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之上,光雾氤氲。这位甚少现于人前的毓秀掌门开口时,凝波渡四下里皆是悄然无声。
只听他淡淡道:“纵使重开镇印,也应依仙门诸派商议,而非此时此刻,在妖部面前匆忙决定。今日妖部以慧泉相挟,焉知明日不会更进一步?”
众人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见得是渊山这一件事,总之凡是妖族提议的,毓秀都不打算附和。
在妖族之事上,毓秀一贯是这个态度,倒也不算奇怪。掌门此番话,无形间也勾起了在座仙门修士那点心思——现在是王庭步步紧逼,各派之间若生不和,岂不是叫妖族看了笑话?
至于妖族走后,想必围绕渊山之事,仙门中也会是一场波澜,但那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郁掌门望向瑶山,语气不再那样冰冷:“封掌门此举,任谁都能理解,我亦无权置喙。只是,即使不近人情,毓秀的意思也依旧不变。”
此言之意,就是再无更改余地。仙门众人忙着传音议论,也有不少人看向毓秀船上,自从掌门化影现身后,孟君山便在一旁静立,此时面色平静,只是心里是不是也一样平静,大约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西琼显然对毓秀的表态毫不意外,甚至没打算对此稍作评论,而是转头问毓秀船上的另一人:“钟溪这位道友,也是作如此想的吗?”
众人或多或少地松了口气,万一王庭来使与毓秀掌门呛声起来,搞不好直接就要开打。至少现在看来,这聚会还能多延续一会儿。
钟溪的弥雁轻声说道:“正是如此。”
这样一来,正清、毓秀、钟溪三派反对,只要再有一家表态,结论就毫无悬念了。西琼叹一口气,语气并不如何惋惜:“仙门的所谓大局为重,今日算是有所见识。看来余下两派,也是一个意思了?”
说是两派,但谁也没见到羽虚的人在哪里,于是目光便都投向衡文的船上。但就在此时,有人高声说道:“未必!”
那一声不是出自各大派间,却是在小船挤挤挨挨的外侧。
周围人愕然望向发声之人,只见一名少年修士立在舟首,昂然喊出了那句话。他随即拨动船头,余人纷纷给他让开一条道路,让这平平无奇的小船滑进了湖中央。
那少年朝着四周一拱手:“羽虚门下白嘉木,见过诸位前辈。”
四下不禁哗然,谁也没想到羽虚真的有使者在此。灵璘不得不再次担负起问话的职责:“这位……白道友,之前为何未曾现身?”
“羽虚地处燕乡,与中原同道交游不多,本就无意纷争。”
嘉木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沉稳一些:“但盟约事涉六派,我等当不能独善其身。”
灵璘道:“原应如此。这么说来,白道友赴会,乃是奉了贵派掌门之命么?”
嘉木一愣:“那倒不是。”
“那白道友对于镇印一事,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又能否代表贵派的意思?”灵璘问道。
嘉木一时语塞,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仙门诸多大派的掌门面前说话,余人虽未发一言,那股沉重的压力却也让他虚了三分。
就在此时,船舱的遮帘一动,海绡从他身边走过,来到船首,脱去了斗篷的风帽。
仙门众人纷纷望向这个不知该说是年青还是年老的修士。他脸孔苍白,生机衰弱,轮廓阴影如同刻痕,无不透出苦痛与风霜的痕迹。
这是他多年以来不愿示人的面貌,但此刻,他静静站在灯火之下,任由无数双眼睛打量。
嘉木鼻子一酸,再也顾不上紧张害怕,大声道:“比起当即决议镇印之事,我们更有另一件事要先问个清楚!”
“我名海绡,曾是羽虚门下弟子。”
他的师叔踏前一步,说道:“十七年前镇魔时,我即在渊山中,目睹了这件事情。”
嘉木看到,灵璘的神色起初带着疑惑,直到海绡自报家门,方才严肃起来。这一点细枝末节,却使那股不平之火愈发炽烈,烫得他胸中疼痛。
“正如诸位所言,当年渊山之中,我等心志皆为混沌侵扰,以至于落成一桩悬案。”海绡缓缓道,“前些日子,正清门下道友邀我去贵派小叙,言语不能说服,便动起手来,我侥幸逃脱后,又遣人来再次追索……想来,也是为了查清当年真相,所不得已为之了。”
在一旁看热闹的西琼插口道:“正清的道友,可是确有其事?”
“我派近来正是在寻访渊山当年的诸位驻守弟子。”灵璘淡淡道,“去找这位羽虚道友的师侄,至今重伤未愈。”
“要不是你们非得带人回去,怎么会起这番冲突?”嘉木忍不住怒道。
灵璘道:“我派弟子察知这位羽虚道友疑受妖族所困,因而施以援手,谁料对方反戈一击,这也能称得上冲突?我也想请教海绡道友,为何要如此行事?”
“我已不是羽虚门下弟子。”海绡答道,“至于与妖族往来,我早与正清那位道友解释过,我非受其所困,反倒是对方助我良多。他不愿相信,我也不能束手就缚。”
他话音虽平和,旁观众人的议论却未曾平息。燕乡妖族远较中原繁盛,羽虚门下有一二妖族知交,原不算什么稀奇事情;但海绡既有这段经历,刚刚他们也见到妖部拿此事大做文章,在座许多人也不免觉得双方都有失妥当。
西琼似笑非笑道:“看来羽虚对镇印一事上,也是想求个清楚明白了?”
“既然海绡道友已非羽虚门下,又何来代羽虚决断一说?”景昀忍不住道。
“此间诸事,我将原原本本禀给掌门知晓。”嘉木大声说,“掌门定会有他老人家的决断,现在却大可不必把我们算作是附和一流。”
景昀道:“也望贵派掌门莫要意气用事。”
“……我此刻在诸君面前分说此事,也不是为了一时意气。”
海绡望着正清的殿阁,“自渊山之后,我未曾向门中透露此事,倘若我心怀不甘,早就该去做些什么了。但诸位可曾想过,若是那关上镇印之人并非只是胆怯才不愿承认,而是自有他的意图在,那该怎样?他是否还引动了镇印的其他变化,譬如这灵气未归还一事,会不会与此相关?”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