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滋阴降火、黄柏和知母……认识中医流派之滋阴派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其中滋阴派最受女性欢迎。滋阴派的“武功秘籍”和“武器”是什么?来听听滋阴派传人讲述滋阴派的历史传承。
滋阴派的创始
图片
滋阴派提出了“阴难成而易亏”的观点,主张通过滋阴的方式治疗各类杂病。滋阴派形成于浙江,对江、浙、沪一带的中医学术流派有深远的影响。
朱丹溪是滋阴派的创始人,他年轻时为儒生,有扎实的理学根基,40岁开始学医,并拜寒凉派开创人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为师。朱丹溪虽然起步晚,但是进步快,最终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滋阴派的传承
朱丹溪有四位传人,他们也是滋阴派的代表性人物,分别是王安道、戴思恭、赵道震和汪机。其中,戴思恭提出了“阳易亢而阴易亏”的观点,汪机是新安医派的奠基人。
滋阴派的“武功秘籍”
滋阴降火
图片
阴虚火旺是很多慢性杂病的病因,因此要从滋阴和降火两个维度同时去治疗。
滋阴派的武器
01/
大补阴丸
图片
大补阴丸为朱丹溪的原方,由地黄、龟甲、猪骨髓、黄柏和知母五味药物组成。其中,熟地、龟甲和猪骨髓可滋阴,黄柏、知母功效主要为清热,而龟甲、猪骨髓和阿胶也是滋阴常用药。
大补阴丸适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各种病症,比如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术后、产后大出血,或是有严重抑郁焦虑情绪的失眠患者。
02
知母和黄柏
图片
知母和黄柏是一对经典的药对,也是滋阴派的两味常用药。黄柏苦寒、入肾经、清肾中之火,知母辛寒、入肺经,两味药从不同的角度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图片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了黄柏和知母而制成,适用于阴虚火旺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其常见的症状有一阵一阵潮热、心烦、有睡眠障碍或耳鸣等。/apk/
专家提示:知柏地黄丸能否服用、服用多久需要遵医嘱。
图片
如果阴虚火旺的症状不明显,或者处于治疗后的康复期,可以使用这款知柏桂枣茶做代茶饮。知母和黄柏各6克,肉桂2克,大枣两枚,用沸水重拍做代茶饮,此为一天的用量。
如果服用后症状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图片
李东垣、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汤……认识中医流派之补土派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其中补土派对于保护脾胃有流传千载的绝招。补土派的“武功秘籍”和“武器”是什么?来听听补土派传人讲述补土派的历史传承。
补土派的创始
图片
中医将脏腑与五行相对应,其中脾胃属土。补土派通过研究脾胃功能来解释人生病的原因,再通过调整脾胃来治疗疾病。
图片
补土派提出了内伤的学说,采用脏腑辨证的诊断方式,启蒙了后世中医学术流派,并独创了通过调整脾胃升降功能来解决致病的内伤因素。
李东垣是补土派的创始人,他家境殷实,20岁时其母生病、不治而亡。于是他愤而学医,并花重金拜师,希望能够救治更多的病患。
事实上,李东垣也做到了这一点,史书上记载被他救活的人不可遍举
李东垣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用调理脾胃的办法治疗疾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后,他写成了《内外伤辨惑论》,讲述如何分辨外感和内伤引发的病症。
补土派的传承
李东垣的弟子罗天益整理了《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另外还把李东垣的经验和医案整理成《兰室秘藏》。后世很多医家根据补土理论发展自己的学说。比如明代薛立斋提出脾肾双补、李中梓提出先天脾胃后天肾、叶天士提出了胃阴虚……补土派的理论被很多人学习,以至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补土派的“武功秘籍”
土为中轴以轴为纲
图片
无论是脏腑中的脾胃,还是五行中的土,都位于中间的位置,也就是“轴”。补土派认为脾胃就是人体气血阴阳升降的枢纽,起到“中轴”的作用。
李东垣认为,元气可以保护人体,如果元气受损人就会生病。元气要靠胃气的滋养,所以脾胃这个中轴出了问题人就会生病,调整脾胃功能人就能恢复正常。
补土派的武器
01
补中益气汤
图片
李东垣开创补中益气汤最初是用来治疗内伤发热,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研究实践,现在多用于补脾。方中柴胡和升麻最为重要,可以助升脾气。
补中益气丸适用于治疗饮食过多或是过于劳倦引发的症状,或是脱垂、脏器脱垂等下陷类疾病。服用前最好请专业医师辨清体质,否则容易导致上火。
02
黄芪
图片
黄芪补脾胃之气,可上升阳气、通达全身,是补土派经常使用的一味中药。黄芪质地较为致密,泡水时量略大,20克-30克为宜。
图片
经常熬夜、过于劳倦,可以取黄芪20克、麦冬15克泡水做代茶饮,既健脾又养阴。如果服用后口干舌燥,则不适合使用该方。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