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第 74 章(1 / 1)

安晴云来的时候,小皇帝非常认真地在写作业,抬头看见丞相,就像学生见了老师,端端正正地坐好。安晴云便随口抽查几句,刘行雨也对答如流。

她刚把今日带来的奏章在小皇帝桌上放好,就看见小皇帝本人撅着嘴,扑闪扑闪地看着她,有点不满,又有点期待。她瞄了一眼云品,云品冲她猛打眼神,在小皇帝看不见的地方比出两个大拇指,一个劲往小皇帝身上指。

云公公简直急坏了,又不能出声,不停比口型“快夸她”,安晴云赶紧发自内心地说:“陛下真是太棒了,不但记得牢,而且已经能活学活用了,现在比我们预定的进度还要快上一些,最近便可休整一番。”

小皇帝不在意地摆摆手:“朕天资聪颖,根本不需要修整。丞相快讲讲御史的奏章。”

宋御史的奏章被放在第一个,刘行雨打开之后当先就看到了里面贴着的小纸条,笔迹是安晴云的无疑,她仔细一看,便惊奇地问:“丞相为何要驳斥宋御史?咱们不该一路给他护航吗?”

“那不当如此,如若这样,就显得他背后有陛下鼎力支持,谢迁必然警觉,宋御史真正要找的底牌就有可能被掩盖甚至除去。”

“哦~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却还要答应朕,他不怕失败吗?”

安晴云忽然抬头盯着小皇帝,小皇帝被她看得发毛,悄悄往后靠了靠。

“丞、丞相?”

“匡扶社稷,虽死不辞。陛下当记得宋御史的这份忠义。”

“咦、咦?”

“不单单是宋御史,执金吾和大司马,也都是心怀社稷苍生之辈。只要是这种人,能为陛下尽忠,都万死不辞——除非——”安晴云突然顿了顿。

刘行雨忍不住追问:“除非???”

“除非陛下成了社稷之害,那他们就非要‘匡扶社稷’不可。”

小皇帝大大松了口气,“丞相吓我,那丞相自己呢?也会因为我成了社稷之害而非要‘匡扶’我不可?”

安晴云笑道:“陛下言重了,臣身为太子少保,不会让陛下走上歪路的。陛下记着臣的忠心耿耿便是。”

小皇帝喜笑颜开,“朕记住了!丞相总是最好的!”

安晴云春风和煦地点点头,“那我们就回到这份奏章吧。陛下早上说,对这份奏章有所不满?”

小皇帝大大地点头,愤愤地说:“宋一可答应我要把尚书打下来,结果就说她贪污受贿?贪污受贿按律又罪不至死,至多罚没所得,结党营私倒是重罪,但又只有捕风捉影的只字片语,这样一来,不是打草惊蛇,如同儿戏?”

“陛下觉得应当如何?”

刘行雨捏紧了小拳头,道:“当然应该打蛇打七寸,给她致命一击!把她扔进大牢里!被狱卒虐待到只剩一口气!然后朕把她流放三千里!”说一句话打一拳,几招组合拳还有木有样的。

安晴云笑了笑,握住她的小拳头,“陛下想得不错,然而陛下想想,倘若你的敌人十分小心谨慎,那你又要如何对付?”

刘行雨跟着安晴云练了一阵子的武,手下有一群云品的小跟班陪着,这时候对于比武过招已经十分有经验了,当即答道:“小股骚扰,诱敌深入,等他自己露出破绽。”

“陛下说得很对,我猜这也是宋大人的策略。不得不说,他还是挺擅长这个的……”

“擅长……他从前也这样吗?”

“是的,其实很多人都讨厌他,认为他胡搅蛮缠,但又因为是御史台的弹劾,而不得不回应一二。但如今来看,这就是御史台的策略。”

“为什么不是宋御史自己的?”

安晴云挤了挤眼睛,“他们御史台的御史平常弹劾别人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陛下注意听就行。”

“咦,父皇曾经还说过御史奏事,随便听听就行,难道父皇说得不对?”

安晴云道:“御史台奏事虽然真真假假,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陛下日日听长乐王讲宫中掌故听得好像挺开心的,那御史台每次朝会的弹劾,讲的就是百官掌故。”

刘行雨一捶手,“噢,我就是说这宋御史瞧得亲切,原是刘大耳同党,领会的得,领会的得。”

“明日尚书省一定会有回应的,不知宋御史能从中瞧出什么破绽,反将一军。”

“倘若丞相是谢尚书,该当如何回应?”

