打包的饭菜,返回了自己的家属院,让全家人一起吃了打包拿回来的饭菜,这也是几年以来,赵明的儿女们吃的、最好的一顿丰盛的晚餐。

第二天,赵明上班直接去计划科找到了科长王孝和,和他说明了老家小舅子陈金杰,与陆国化合伙创办了乡镇企业的木器厂,他们来这里采购国拨材樟木,作为生产的原材料。王科长听了以后,沉思了良久,对赵明若有所思的,沉声说:

“老哥!虽然咱俩住邻居,多年的个人交情很不错,可是上次你们老家县里来了人,拿着县计经委开的《介绍函》,费劲巴拉的,一直申请国拨材计划指标,更改申请到大兴安岭地区林管局,几经周折批回来计划内指标300立方米。可是呢?资金迟迟落实不到位,不得不把指标作废了,咱们计划科闹得那叫一个被动啊!那叫一个尴尬啊!我差点没挨处分你知道不知道啊?让我好坐蜡了。”

“是的是的!上次都是我不好,没把事情办好,让你为难了,受了委屈。我把车皮都咨询好了,如果资金能到位的话,就能顺利履约啦。唉——!谁想到资金方面出了问题呢?”赵明赶紧向王科长赔着不是,长叹了一口气,一脸汗颜的说道。

“老哥!不是拨你的面子!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没法再给你老家的人办事了,你让他们回去吧!”王科长一脸不悦的,悻悻的说道。

“哎呀呀!别呦啊!王科长!看在咱俩多年的交情份上,你再为为难,帮老哥一次忙吧!他们新创办的乡镇企业,也不容易呀!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多做好事,不做坏事,积德行善啊!你就再帮助他们一次吧!嘿嘿!”赵明又不得不搬出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那一套,给他背诵毛主席的语录,对号入座,嘿嘿的笑着说道。

“哈哈哈!看看!你又拿毛主席的话来压我啦!难怪大家都叫你‘赵马列’呢?真拿你没办法。他们要多少木材呀?这次多了可没有,只能在咱们林业局权力范围内,100立方米以内调剂一下,依仗现在计划指标控制不严格了,就在拨给第三产的计划指标里面给他们80立方米,两个40立方的小车皮吧,行不行啊?”他哈哈大笑着,眨着双眸,又一本正经的对着赵明说着问道。

“行啊行啊!多了可能他们资金也有困难,超过了你的权限,也不能让你犯错误不是吗?那就你给开《调令》办理手续吧!我这就去找他们来见你。”赵明说着,起身告辞了王科长,去了陈金杰他们住的旅馆。

他到了旅馆,见到陈金杰和陆总,就一脸高兴地对他俩说:

“我刚才去了王科长那里,死求白咧的、给你们申请调剂了80立方米的国拨材计划指标,正好装载两个40立方的小车皮,让你们去办理手续呢,我这就带你们一起过去吧。”

陈金杰和陆总一听,喜出望外,担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总算没白跑一趟。他俩商量把木材直接运到唐山货运站,雇车再拉回半壁山乡镇办的木器厂。

他俩商量好了以后,就跟着赵明一起去计划科,见到了王科长。赵明给双方做了介绍后,互相打过招呼,寒暄过后,就由王科长给开出了国拨材计划指标《调令》。上面注明了:樟松原木80立方米,价格每方900元,合计元。交货地点:唐山货运站储木场。履约期限:三个月。由1986年3月30日至6月30日。

他们拿着开出的《调令》,又与赵明一起去了库都尔铁路货运站调配中心,联系好了两个40立方的小车皮,在三个月之内木材配运到唐山火车站储木场。

一切手续办理好之后,陈金杰和陆总告辞了山娃的父亲赵明,原路返回了兴隆县,他们见到了山娃,把见到他父亲和联系木材的经过和山娃说了一遍。最后陈金杰笑着对山娃卖着关子的问:

“呵呵!你知道吗?你爸爸在东北单位有个很出名的绰号叫什么吗?”

山娃一脸狐疑的摇了摇头回答:

“不知道!叫什么呀?”

“赵马列!这就是你父亲的绰号,我们到那里打听赵明,他们都不知道,但他们都知道‘赵马列’,我们见到了你爸爸,才知道这是他们给你父亲起的绰号。”

“哈哈哈!‘赵马列’?这个绰号符合我爸爸的性格,他政治了一生,也正直了一生,但也耽误了他的一生。性格决定命运!一点不假啊!”山娃哈哈的大笑着,他感叹父亲太过于政治了,由于智商太高,情商太低,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个小科员。何止是父亲?难道自己不是父亲的影子吗?不是接受了父亲的遗传基因吗?不是像父亲一样的性格吗?到现在不也还是一个小科员吗?与父亲没什么两样,山娃意识到:要改变命运和前途,首先要改变子自己,改变自己的性格。可是,谈何容易呀!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山娃送走了二舅和陆总,他们返回了老家半壁山,回到老家半壁山乡镇企业木器厂以后,积极筹备购木材的款项,陆总到半壁山乡政府找乡长项证耀做了汇报,得到了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去农村信用社做了政府担保,贷款了7万元资金,加上企业自有资金,然后把货款资金,汇去了库都尔林业局第三产的财务科。又把铁路运费5800元,预付汇到库都尔铁路货运站财务处。

