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风云天下动(1 / 1)

第一四零章 风云天下动

香港,“乾亨行”商号内。

刚成立不久的兴中会中,几位骨干成员一脸喜悦的围在圆桌旁开会。

陈少白,陆皓东,郑士良,孙中山,杨衢云等都在列。

陈少白先指了指桌上的《泰晤士报》,满脸开心的说道:“真是想不到啊,我兴中会刚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奋斗之目标,叶将军便一夜间就扭转乾坤,推翻了满清。此事当浮一大白,估计中国没有几个人能预料到如此之情景吧。”

陆皓东提醒道:“少白不要弄错了,是义和团推翻的,不是叶将军推翻的,叶将军充其量也只是起了战后稳定作用。”

孙中山看着半眯着眼睛的杨衢云,出声问道:“会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此时兴中会的会长是杨衢云,孙中山还只是个秘书。

杨衢云是洪门中人,主张推翻满清,建立合众政府。

“叶将军不是在报上说了:广邀各路豪杰入京师参与国事吗?正好,趁这次机会,能将我兴中会的主张在世人的面前大大方方的展露出来,我准备北上京师建议叶将军建立合众之政府,推举他为总统!”

陈少白和陆皓东异口同声的说道:“会长,我们也要去。”

“那好,大家都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就光明正大的北上!”

杨衢云豪爽的开口回道。

旁边的孙中山却微皱着眉头,无限忧愁涌现心头。

杨衢云见了,不解的问道:“载之何故如此表情,可是对叶将军有何不满?”

陈少白和陆皓东同时看向他,一个是好朋友好兄弟,一个是他两心中敬佩之人,陈少白希望孙中山不要对叶之魁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孙中山摸了摸胡子,谓然一声长叹,回道:“我是在担心我们的路费够不够!”

杨衢云,陈少白…

湖南长沙思贤讲舍。

三十来岁的齐白石正帮自己老师王闿运收拾行李。

“先生,此次叶将军部下杨度邀您北上,先生定能一展心中抱负。”

齐白石深知自己老师认为他自己怀才不遇,一直耿耿于怀。

王闿运早年怀抱帝王之学,曾试图参与治世,想大有作为,然而屡遭挫折,无法施展抱负,遂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前后得弟子数千人,有门生满天下之誉。

不过他此时“纵横志未就,空余高咏满江山”的傲岸之气未有稍减,一有机会,他是不会放过的。

王闿运显然心情很开心,展露笑意说道:“湘潭杨皙子多次邀请为师出山,此次更是附带有叶将军亲笔邀请函,邀请为师入京商议国事,为师亦不好再多做推辞了。”

齐白石为老师开心道:“叶将军如登上帝位,先生您则为帝师,平生帝王学定能施展。”

“阿芝,你也和我一起去吧,此次北京议国事是我中国百年难得一遇之大事,叶将军遍邀五湖四海之有才学之士,无论乡野,到时云集京师,济济一堂,你去了也能长长见识,多多认识一些有志之青年。”

“那学生就不推辞了。”齐白石早就想去了,可惜不好意思提出来。

如今王闿运一提起,他就满口答应。

次日,王闿运带领学生十余人,离开湘乡之地,起身前往北京。

上海租界,南方维新派重要人士唐才常拧着个小礼盒,敲开了容闳的大门。

容闳是中国留学生之父,因对洋务派失望,十多年一直侨居美国,直到中日甲午战争起,关心国家的他马上回国尽微薄之力。

变法失败后,他心灰意冷,避居上海。

“先生,先生!我唐某今日拜访您来了。”

门被容闳咯吱一声打开,唐有才张眼看去,见毕永年早已经坐在里面品茶了。

唐有才和毕永年是老熟人了,互相打了声招呼,也坐了下来。

六十大几的容闳穿着一身得体的西服,笑着说道:“想不到平常冷清的老夫门庭,今日同来两位贵客。”

唐有才和毕永年连称不敢。

容闳自是知道他们的来意,脸色一整,说道:“你们的目的我很清楚,叶之魁在京师发出招贤令,各路贤才应声而动,可惜如今老夫早已没了当初的雄心壮志,恐怕要让两位失望了。”

唐有才力劝道:“容老,您对西方制度较为熟悉,如今国家正处转变之时,正需要像先生您这样的人才,像湖南的王闿运这些帝制拥护者,早已动身。到时叶帅受其蛊惑,登基称帝,则中国的民主之路当遥遥无期啊。”

容闳沉默不语,有些意动。

毕永年附和道:“叶帅此人我在京师见过,性子和善,有容人之量,军政府草创,人才短缺,以先生之名,必将受到重用,先生亦能一展心中抱负,为我中国之富强而尽一份力。”

容闳松下口来,终于被两人说动,答应不日将入北京。

叶之魁一句共商国事的电报在报纸上一发表,顿时便震动士林,不但各省督抚派代表入京,就连那些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各式各样的人物也同时放下手中工作,纷纷入京。

连叶之魁自己也没有想到,动静会弄得如此大,要说也怪这个时机取得好,一是经过维新变法后,各方代表把康有为的上书大业学了个淋淋尽致,有事没事喜欢向各省督署进言上书,更不用说是商议国家大事这种有名有利之事了,谁不会心动。二是革命派人士还没有发动暴利革命,叶之魁忽然推翻清政府,他们一时间失去了目标,而叶之魁又向大家伸出了橄榄枝,他们能不兴奋吗?

