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代理人(1 / 2)

‘小八嘎’的地产行业确实是块肥肉,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眼馋想要进入分一杯羹。

只是,‘小八嘎’禁止外国资本进入他们国家的房地产行业,不知道多少外资都被挡在了外面。

这些事情都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江澈不应该不知道啊?

只是江澈能说出来肯定有他的办法,因此在座的众人都没有对此过多言语,听一听江澈怎么说。

“如果大家同意参与的话,接下来大家认股吧!”

众人以为江澈能说如何越过‘小八嘎’的法律进入他们的市场,然后跟他们再解释如何操盘,可万万没想到江澈直接越过了中间所有的环节,竟然直接跳到了最后一步。

这感觉就像是收到短信内容:‘我,秦始皇!打钱!!!’一样,连中间套路的环节都省略了。

具体的合作细节都不说,合作的内容也不讲,总盘资金规模有多大也不知道,就直接让他们打钱,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说‘我人傻钱多,快来!快来!~’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没喝醉知道这些话是江澈说出来的,还以为此刻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手段极其低劣连必要的话术都没有的骗子。

可是江澈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通过种种操作将原本不可的事情变为了可能,还依然历历在目。

原本因为不能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一文不名的‘丁权’经过江澈那双神奇的双手操作过后摇身一变成了‘丁楼’,不仅新界的乡民因此改善了住房条件,邵逸夫、霍英东这些大亨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原本寂寂无名的‘未来制造’,也因为‘Myphone’等产品横空出世的爆卖,现在都成了湘江的一张名片,许多港人都引以为傲。

商业领域许多人都在猜测‘未来制造’每天出货量这么大,市场的销售情况依旧那么的火爆,江澈一天得赚多少钱。

有不少眼红之人想顺着江澈走出来的路前行,企图能够分一杯羹。

可无论是新界的‘丁权’,还是高新产业,至今都没听到有谁走通了。

两相对比之下,更加衬托出江澈的不凡。

特别是邵逸夫等人加盟的‘Mystore’南洋诸国门店,每天盈利九百多万刀了的消息也不知道从哪里被曝光出来后,现在湘江社会,上到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无人不是在说江澈就是财神爷转身。

邵逸夫等人和江澈合作的‘未来城’赚的盆满钵满,加盟的‘Mystore’更是赚的堆金积玉。

现在湘江谁不想着自己哪天走了狗屎运能够被江澈青睐,跟着赚大钱。

之前这种想法还只敢在自己的脑海中想一想,做个美梦,却没想到今天居然梦想成真了。

尽管不知道具体的合作详情,也不知道江澈会如何操作能够躲避‘小八嘎’的监管,可出于对江澈盲目的信任,会议室内没有任何一人对江澈这么操作提出任何疑义,接到投资金额意向表单后,纷纷填下一个個金额。

此刻让众人苦恼的并不是在想江澈是否在骗他们,也不是在考虑这个项目是否能够成功,更不是在琢磨盈利点有多少,能不能够达到自己心中的期望值。

迄今为止江澈参与的哪一个项目的赢利点不是超高,财神爷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让他们犯愁的是自己能筹集多少金额参与到这个项目来,毕竟江澈带着发财的机会可不多。

投入的少了浪费了这次得之不易的机会,估计以后也不可能再有这种好运气了。

大家都恨不得把家里的狗都算成钱,更有甚者都想着是不是借一笔高利贷,以此加大股本希望能够多赚一些。

因此,此刻会议室内除了和邵逸夫等人一样本钱极厚的大亨,其他人都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如何能凑出更多的钱。

屋内的人为了钱的事情脑壳都快抠破,屋外的人却因为没有听到江澈的具体操作办法都急死了。

特别是那几个外资和港府安插进来的眼线,恨不得抓着江澈的脖子让他把计划都说出来。

可没办法,江澈在湘江不仅有着‘财神爷’的称号,‘活阎王’这个称呼也不是白来的。

于是这些人急得要死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门外急的跺脚。

不知道多少人在心里骂江澈不是人:‘合作细节都不说,哪有这么招募合作伙伴的!直接让大家给钱,生意还特么能这么谈嘛?!!!’

就在外面人想着再等等,再等等估计江澈就会说他的计划了,可等到的却不是江澈的计划,而是一阵阵嘈杂的声音。

“不好,快走!~”

就在这群人跑到拐角处,会议室紧闭的大门打开了,众人鱼贯而出。

“江生,‘小八嘎’的禁入制度你打算怎么操作?”

这句话霍英东早在江澈说出‘攻略东京’的时候他就想说了,不过当时屋内的人太多,且江澈在湘江的名号好不容刚刚闯出来,自己若是问出了这个问题,江澈却没有很好的应对,这对他威望的打击可太大了。

现在会议结束,人都走干净了,霍英东紧忙问出了这个问题。

如果江澈有办法,自然皆大欢喜。

若是他的办法不可行,趁现在还有时间大家还能集思广益把这一关度过去。

“这种事情哪有好的办法,唯有走代理人一途。”

刚才江澈之所以没有把计划的细节和大家透露,而是直接让他们出资。

就是担心自己的操作方式被泄露出去,更担心墙外的那些耳朵亲自上手。

江澈之所以把这群人引诱过来听到他的计划,只是想借此把湘江四大英资家族拖进水,而不是想让他们跟自己发财,更不想坏了自己后面的谋划。

江澈的操作方法并没有任何难度,只要知道了有点资本的都能模仿。

四大英资家族肯定会想到这个办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至于其他人,江澈却不想让他们知道,若是人人都这么操作,到时候暴露的风险基会无限的拔高,后续计划的变数也就无法把控住。

不过霍英东等人却是可以信任的。

上一世,江澈只知道邵逸夫在国内捐赠了接近五千栋‘逸夫楼’,每一次发生灾害邵逸夫都是一亿一亿的捐赠。

直至去世之前,邵逸夫总计捐款慈善的金额高达一千亿港纸。

霍英东在百度上的个人简介第一句话:霍英东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

他年轻时就有为国家做事的志向、激情和胆略。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