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会战(43)(1 / 1)

身为经验丰富的统帅,阿巴泰就算没有望远镜,也没有望杆车,但只是手搭凉棚在马上观察了一会,再结合逃回来的侦骑带来的情报,他就咧着嘴笑道:“这股明军不好啃,今天这一场仗,有的打。”

“父王,何以见得?”

这一次问话的不是好学的镇国公岳乐,而是他的三哥,贝勒博洛。

身为阿巴泰之子,博洛完全继承了他父亲善战的基因,在天聪九年就和多铎攻打宁锦有功,封固山贝子,同时还受到了皇太极的赏识。

崇德元年进理藩院,参与政务,这是八旗王公贝勒从普通的旗下贵族转为朝廷重臣的信号。到了崇德六年,他在地方设伏,击败明大同总兵王朴和宁远总兵吴三桂,立下大功。

按他的功劳和资历,早就该封贝勒或是郡王,但因为阿巴泰混的不算得意,所以博洛也就被压了下来。

到了顺治元年时,阿巴泰好歹封了郡王,博洛也立刻被封授贝勒,在爵位上,始终就比阿巴泰差一等。

多年征战,博洛也曾几次单独领军,养成了稳重厚实的将帅之风,比起年纪小他一块的岳乐,博洛早就俨然名将了。

这一次南下,按原本的历史走势是没有博洛的份的,他此时应该在多铎军中,一直打到潼关,并且在刘泽清等降军攻打江阴不利的情况下主持攻城,后来一直打到杭州为止。然后为大将军,南征北讨,其弟岳乐还是个镇国公时,他就已经是亲王了。

这个儿子发问,阿巴泰显然重视了很多,立刻答道:“明军的左翼很强,右翼我看不出来什么,但孙传庭领军多年,不会一翼强,一翼弱。这么一来,我们从两翼一包,等明军自乱夹击的战法,肯定是用不上了。”

清军与明军交战,素来是最重骑兵,满人的骑射论确实有吹嘘的成份,但并不能完全否定它的骑兵快速机动和抢占战场有利地形,在心理和实际上对明军形成包夹威慑,使得明军不战而溃败的作用。

在机动时,清军骑兵也会抓住一切机会,给明军远程打击,在当时明军辽东文官的一些记录中都有记载,比如在马上站着射箭,或是有一种特别的大弓箭,箭如矛杆云云。

这些话固然是有夸张失实之处,但清军骑兵两翼夹击的战法,也绝对是符合事实的。

但这种打法,也就是吓唬那些没用的废物,明清在关外博击多年,很多战事在一开始的时候只要清军的骑兵大股出现,明军营兵就会士气崩溃,将领会第一时间选择逃跑。

比如王化贞主导的广宁战役,几万明军刚看到清军的影子,祖大寿就转身先逃了。

祖部一逃,明军阵脚当然大乱,然后广宁镇将领内乱,王化贞仅以身免,在他身后,抛下了几万具明军营兵的尸体。

这种战场,当然是清军打的最舒服的时候,也是阿巴泰等人的美好回忆。

当然,在辽东他们也遇到过硬茬子,比如满桂的宣大兵,打起来虎虎生风,给阿巴泰等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眼前的明军,就有一股子当年宣大军的感觉。而且,还不止如此。以阿巴泰的战场嗅觉很快就转化为实际的判断。

眼前的明军,士气并不低落,原本期待的昨天明军山东镇的大败会给明军毁灭姓的打击并不存在,事实上明军敢在今天出阵,也明显就是孙传庭等人对士气和将领的约束力有相当强大的自信。

要知道,历来明军文官领军,最可怕的就是将领在战场上临阵脱逃。

因为崇祯的短视和处置失措,将领在崇祯年间获得了此前百多年没有过的自行其事的权力。象左良玉这样屡战屡逃的败将,还有大同总兵王朴那样的滑头,只因为他们手中握有重兵,崇祯就从不敢置之以法,时间久了,将帅摸清了朝廷的底细,对文官的敬畏也就只局限于表面了。

战场临机逃走的将帅,简直史不绝书。

松山时,洪承畴就被一堆将领转身给卖了,松山之后,可就再也没有大股明军和清军对垒的记录了。

眼前的孙传庭,倒不愧是明末杰出文官将帅的杰出人物,阵势一出,就叫清方将领感觉到了一股久违了的压力。

特别是左翼的高杰所部,在阿巴泰眼里,是比当年宣大兵还可怖的存在。

毕竟宣大镇可没有这么多重甲给士兵装备!

