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战争和政治(二)(1 / 1)

关于那支枪的来历,东条英机等人经过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应该是美国的军工产品,为了搞清楚其中包含的先进技术,他们加大了在美国的谍报力度,不过却始终没有进展。而就在那个时候,随着二次文安之战的结束,欧阳云和学兵师开始作为钉子一样的存在出现在关东军报备日军大本营的文件里。

在东条英机看来,学兵军的崛起堪称传奇,就好像春笋一样,不过一夜之间,它就高山一样的伫立在华北平原上了。对于欧阳云其人,日军很花了一番心思前去调查了解,当然还有刺杀,只是,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什么护佑着欧阳云一样,每一次都功亏一篑。

文安战士结束之后,东条英机在听取了相关战事分析之后,回到家,他在当天的日记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帝国之华北之敌,唯学兵军是也!

东条英机这次前来中国是搭乘的海军的军舰,在旅顺港下船之后,他乘坐着关东军司令部前来迎接的车子直接往沈阳关东军总部开去。看完那条有关“天津大捷”的新闻之后,老鬼子沉思了好一会,然后将报纸递给坐在他身边的小野川二说:“小野,你看看这个。”

小野三十岁左右,身高达到了一米七五,这在日本人当中,属于绝对的高个子了。上了车之后,他就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腰板挺得壁纸,双手放在双膝上,目视前方。看见老鬼子递过来的报纸,他点点头,接过来认真的看了看,稍后又将报纸递还回去。

接过他递过来的报纸,老鬼子看了他一眼,见他依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中暗自欣赏,觉得不愧是在德国军校留过学的,这份从容淡定倒是颇有大将风度,问道:“对天津这一战,你有什么看法?”

“司令官阁下,只有一点我感到奇怪,被俘的皇军将士真的有这么多吗?土肥原中将之前虽然是做谍报工作的,但是作为深得天皇陛下欣赏的将军,我不信他连玉碎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一定有蹊跷。我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对其军力多少了解一些,我想,这一次108师团面对的绝对不仅仅是张自忠的38师。”

听完小野的话,东条英机赞赏的点了点头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欧阳云还有他的学兵军在其中一定掺了一脚,不然的话,以108师团的战力来说,别说区区的38师了,就是宋哲元将29军全部押上,也未必能够获得这样的战果。小野,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学兵军的战力有多么强大,我忌讳的是和那支手枪一样的武器。支那兵的军事素质或许不如我们皇军士兵,不过在这热兵器时代,只要武器够好,我想是能够弥补这一点。小野,那个欧阳云用步枪打下飞机的事情你听说过吗?”

“司令官,那不是谣言吗?”

东条英机摇了摇头说:“不,我相信那是真的,”顿了顿,他继续说:“我军以前的华北高度自治方案看来是行不通了,这个学兵军是必须坚决予以铲除的,学兵军一日不除,那华北就一日不可能成为帝国新的殖民地。小野,你听说过狼牙还有大刀吗?”

小野摇了摇头,他虽然很得东条英机的赏识,但毕竟军衔太低,因此无法接触到一些比较机密的文件,自然也不知道在学兵军中还存在这样两支特殊的部队。

“来,你看看这张照片!”东条英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这仗照片其实是从一张报纸上翻拍下来的,因此显得比较模糊。不过纵然如此,小野还是很快分辨出来:在一大堆灌木丛中,竟然藏着一个人,这个人面前杵着一根棍子,赫然就是一支步枪了。

这张照片的真正作者是梅岚书,是她在一次参观狼牙训练的时候拍摄下来的。这张照片刊登出来之后,欧阳云曾为此大为光火,以涉嫌泄露军事秘密的理由跑到报社要求停售第二天的报纸,但因为报纸已经印刷出来并派发了出去,故此并没能全部的收回,这也就使得日军间谍有机会获得了这张照片和大刀、狼牙的一点秘密。

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迷彩服出现在1929年的意大利,它甫一出现就引起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注意,就在这几年,德国相关的军工部门已经在着手研制这种服装。小野在德国军校留学经年,有幸知道这一点,看见照片上那个模糊的人影,那身斑斓的衣服,他第一反应是觉得这学兵军一定和德国政府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司令官,您还记得我上次交给您的那本德国军方杂志吗?这衣服在那本杂志里就有介绍,名为迷彩服,又叫阻击手服,这件衣服的;来历应该和德国人有关,不过——”他顿了顿,整理一下思绪说:“德国也只是在研制当中,支那人却装备上了——”转头看向东条英机,他请求说:“司令官,我想亲自到任丘学兵军的驻地去看一看,还请您批准。”说完,他低头做恭敬状。

“吆西,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你不会说中国话,行动上一定会有诸多不便,要不这样,到驻地后我给你找个会说中国话的陪你去。”

“谢谢司令官了。”

欧阳云绝对没有想到,“七七事变”之所以提前爆发,其实是因为一个名叫小野川二的鬼子。小野川二在任丘转了一圈之后,虽然没能刺探到一点实际军情,但是从任丘老百姓面带微笑的脸上,从任丘繁荣的市面上,从学兵军将士那笔挺的身躯上,他感觉到了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一种改变,一种力量。于是他迅速作出判断,觉得华北不能再拖下去了,这个学兵军也不能再任由其发展下去了,否则的话,一旦其坐大,再想解决可就困难了。

东条英机到了沈阳以后,调阅卷宗,从两次文安之战还有“天津大捷”中发现了触目惊心的一点——那就是日本一直引以为傲的飞机、坦克还有大炮在这三场战斗中竟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在听取了小野的汇报后,他大为赞同其速战速决解决华北,至少解决学兵军的倡议,然后和南次郎等关东军高层交换意见之后,便定下了“宛平事变”的策略。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