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不知道二闺女心中的感慨,只以为二闺女是为了能重新上学,而特意早起,表现自己勤快的一面。
农民赚钱不容易,一年到头,全家加起来,除去吃食开支,剩下的钱并不算多。
对于农民而言,让他们花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无疑跟割肉差不多。
李春兰是地道的农村妇女,重男轻女的思想有,节约(抠门)的习惯也有。
她想着女儿还有几年就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儿相当于泼出去的水,是别人家的。
让她每年花几十块钱去供她读书,她实在是有些舍不得。
女儿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李春兰对女儿多少是有些疼爱的,只是不多。
看着女儿与往日不一样的积极表现,李春兰心中复杂,但面上不显。
她想着,先拖一拖吧,说不定再过几天,女儿就忘记了这件事情。
这样,她不就不用出钱,也不用做这个恶人了吗?
自我安慰好的李春兰想通后,便心安理得的享受闺女的贴心服务。
用上了热水洗漱,喝上了煮开过的温水,和煮好并放得温度适中的早饭。
继李春兰起床后,其他的人也陆续的起来了。
其他人看到张红心的表现,心里也有几分诧异,但想法跟李春兰想的差不多,都只当是张红心为了能读书而特意表现的。
张爱心、张国栋、张国良几个家里的小辈见张爱国和李春兰都没说话,便也当作不知,有条不紊的各干各事。
张红心见了也没说什么。
她上辈子活的岁数比她爸妈加起来都还要年长,她现在看着年轻的亲人,目光总忍不住有几分看小辈的慈祥,总忍不住想对他们照顾几分。
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不介意多做一点,毕竟她多做一点,家里的人就能轻松两分。
上辈子她是家里人里除了小弟以外,活得最长寿的人,对于眼前的亲人,她已经很久没见过了,心里甚是怀念。
张红心虽然怀念家人,但也没有忘记正事。
提出重新上初中,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
毕竟距离那三年,时间不多了。
在那之前,她必须要想办法多赚一些钱,帮家里囤一些粮食。
否则,就算按上辈子的轨迹,大家能勉强熬过去,也会在那几年里饿坏了身子。
年轻的时候还没什么,但当年纪大了,不管是她还是她的家人,身体都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麻烦的是,那些问题是年轻的时候饿坏饿出来的,即使后面有钱了,也不一定能养得回来。
所以,改变,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更何况,做了几十年的人,见过世面后,张红心深刻的明白到,钱是胆,钱是底气,钱更是话语权。
在她现在没钱没权没势的情况下,不管她说什么,家里人都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只有她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财力的情况下,她爹娘才有可能正视她所说的话。
她昨天虽然提出了要重新上初中,但也并没有指望家里能多供她读几年的书。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