汇款后,又给赵明拍去了电报,让他盯着请调车皮、装车发货等具体事宜,因为路途遥远,就全权委托赵明给予办理。

山娃工业普查工作,随着时间的进度,逐渐进行企业试填普查表阶段,就在山娃收到企业报上来的普查表审核的时候,突然,腰间的bb机“嘟嘟嘟”的响起了提示音,山娃从腰间掏出来一看显示屏,上面文字显示:

“你在那里呢?赶紧返回统计局我的办公室一趟,找你有急事!局长黄锐康。”

山娃看后,马上回复了两个字“好的。”然后,就急急忙忙去了黄局长的办公室。到了办公室门口,“笃笃笃!”轻敲了房门,随着局长的应声,山娃一脸汗水的走进了办公室,坐在了沙发上。没等他开口,局长黑着脸,一脸严肃的问山娃:

“听说你媳妇怀孕了?你有《准生证》了吗?如果没有户口所在地的《准生证》,孩子是不能出生的。”

山娃一脸惊愕的表情,沉默了片刻,顿了顿,汗颜的回答局长:

“是怀孕了,现在已经有四、五个月了吧。不是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就可以出生吗?妻子一方是农业户口、头胎是女孩、间隔期超过四周岁。这些条件都符合政策呀,还要办理《准生证》吗?”

“那可不行!现在计划生育抓的非常紧,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也不行,必须要有户口所在地,计划生育宣传站开具的《准生证》,才能怀孕出生,否则,你会受处分的,计划生育是国策,是国法啊!谁也抗拒不了,这是头等大事,你赶紧快回半壁山乡政府,到计划生育宣传站去办吧!”他一脸焦急的表情,拧着双眸悻悻的说道。

山娃听了局长的话,如同五雷轰顶,二话没说,他告辞了黄局长,拔腿就跑回了家,和妻子说了今日黄局长找他谈话,局里要二胎出生的《准生证》呢。刘荣荣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到现在为止,光知道一方是农业户口,头胎女孩间隔期达到四周以上,就可以生二胎。谁曾想还要办理什么《准生证》呢?到如今已经怀孕五个多月了,始终也没有办理《准生证》啊。

刘荣荣一脸着急的对山娃催促说:

“那你明天赶紧回半壁山去办理《准生证》吧!没有《准生证》出生,你会受处分的,听说闹不好,会开除公职的,那麻烦可大了。”

山娃听了妻子的催促声,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过,他想无非就是去半壁山计划生育宣传站补办一个《准生证》而已,因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也没有不给办的道理呀?于是,他蹙着双眸,一脸镇定自若的表情,安慰着妻子说:

“没事没事!你别大惊小怪的,别着急害怕!明天我去老家补办一个《准生证》就得了,很简单的事,我们怀孕生二胎,是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没有不给我们办的理由。”

第二天,他到了半壁山乡政府找到了计划生育宣传站,见到了主管计划生育的宣传员贾羽香。一见面,山娃先是吃了一惊,后又心中窃喜,原来他认识,不仅认识,还是同村的庄亲叫她二姑呢!别看她比山娃小几岁,但辈数却比山娃大。

原来在半壁山村,老贾家在村西头路北居住,是外来的一大户,家里户主贾修善夫妻生养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就把山娃同宗家里赵广优老爷家里的二儿子,从小就过养给了老贾家,为了传宗接代,把姓氏改成了姓贾,更改了姓名,由原来的赵治命更改成了贾治命。

经过多年以后,贾修善夫妇把贾治命抚养成人,长大以后,经村里和乡政府推荐,去上了工农兵大学校读书,后来毕业分配到了半壁山乡政府工作,当上了乡政府的副乡长。

之后他就和大他一岁的、老贾家的大女儿贾羽织结了婚。而贾羽织早在初中毕业后,就被半壁山邮电局招收正式职工,转为非农业当了收发员。而老贾家的二女儿贾羽香高中毕业后,在二哥副乡长的护佑下,考取了农村乡镇干部,当了半壁山乡计划生育宣传员,主管计划生育工作,掌握着计划生育出生指标和办理《准生证》的权力。

山娃窃喜的是庄亲二姑主管计划生育工作,办理《准生证》应该很容易,不会受到阻挠和刁难。于是,就把妻子怀孕的经过,需要办理《准生证》的要求向她做了汇报,让她给开一个《准生证》。可是,万万没想到,她的一番话,就像把山娃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一样,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她听了山娃的汇报以后,一脸黑线,拧着双眸,悻悻的对山娃说:

“办理计划生育‘准生证’,首先要有计划生育二胎指标才行,而咱们村今年年初有七个二胎指标,早已分配到户,名花有主了,没有你们的份。你们没有提前申报要二胎指标,所以,先孕后要指标是不允许的,只能把孩子做掉,然后再申请二胎指标,等待明年分配指标后,再办理《准生证》怀孕,听清楚了吗?”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