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孙可望命毙平彝(1 / 1)

刘文秀走进南明军的大营不由倒吸了口凉气,他打了十几年的仗对明朝的军队可以说了解颇深,否则也不会屡次将明军击败,可眼前的军队给了他一种如山的气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抛去武器和后勤等方面的供应,即使大西军不陷入现在的绝境也不是这些明军的对手。

刘文秀在和李定国商量过后决定由他来见弘光帝,一来他们确实陷入了绝境,大军不可一日无粮,再拖下去人心就散了,那时再想办法就来不及了;二来刘文秀觉得李定国比他有本事,万一和弘光帝谈不拢李定国也应该能多撑些时日等待孙可望的援兵。

听到刘文秀到来的消息我马上让人把他请进来,严格来说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虽然是明朝眼里的反叛武装,可怎么着也算是有大西军这么个势力,在甲申年间以至于后期的南明,大西军绝对是反清力量的中坚,我重视些也是对的,况且大西军现在拥兵十万之众,必须要小心解决才行。

“刘将军,坐!”我料到刘文秀在对我的称呼上必然犯难,因此我没有计较这些虚的东西,“让人摆些茶水和糕点。”看着刘文秀有些疲倦的面容我就知道这个将军恐怕也没吃饱。

刘文秀听说过有关弘光帝的传闻,但那都是负面消息,同他今日眼见来看有着巨大差距,刘文秀吃了几块糕点喝了一杯茶水,“就把话说开吧!有什么条件我听听。”刘文秀想要听听弘光帝想把他们怎么样。

我微微一笑,“刘将军,既然你开门见山那朕也不罗索了,具体是什么情况你也比较了解,大西军如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朕不是夸口,完全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困住大西军使大西军不战而溃,然,朕很清楚大西军中有很多都是被逼无奈才起兵造反的老百姓,朕心疼啊!俗话说的好,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崇祯以来民生日益艰难,如果不反那才是怪事。”

刘文秀听着弘光帝的话有些痴愣,他没想到弘光帝会先编排起崇祯皇帝的不是来,他有些猜不透弘光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刘将军,你可知道这大明的江山是从谁的手里夺过来的嘛?”我听了刘文秀的回答后点点头,“不错,是蒙古鞑子,想当年太祖举兵驱除鞑子是何等顺应民心之事,太祖能得天下与顺应民心是分不开的,历史即将重演啊!满清鞑子被汉奸吴三桂放入山海关后一路势如破竹轻取北京,而且陕西山四川湖广等地已经被满清占领,照此下去,不又回到了二百多年前嘛!只是蒙古鞑子被满清鞑子取代了而已,话又说回来,此时的满清不就是满蒙联合的吗!”

我顿了顿让刘文秀消化了我的话后接着说:“好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当此乱世之时追求个人的权力和利益是没有错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这要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打内战打的再乱也不打禁,因为这天下还是我们汉人的;可一旦遭受外族的入侵,那将是被奴役的命运啊!虽然满清皇太极以来一贯重用汉臣,可即使逃脱了四等人的枷锁也难逃被欺压的境地,朕对此深为忧虑,满清鞑子战力不俗,从现在来看我们并不是他们的对手,李自成厉不厉害,百万大军攻入北京是何等的辉煌,可眼下呢?不但李自成身死九宫山大顺军也不复往日的繁荣昌盛,落了一个无处栖身的下场,大西军也一样,张献忠几十万人马连满清的几个冲锋都没抵挡住,这就说明满清是可怕的,他的战斗力是惊人的,他是我们大明子民共同的敌人,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挡住满清的虎狼之师,才能保护我们的妻儿父母,保住祖宗的祠堂宗庙,不知朕说的这些刘将军是否赞同?”

刘文秀听罢弘光帝的话心中万分赞同,他可没短了跟满清鞑子交锋,可自诩勇猛善战的他面对满清铁骑却束手无策,自从和满清对阵之后他就没打过胜仗,平心而论他承认满清铁骑比大西军有战斗力,单从军纪来说大西军就不如满清铁骑,张献忠就是毁在了这一点上,另外弘光帝所说的民族大义刘文秀也深以为然,尤其是弘光帝所说的立场是站在大西军的立场上,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说到了刘文秀的心坎里,他对弘光帝的第一印象非常之好,“这些话刘文秀觉得有道理,可眼下还不到谈论这些的时候,我想知道皇上想怎么对付大西军?”

“刘将军言重了,从何说起对付二字啊?自朕登基以来还没对大顺军和大西军下过重手呢!以前的那一篇就揭过去,咱们重新打鼓另开张,说是招安也好说是劝降也罢……!”我正说的时候梁甫从外进来,手中拿着的折报递到了我的手里。

我看过折报心下不由唉声叹气,这个事发生的太不是时候了,“刘将军,你看看吧!”说着我把折报递给刘文秀。

刘文秀接过一看不禁大惊失色,“这……这……怎么会,大哥他……!”折报上写的明白,大西军的实际领袖孙可望在三天前中炮身亡,大西军在艾能奇的指挥下奋力突围但却被打退,折报的意思是询问弘光帝是否就地将大西军歼灭,落款是刘肇基和黄世仁。

我对刘肇基和黄世仁比较了解,二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尤其黄世仁更是勇猛善战,击毙孙可谓估计就是他的功劳,至于刘肇基则更多的是统筹全局的才能比较突出。

“刘将军,事已至此还望节哀,朕也没想到孙将军会在阵前陨命,实在是大西军的一大损失啊!到了现在朕也没必要和刘将军再深谈下去了,朕希望大西军能接受朝廷的招安和改编,当然,朕绝对不会亏待你们,你等都是历经战火锻炼的良将,朕一定得把你们用到刀刃上,怎么样?”孙可望一死大西军就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这对陷入绝境的大西军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原本还想和大西军谈判的我也就不用再小心翼翼的了。

刘文秀此时心乱如麻,这个消息的真假他现在还判断不出来,“容我回去和定国商议一下,告辞了!”