21日,谭嗣同、刘光第等被关入大牢中的维新人士被叶之魁放了出来,他们这些人也算是幸运之极了,维新失败被抓后,恰好碰上叶之魁前来讨逆,逃过慈禧的毒手。而京师发生***之时,他们又身在牢中,没有被波及到多少。

众人劫后余生,对叶之魁自是感激,谭嗣同文武皆备,其他人也有才干,叶之魁邀请他们入军政府任职,吩咐他们先将维新变法的一些条令整理成册,化繁为简。

曹随萧规,光绪不能成功之事,他叶之魁未必不可以成功,再说清末新政不是搞得轰轰烈烈的吗?那有推行不下去之道理,只要看你拳头够不够大。

护***招募士兵的同时,也在打发入京的义和团拳民,劝说他们回乡务农。

22号,叶之魁在***发表重要讲话,当时盛况空前,广场上集中京师以及拳民几十万人。

叶之魁号召义和拳拳民卸甲归田,称赞义和团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已经战胜天主教之侵略,然随着时间之推移,义和团面临着另外一场战争,那就是春耕,农民为军政府中不可或缺之一员,军政府粮仓告急,需众拳民放下刀枪,回家种田务农。

义和团首领大多加入护***中,积极响应叶之魁的号召,遣散众多拳民,为防这些拳民不还乡流窜他地,军政府组织人手,传令山东,直隶各府派人前来分路带领回去。

当然,为表彰拳民所做之贡献,每人发银十两,发一种反清复汉纪念徽章一枚。光是这笔开销,军政府就花掉了几十万两的白银。

送走了这帮大爷后,身处总理衙门的叶之魁总算松了口气。

“叶帅,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宋育仁发来电报,要求军政府汇钱过去,总款是三百万英镑。”见仁时吾一脸郁闷的走了过来。

“你刚才说什么?”叶之魁直起身子,强打起精神,不信的问道。

班子太小,很多事叶之魁都是亲力亲为,未免有些精神不济,他几乎怀疑自己刚才因为太劳累听错话了。

见仁时吾详细的说道:“宋育仁去年以清政府名义从外国银行借款三百万英镑,如今银行催上门来,他要求政府尽快了结。”

我勒个去,就算是公款吃喝玩乐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啊。

“这个宋什么的,把钱花在哪里了,还有胆子向我来要钱。”

见仁时吾一脸佩服的说道:“叶帅,此人不得不让属下钦佩。”

叶之魁倒是起了好奇心,看向见仁时吾,听他述说。

“甲午战争时,宋参赞见我中国丰岛海战失利,情急之下,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希望能出奇并反败为胜,他与使馆参议密谋购买英国卖给阿根廷、智力两国的兵舰五艘,鱼雷快艇十艘,招募澳大利亚水兵两千人,组成水师一旅,托名澳大利亚商团,准备以保护商队为名,自菲律宾北上直攻***长崎和东京。”

“确实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叶之魁也不得不佩服这位的才华。

见仁时吾接着说道:“计谋确定之后,宋参赞以中国政府名义与康敌克特银行立约借款二百万英镑、另战款一百万英镑,以支付兵船购买费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其所购舰只,备齐了枪弹武器,各级战斗人员,也已经募集妥善,组成了一支有力的海军,准备交由前北洋水师提督琅威里率领。不过他却没有料到叶帅能快速击败***,签订和约。因此这只舰队就没有成行。”

叶之魁兴奋的站起来道:“那如今这只舰队在哪?”

见仁时吾耸耸肩道:“因为当时的北洋大臣荣禄拒付这笔借款,舰队面临解散,我估计这位宋参赞见军政府刚建立,想死马当活马医,来试试看了。”

叶之魁可不想失去这只舰队,北洋水师已经很久没有添购新军舰了,***又开始蠢蠢欲动,宋育仁这可真是及时雨啊。

“我笔借款就由军政府还了,传电报过去,要求宋育仁尽快带舰队回国,舰队仍然由琅威里率领。”

叶之魁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熟悉北洋水师的人都知道琅威里对北洋水师的作用,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他严格按照英国海军训练,治军严谨。

后世有历史学家认为,琅威里的离职,致使了北洋水师快速堕落,训练开始长期废弛,是甲午海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琅威里再来华,叶之魁必定会重用他,除了北洋水师,不是还有一只南洋水师吗?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