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岩上的清明节(谈中药保健(359))(1 / 2)

缆镇语录 沈志伟 2698 字 8个月前

响铃岩上的清明节

一、

清明节。

响铃岩上荒草怒长。

马宝成长跪在父母坟前痛哭不已。

50年后,马宝成终于从台湾回来了。

50年前,马宝成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岂知从此天海相隔。

一晃50年。

去时妻子段锦莉18岁,马宝成20岁,儿子马峰刚满月,那时马宝成父母尚在如今。

如今父母早已长眠在响铃岩荒山上。

68岁的段锦莉已满头白发,是他为马宝成的父母养老送终。

她一直没有改嫁,痴心等丈夫回来,50年后终成事实。

马宝成脑中刚满月的儿子形象很是深刻。

而今,做了爷爷的马蜂已见白发。

马宝成退伍后在台湾高雄经商,挣下了一大笔产业,并娶当地一富商女儿常函珍为妻,生有一个女儿马娟。

马宝成寻找大陆妻子段锦莉花了几十年功夫。

马宝成去台湾第二年,也就是1949年,缆镇解放了,小村却在战火中全烧毁了,马家父母带领众人又觅新的去处。

先是住进段锦莉的娘家。

段家住了五年,政府要修水库,又搬迁到另外一个村。

此后又因种种原因搬了十几次。

最后,定居在缆镇的镇上,段景丽进了缆镇棉纺厂,马峰进了工艺品厂。

因此,马宝成的寻亲费了不少周折。

最后,在永安黄埔军校同学会帮助下,寻到了段锦莉母子二人。

此时的段锦莉已退休,在家摆了一个水果摊。马峰已下岗,沦为黄包车夫。/

马宝成的突然出现,马峰一家人顿时大变样了。/apk/

段锦莉不再摆水果摊,而是开始念经诵佛。

游走于永安各大寺庙之间,她认为是观音显灵,才有50年后丈夫重现。

马峰则马上卖掉黄包车,用马宝成给的1万美元购下将近倒闭的缆镇工艺品厂,开始生产竹木工艺品销往台湾,当然是马宝成牵的线。

马家也开始日日宾客盈门,高朋满座,久未走动的三姑六婆也不知何时一日之间从旮旯里冒了出来。

无一例外,他们都或多或少得到了马宝成的手中的美元或人民币,台币没人要,他们不认识。马宝成在马家几位老人的怂恿下,购下了响铃岩这块坟山的多年使用权,不为别的,只为修建更大更气派的祖坟。

至于花了一点钱,马宝成认为值得。

同时又捐了2万元人民币给缆镇中学,因此缆镇政府对大修祖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祖坟修好。举行了隆重的落成祭礼。

段锦莉带了一群和尚尼姑,吹吹打打,做了一个月的法事。

这时签证时间也到了,马宝成安心返回台湾。

二、

第二年清明节,马宝成携妻常函珍、女儿马娟以及子孙一行20人又来缆镇扫墓。

常函珍与段锦莉一见如故,互称姐妹,毫无生份之心。

段锦莉带常函珍游遍了永安县内的大小寺庙,让常函珍兴奋不已。

其时,大陆正流行非典型性肺炎。

常函珍不幸染上此病,因年老体弱,竟致不治。

临终前,要求火化后,骨灰一半葬在缆镇的响铃岩祖坟中,一半带回台湾高雄葬到常家祖坟中。

签证时间未到,马宝成便黯然带着常函珍一半骨灰回台湾。

同时,他对那些三姑六婆的嘴脸也有了正确的认识。

钱让亲情变了质。

第三年又到清明节,其时马宝成已染重病,但他决定回大陆,老了,要叶落归根了。

马娟护送父亲回大陆,住进了上海某著名医院,但也只捱了一个月。

段锦莉为马宝成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葬礼过程中,马娟发现坟山所在地响铃岩风景如画,怪石飞瀑,古木森森,值得开发成旅游区。

马娟在台湾经营着一家大型旅行社,早想在大陆投资旅游业。

马娟马上找到缆镇镇长马建。

马峰的远房侄子,也算有点儿带亲。

马建大喜:马姑姑若有此心,我举双手欢迎,有事尽管找我去摆平。

开发景区,头一件事是迁坟。

迁坟在农村里是件大事,特别是祖坟风水之说,令人寸步难行。

马峰带头反对,认为马家有今天的辉煌。全靠了祖坟的风水。

信佛的段锦莉却一句话也没说,只顾一心念佛。

而且坟山上不止马家一家的祖坟,各村祖坟多如牛毛。

马娟也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

他发现父亲马宝成已用她的名字购下了响铃岩多年的使用权。

于是以缆镇政府的名义,下文件督促各家迁坟。

但无人响应。

马建带领执法队开始强制迁坟,结果遭到马峰等人的强烈抵抗。

马建大怒。

暗中开始下手了。

没几天,马峰的工艺品厂因偷税漏税被查封,马峰被拘留,马娟及时出面保释了他。

又过了几天,段锦莉对马峰说:马宝成托梦来说他祖父之坟必须及时去找,否则他在九泉之下难以安生。

马峰带人经过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深山中找到了马宝成祖父之坟。

不久,马宝成又托梦给段锦莉,说要把马家之坟全迁到祖父之坟边,否则马家将有灭门之灾。马峰信以为真,同意马家之坟全部迁走。

马家一迁走,其他各家也只好跟了。

当然,马娟出的钱也不低。

一年后。响铃岩风景区开始营业。

游客多来自台湾。

马娟的旅行社也在大陆开设了分社。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