龙在田从李定国的营地回来后也听说了孙可望战死的消息,可惜之余他也料到大西军没有了别的选择,在溃亡和招安收编之间李定国三人肯定会选择后者,“皇上,微臣以为是否能让艾能奇和李定国会师一处,这样一来也可以让他们把孙可望的后事安排安排给他们一个商量的空隙。”

“嗯!可以,反正他们现在是插翅难飞,那这个苦差就由龙爱卿跑一趟吧!顺便把朕的手谕交给杨畏知他们。”从现在来看,大西军已经到了不得不接受招安的地步,让他们合兵一处也不会掀起大浪,只会增加粮食上的恐慌而已。

孙可望阵亡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在李定国和艾能奇会师后全军给孙可望戴孝举行厚葬,同时三人也为今后的出路研究了一个晚上。

刘文秀把弘光帝原话转述一遍后看看李定国和艾能奇,“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再说旁的也无济于事了,我的意思是接受弘光帝的招安,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我们折腾了这么多年也不过是跟在李自成的屁股后面,向来都是大顺军比我们大西军折腾的好,可又有谁能想到局势会急转直下,满清鞑子一进关,不但李自成被赶的无处容身连我们大西军也惶惶如丧家之犬,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艾能奇咳嗽一声,“那要是弘光帝骗我们呢?一旦我们落入他的手中岂不是任其宰割吗?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尾,反正我是不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现在这样多好。”

“你还没睡醒呢?现在我们是被困在这弹丸之地,有资格谈将来吗?只要弘光帝一句话我们不也一样死无葬身之地吗!怎么都是死,难道我们就不能赌一把?”刘文秀觉得艾能奇有些异想天开。

李定国看看争吵的两个人,“好了,我想还是接受弘光帝的招安吧!不为我们自己想也得为下面的弟兄想想,已经五天没吃到粮食了,还打什么仗啊!举白旗,投降!”李定国很明了眼前的形势,而且他判断弘光帝确实很重视他们手中的十万人马,否则胜利在望的弘光帝也不会迟迟不对大西军展开攻势,要知道大西军现在能拿动武器的不到五分之一啊!

大西军投降后马上得到了南明军的粮食供应,当兵打仗为的就是军饷和一口吃食,因此大西军上下对主帅的这个决定举双手赞同。

看着跪倒在地的李定国三人我笑着把他们搀扶起来,“三位将军多礼了,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朕先前的承诺说到做到,李定国听封,朕封你为安西侯,封刘将军为抚南侯,封艾将军为定北侯,至于不幸遇难的孙将军,朕追封其为平东侯,如此也算全了四位爱卿的忠义。”

李定国三人是抱着怎么都是一个死的心态投降的,没想到弘光帝的态度和对他们的安排比他们想的好上许多,李定国想到兵权问题不由忧虑,看来弘光帝封侯之后是不会把兵权给他们了。

我看着眉头皱着的李定国猜测到他可能在担心今后的问题,“朕希望三位爱卿能先把各自的人马管带着,到了南京整编后朕再安排三位将军的职司,李将军,朕向来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三位将军如此能征惯战,如果朕将三位将军闲置,岂不是等于那自断手脚的昏君吗?”

李定国闻听心中竖起大拇指,虽然弘光帝现在说了这么个话有笼络人心之嫌,可这就很难得,他隐约听出弘光帝是在拿崇祯皇帝相比,等他听说弘光帝为袁崇焕建了一座衣冠冢并追封为王后更加觉得弘光帝有手段。

回师昆明后我召集众将开了一个会,会前听刘肇基说已经和大顺军的余部接触过并有了一些进展后我十分高兴,心中盘算着是不是把刘肇基留在云南经营这个西南边陲重地。

“诸位爱卿,前些时日立场不同互为敌人那是迫不得已,今天我们已经是一家人,还望诸位爱卿能以社稷为重捐弃前嫌,如有因此战而结怨者,朕当重罚不饶。”我得知艾能奇对操炮击毙孙可望的黄世仁心怀不满后借此机会给他们俩打个预防针免得今后出罗乱,“现今西南大局已定,朕也到了班师回朝的时候了,朕临走之前有三件大事要交代,第一,朕将任命刘肇基为云贵总督,总督云贵一切军政事务;第二,朕会给刘文秀两万精兵出镇东川府伺机进入川西夺取成都,大军所需军需概由刘肇基负责,由杨畏知监督军需供给情况直接对朕负责;第三,朕希望云贵一带能切实施行改革,朕听说云南境内竟然还有很多地区在使用贝壳充当货币,这怎么能行,据说云南乃产铜大省,这货币改革事宜一定要马上办理,刘爱卿,这个事你亲自抓一下。”

“还有一件事要尽快处理,那就是占据阿迷州的沙定州部,缅甸王已经自告奋勇助我军夺取阿迷州,朕拟任命曾华龙为征南军大帅会同缅甸王进兵南疆,朕希望能在两月之内收到曾爱卿的捷报,另外,云贵乃是民族杂居的所在,关于这一点一定要慎而又慎,努力的缓解各民族之间和各民族与朝廷的紧张关系,该征收的赋税暂且免除两年,两年后看情形再研究。”我想了想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想不到的也只能让刘肇基在工作中补充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