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邮递员姑娘(1 / 1)

1999年6月,这个季节是太原一年中最舒适的时期。

春天风沙刮满天,夏天热到晒死人,冬天出门冻冰棍。只有每年的六月或十月,人们可以享受难得的好天气。

杏花苑生意平稳,年轻人们相处的也是越来越和谐。

派系还是存在的,但相互之间开始交流各种零食、影碟或杂志。也时常在一起讨论当下流行的歌手、电影和服饰。

每天午后的休闲时光,都格外的热闹。

莉莉和薛老板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的开心。

这天下午,一如往常,杏花苑前厅欢声笑语。喝茶的喝茶,讨论的讨论。年轻人们打破界限,挤在一张圆桌旁。

陈一凡当然属于年轻人了,事实上,他成为这群年轻人的中心人物。

四点多钟的时候,一位邮递员姑娘推开玻璃大门,走了进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

这位姑娘看还上去很年轻,二十岁左右,应该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神情中还略微带着几分紧张。

她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很端正,一看就是特别善良的人。

她的皮肤没有杏花苑的姑娘们那么白皙,却带着健康的红润。

她微笑着,阳光般的笑容让人觉得亲切,脑后的马尾随着她轻快的步伐来回摆动。

一身深绿色的制服,胸前绣着邮政的标志,配上苗条的身材,显得异常干练。她的鞋子上沾了一层尘土,在太原跑一天就会变成这样。

不知道为什么,陈一凡的心里跳动一下,似乎哪根弦被碰到了,莫名其妙的兴奋。

他认识的女孩子就店里的这几个,都爱打扮、爱玩爱闹,给人一种没长大的感觉。

而面前的这位姑娘,却在几分稚嫩中显露出一份认真、执着和热情,引起陈一凡极大的好感。

……

“老板好,”邮递员姑娘打量一圈后,才确认坐在窗边喝茶的薛老板是当家人,“请问,您家需要订阅报纸杂志吗?”

“什么报纸杂志,没人看。”薛老板随口说道。

每天来饭店推销的各种业务员非常多,时间一长,薛老板就变得不耐烦,一句话就想打发出去。

邮递员姑娘有些尴尬,但她似乎不想轻易放弃。

她的目光快速扫视一圈,继续微笑道。

“老板,我觉得您的说法不对。报纸杂志是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您不读报,哪里知道咱们太原,还有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另外,您也可能错过重要的商业机会!”

这番话,把薛老板说的哑口无言。

这个道理他是知道的,只是自己没有看报纸杂志的习惯,随口一说,反倒显得自己没文化了。

另外,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邮递员,吃公家饭的,非一般业务员可比。

薛老板不好意思的干笑几声。

莉莉招呼邮递员姑娘在桌子旁坐下。

这就有机会,邮递员姑娘没有拒绝,坐了下来,礼貌的点头致谢。

“老板说的不对,报纸还是有人看的,我看一凡每天出去买报纸,”莉莉看一眼陈一凡,然后笑着问邮递员姑娘,“在你这里订报纸,是不是每天都给送?”

“是的,老板娘!”邮递员姑娘迅速搞清状况,拿出订阅单送到莉莉的手中,笑道,“只要您在我们这里订阅报纸杂志,我们保证每天及时送到。”

“哦,好吧,”莉莉点点头,面向年轻人们说道,“我看你们每天闲得慌,不如订点报纸杂志看看,你们都想看啥,说!”

“我想看《太原晚报》,莉莉姐!”陈一凡高兴道。

幸好有善解人意的莉莉姐在,薛老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凶的,再加上对陌生人说话总是硬邦邦的,搞不好就让姑娘生气的甩袖而去了。

“我想看《时尚芭莎》。”小孟说道。

顿时引来一阵哄笑声,那本杂志上都是国内外的美女。

小孟赶紧纠正道:“哦,不是我想看,是想给莉莉姐和姑娘们看,喜欢时尚的人,总要多了解一些时尚动态吧。”

莉莉笑着点点头,她没事的时候确实想翻翻这种杂志,于是示意邮递员姑娘在纸上记下来。

“我想看《故事会》!”小戴举手说道。

众人又笑了,小戴喜欢给姑娘们讲故事听,但他脑子里没有多少故事,早就不知道该讲什么了。

“换成《读者》吧,谁都能看。”陈一凡建议道。

“没错,”邮递员姑娘转头看陈一凡一眼,赞同道,“《读者》老少咸宜,可读性更强,是我们订阅最多的杂志。”

得到这位姑娘的认同,陈一凡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好吧,那就订这三种。”莉莉笑道。

“其实呢,我觉得咱们还应该订阅《商界》,供老板了解最新的商业动态。”邮递员姑娘推荐道,“还有《幼儿画报》和《幽默大师》,可以拿给孩子们看。孩子没耐心,喜欢跑来跑去的,有画报看的话,他们就会安静下来。”

“有道理啊!”陈一凡情不自禁的点头道。

小戴忍不住歪头打量陈一凡,觉得陈哥好像有啥想法。

一下子订阅这么多,莉莉要考虑一下花多少钱,沉吟不语。

当家人无论大钱还是小钱,都是要精打细算的。

邮递员姑娘看到老板娘犹豫,笑着说道。

“莉莉姐,如果您订阅超过八种报纸杂志,我可以回邮政所申请送您一个书报架,摆在入门的地方,马上就能体现出我们杏花苑的文化气息。再说了,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钱,您一张餐桌一天就挣出来了!”

“行,行,订吧,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薛老板拍板道,“让小年轻们没事多看点书报,少扯点闲话。”

莉莉笑着点头,和邮递员姑娘办理了订阅手续。

等她离开后,薛老板还感慨道。

“以前来订报纸的人多了,进门就甩出一句话,订不订报纸?我说不订。你们看,人走到哪里都要学会说话,要像姑娘这样把话说到位,谁还能拒绝?”

“是这样的,”莉莉笑道,“等书报架拿来了,一凡负责管理,先找几本旧的儿童画报填满了。人家姑娘说得对,孩子老实了,客人才能安心吃饭。”

“好的,我来负责!”陈一凡高兴道。

透过大玻璃窗,他看到邮递员姑娘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沿着街道渐行渐远。

她的背影挺拔,马尾在微风中摇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