在阿巴泰眼前,排好阵势的明军左翼犹如一条游动着的银蛇,大量的铁甲在光线下熠熠生辉,闪的他眼睛生疼,在铁甲之中,是一张张可以感受到愤怒和杀机的面孔,再加上那些如同芒刺般闪着寒光的兵器,整个左翼明军犹如一头愤怒的豪猪……这样的猪,吃起来不仅不会有快感,恐怕还会扎的自己满嘴出血。

“他们是打哪儿弄来的这么多铁甲啊?”

尽管清军已经不是后金时那只可怜的部族强盗武装,在天聪之前,八旗中只有最精锐的巴牙喇兵才有重甲和强兵,普通的旗兵可能就是一身布袍和一顶大帽,然后手中是一把生了绣的劣制腰刀。

一直到天聪之后,打了明军多年的草谷之后,清方获得了大量的钱财物资全部用来打造自己的战争机器,到了那时,通过打制和缴获,清军才解决了三四人才有一甲的尴尬境地。

自此之后,就是所向无敌了。

就算已经富裕了多年,毕竟是穷家小户的出身,此时的阿巴泰在看到明军的豪华阵营时,仍然是忍不住的惊叹。

他的战兵有一万一千人,其中有一千多人是蒙古旗兵,这些混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跟在主力后头捡便宜他们是一把好手,披坚执锐的冲向敌阵,这些成吉思汗的后人哪里还有这个本事?说真的阿巴泰都难以想象,不过隔了三百多年的时间,怎么草原曾经的主人们现在成了这副尿姓?

蒙古人靠不住,还有两千汉军虽比蒙古人强的多,但用来当主力是显然不够格的。

真正的主力,就是他自己的旗下兵马加上多尔衮在燕京给他临时抽调的兵马,加起来也就是六千人不到,这些套着双甲甚至是三层铁甲,壮实的如同野牛,刀枪锐利,甲胃坚实,眼神锐利而充满杀气的满洲八旗才是阿巴泰用来克敌制胜的真正利器。

剩下的所谓战兵,不过就是套着一层皮甲或棉甲的旗丁和索伦兵,鄂伦春兵等杂牌部队。比起蒙古人他们更听命令,比起汉军的战斗力他们都要差一些,所以只能发一把刀或长枪,跟在后头一壮声势就是了。

清军只有六千左右的铁甲,对面的明军从左翼到右翼就是一座铁山,这些铠甲给了阿巴泰强烈的精神刺激,也使得他十分清楚的知道,今天的敌人非常难啃,不仅有决战的意识和士气,也有决战的资本。

“父王说的对,”对阿巴泰的判断,博洛也是心悦臣服,并不以为错。不过,他有自己的看法:“不过我们不要理他们的两翼,干脆就集中全力,打跨他们的中央主阵好了。我已经看到主阵是他们的什么平虏军为主了,这个是明国皇太子在清江练成的新军……新军么,看他们的旗号和穿着确实好看,不过,我想也就是好看罢了!”

“对,我也是这个意思。”

两个最高级的郡王和贝勒在这一点上,看法完全一致。

平虏军的旗号和军服,就算是束甲后也能明显看出和普通的明军不同,清军的情报工作再差,对平虏军这支强大的新军武装也不可能完全的懵懂无知。

在有限的情报下,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敌阵中央的是一支练了半年左右的新军,相比较高杰所部的悍厉表现还有未知的右翼,中间的平虏军应该是一个好捏的软柿子!

“就是这样了!”

阿巴泰断然挥手,令道:“全师压上,先以势逼人,再以主力突破敌人主阵。嗯,孙传庭想来钳击我,我就先打跨他的中间,叫他两边的钳子都断开,到时候,他哭都来不及!”

“父王英明。”

博洛简捷的应承了一句,然后在马上躬身请示道:“是否由儿子率部冲入敌人主阵?”

“不必。”阿巴泰道:“由固山额真淮塔指挥,梅勒章京喇希为前锋。”

“是,那儿子自回本阵去了。”

多年领军,就算是父子,也是各有部曲,博洛的部下论起经验和战斗力来,完全不在阿巴泰之下。

但冲阵的第一波肯定是死伤惨重,阿巴泰不会用自己人,也不会完全用满洲八旗,淮塔是正红旗的人,喇希指挥的就是汉军和索伦兵等杂牌兵,既然今天是一场苦战,这些向来躲在后头捡便宜的浑蛋们,这一次也非得拿出一些真本事来不可了。

就算是他们被击败,也无非是帮主力减轻一些死伤和吸引明军火力的作用,对博洛的旗兵,阿巴泰也不会随便去牺牲的。

(未完待续)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