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有手下出面,袁阁老想起上回在文华殿的遭遇,便吸取教训闭口不言,任由邵舍人去打李估。免得自己再次失了身份体面而贻笑大方。
李估被邵舍人揭了短,气愤归气愤,不过心里还记着自己的主要目标。对方只是一个小小舍人(李估的眼界真是大了),本身没啥值得纠缠的。当下将神se软了几分,仿佛为自己辩解道:“你说本官逾制无礼?未免言重了罢,本官不过无心之失,也已经有过歉意,你还要如何?”邵舍人知道袁阁老心里对李估愤恨非常,得理不饶人道:“尔不过七品属官,自知有错当避道跪拜,听候阁老处分,还在此强言辩解乎?”李估突然翻了脸,对邵舍人厉声呵斥道:“狂妄小人!胆敢擅立朝廷典制!我要参你一本!”“少拿大话唬人。”邵舍人冷笑道。
李估居高临下“我且问你,朝廷震毅诸公,有三孤、尚书者,缘何袁阁老可以入得此门?”“自然是为大学士。”
“大学士又是几品?”
大学士当然只是五品邵舍人一时语塞,又道:“但”
李估疾步下了台阶,指着会极门道:“三孤、尚书不得擅入,非是大学士不能入此门。那在此门里,便该只论大学士!大学士与舍人皆为御前效力的shi臣,或有高低之分,但圣君旁侧岂该有贵贱之别?五品的大学士缘何可在七品面前擅作威福、逼人叩?内廷之中只该尊天子和圣母!”
他手臂一转,又十分霸道的指着邵舍人鼻头,骂道:“我中书本为朝廷内臣,与阁臣同受命于君上,共尽力报于皇恩。都是你这等摇尾乞怜、无廉无耻的贱婢小人败坏了法度纲常!我这江南小吏尚知自爱,实在羞与你为伍!今后勿复与我言免得污了我的耳朵!滚!”内阁里只有两种角se,大学士和中书舍人。李估破口大骂,其实将在场的都点了进去,颇有一番与世界为敌的劲头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
但李估声音洪亮、身材高大、气势迫人、动作嚣张、名头在外,又好似有恃无恐,猝不及防之下竟然没有出面与李估对喷的。
其实李估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若看官翻翻大明会典便可以看到,内阁连单独条目都没有还得挂在翰林院下面,好似一个似有还无的部门。
但出于权力制衡需要,内阁这东西,法理上的虚无与事实上的赫赫权位是脱节的所谓有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
在现实中,又有多少官员敢像李估今天一样,当面对着权柄甚重的内阁全体成员进行贬斥?那要被看做不要命了或者就是失心疯了。
所以内阁诸人此刻俱都错愕到甚多以为耳朵听错了,天底下居然真有这样的二愣子官晏?他以为他是谁?
李舍人便见好就收,趁着别人没有回过神便用力甩袖作不屑一顾状傲然重新拾阶而上穿过会极门扬长而去。
会极门里当值诸公公安静地看着阶下纠纷,默默地目送李估远去。有老内监感慨道:“听说百年前的魏忠贤形质丰伟、言辞佞利,
在会极门呵斥群臣到人人屏气噤声。今日李舍人大有此风范。”会极门下内阁众人面se精彩纷呈,所思所想所言所语便不一一赘述了。
前来交奏章的一些外朝各衙门官员这时也会极门外等候着的。
看到眼前这一幕,心中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了恨不得大呼一声李中书真乃神人也。此后短短一日内,李估的大名再次传诵于京城各部、院、寺、监、司。
“狂悖!”袁阁老又爆了,转身向西而去。他要去见皇太后,一定得将这的李估干掉。
却说李估昂行至阁门,却现阁门紧锁而钥匙只有大学士有。他只好反身去东华门附近溜了一圈。
回来再看,阁门已经开了。李估便迅溜进自己公房,接了今日奏章,便紧闭门窗,静坐于椅子上。他正在等待一个结果,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颤抖的双手出卖了他的内心世界。
李估做事的心态喜欢算无遗策、力求安全,不轻易行险,今天算是少有的弄险了,为的就是在没有掌控力的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下证实自己的判断。
从早晨等到午时,结累迟迟不来,李估连午饭都没有心思吃,仍旧闭门自守。
直至午后,太后谕旨到阁一罚李估傣禄半年。整个内阁听到这个处分,群情大哗,这明摆着就是偏袒!毫不遮掩的偏袒!
而李估〖兴〗奋地猛然捶案,他猜对了,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太后对他的行为根本就是纵容!上次文华殿事件受了处分后,别人如何想不知道,但李估这个当事人却隐隐约约感到一丝纵容之意,结果今天又是这样。
这也说明他从宫中和外朝的夹缝中找到了一条路,起码暂时可以左右逢源了。
李估今天在会极门可不是疯,真是疯也不会在贬低大学士同时,口口声声强调宫中只有天子、太后为尊了。
话要从头说起,那晚送走了下毒未遂的归德千岁,李估便对自己的处境再次进行了长考。
外朝文官是他的根本,不可背弃:而宫廷这边也有点防不胜防,归德千岁也实在不是个好对付的。两边都想抓住分票中书,双重挤压之下,夹在中间的他就很不好受。这可如何是好?
当时李估又分析起两边心态:许尚书派他出任分票中书,是为了牵制内阁:归德千岁想要分票中书,是为了控制内阁。想至此,李估不由得眼前一亮,说白了两边都是想打压内阁嘛看来近年内阁权势太盛,外朝和宫内都很不满。如今内阁辅病休、次辅致仕,剩余大学士里没有太强力的人物,所以乃是难得一见的虚弱时候,此时不借机压制更待何时?
李估便继续想道,有了共同点就好办,内部矛盾不好解决时,可以通过外部矛盾来转移视线嘛…帝国主义都是这么办的。
例如他与内阁之间生了剧烈冲突,无论是归德千岁还是许尚书,恐怕都得全力支持他罢,哪里还有功夫互相争斗。
当即李舍人心下大定,干脆就学那轻挑边衅、挟寇自重的领兵大将罢。只要他与内阁纷争不息、斗争不已,外朝和宫中就得支持他到底。
不过李估还有个疑虑,秉政太后对内阁是个什么心思?万一他刚挑了衅,立刻就被太后罢官,那还挟什么寇、自什么重?
上次文华殿事件中,太后的处分就很值得玩味,但李估不太确定。
今天会极门外,李估便再次稍稍放肆了一把,以此试探太后的态度。
大不了再去求钱皇商、求归德千岁……,
现在可以确定了,太后也在纵容他!一个能够秉国政八年的人不会轻率做出这种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决定。看来太后对内阁也有想法……!。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