安晴云笑道:“我根本不会回应,会奏别的事情,与其叫宋御史纠缠于我,不如引开大家的注意力。”

“那若是如此,又要怎么办才好呢?”

丞相温温一笑,就在刘行雨正襟危坐准备听她继续往下讲的时候,她话头一转,几乎把道:“谢尚书明天断断不会的。”

小皇帝难以置信地看着她,仿佛在看一个傻子,心道:丞相难道把别人都当蠢蛋吗?她想得到,别人难道想不到吗?

“陛下信我便是,不需问为什么。”

刘行雨嘀嘀咕咕地说:“丞相言之凿凿,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朕看丞相只是猜的。大人就喜欢这样,没谱的事情说得无比笃定,骗得大家都跟着你跑,朕觉得还是会的,若当如此,朕倒要看看宋御史又当如何……”她心想以前不管问什么,丞相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今天遮遮掩掩,说不定其实又是什么考验她的问题。

安晴云扬了扬眉毛,“陛下不信我?”

“不信不信,朕要跟你赌,赌明日谢尚书会和丞相一样浑水摸鱼。”

“陛下想赌什么?”

小皇帝灵机一动,道:“就赌丞相明晚用手拿着吃一整个鸡腿,如何?”

安晴云微笑道:“那若是陛下输了,就啃一根胡萝卜,如何?”

刘行雨一听,脸色霎时变了,稍稍稳了稳,憋着反驳说:“……半根。”

安晴云痛快地说:“那就半根吧!”

刘行雨狐疑地打量着她,道:“丞相如此胸有成竹……”

安晴云不露声色地打断她,道:“陛下刚不是说臣是虚张声势?那么臣现在也是虚张声势了,还望陛下坚持己见才好。”

刘行雨便道:“那就这么定了!倘若丞相输了,可别忘了朕要请你吃鸡腿。”

翌日刘行雨早早爬起来,还没等云品来叫,就火速梳洗打扮完毕,穿着平常十分讨厌的衮服冠冕等着上朝时间到,伸长了脖子等着谢尚书奏点本部事,谁知道谢迁穿得美美的,一板一眼地走到她眼皮底下,发表了冗长(在刘行雨看来)的驳御史台弹劾文,听得小皇帝的脸越来越垮。

她盯了安晴云一眼,然而本来就火力不足,再加上距离的削减,让她更加没有什么震慑力。安丞相似乎没有感觉到任何压力,挺胸凸肚,平视前方,用小指轻轻挠了挠脸颊,好像有什么小虫子刚刚撞了她一下似的。

小皇帝恨不得跳脚,暗自决定今天不给丞相上碗筷,说什么也要让她用手抓一次鸡腿,抓得满手油腻腻,啃得满脸脏兮兮不可。

尚书辩解之言,不外乎“这事我没干,是御史台捕风捉影”、“此事完全没有御史台说得那么耸人听闻,其实只不过是三五好友来家里吃饭罢了”,反正他们会交奏章上来,所以刘行雨也完全没认真在听,只顾着在心里骂丞相大骗子。

其实她自己下赌注的时候就多半知道自己一定会输的,然而安晴云话里有话却不肯说明,刘行雨想激出她藏住的话,没想到丞相不中计,刘行雨自己反而必须要吃掉半根自己最讨厌的胡萝卜。

但人为什么要责怪自己呢?所以肯定是丞相不好!

这话一直憋到刘行雨晚饭之前见到安晴云为止。安晴云身后跟着一个比云品还要矮小的小宦官,替她抱着一大堆奏章往前走,再后面跟着个小宫女,倘若前面有漏网之鱼掉在地上,小宫女就要负责捡起来放回最顶上去。

安晴云背着手走在最前面,慢悠悠地等着后面两个跟班跟上来,到了刘行雨的书房门口,才弹了弹下摆,从两个气喘吁吁的小跟班手中接过奏章,推门进去。

小皇帝横了她一眼,撅着嘴巴不说话。安晴云笑着走过去,绕过桌子站在刘行雨旁边,揣着手低头哄道:“什么事惹陛下不高兴了?”

“陛下若是不高兴,不吃便是。”

小皇帝更不高兴了,“你把朕当什么人了?君子一言九鼎,驷马难追,落子不悔,言出必践。朕为什么要食言而肥?”

“陛下吃胡萝卜也不高兴,不吃胡萝卜也不高兴,陛下要怎么才能高兴呢?可难煞臣了。”

小皇帝推了一把椅子,椅子向后一滑,滑出尺许,鼓着腮帮子道:“既然吃不吃胡萝卜都会不高兴,可见根本不是因为这件事,丞相再装傻,就把丞相拖下去斩了!”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