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物理学博士看《三体》,已经带上了一种审视的视角。
当然了,审视不是批判。
《三体》首先是小说,而不是论文,看小说的前提是「先假设这两条公理是正确的」,然后根据公理去推论三体世界的宇宙图景,以及衍生接下来的故事。
如果非要较真公理是否成立,那么科幻小说几乎就没法存在了。
不过,若因此认为成丞提出来的“宇宙社会学”和其两条公理毫无意义那也不对!
其实就丁驹看来,成丞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且成丞绝对具有相当的科学思维。
“宇宙社会学”和其两条公理相当程度上都是基于目前的观测提出来的,而当前的任何一条科学理论,也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提出来的。
丁驹认为成丞绝对是所有科幻作家里最顶级的存在了。
起码,成丞写的书,他看得下去,还看得津津有味,而其他科幻作家的书,他看的真跟儿童读物一样,既幼稚,又无法自圆其说。
——
视角回到朱华这里。
他已经完全被罗辑和叶文洁的对话吸引了。而褐蚁也开始了新的征程,他经过一阵曲折的爬行,又爬过了“墓”。再然后是“之”。而后是“冬”。最后是“杨”。
杨冬之墓!
叶文洁和逻辑的对话也在继续。
“我已经想了大半辈子,但确实是第一次同人谈起这个,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谈哦,要想从这两条公理推论出宇宙社会学的基本图景,还有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很有意思的两个名词,您能解释一下吗?”
“没有时间了”
又出现了两个新名词,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但可惜,叶文洁并没有解释。
而叶文洁这里说的‘没有时间’,结合第一部的剧情,朱华也猜到了,这里的时间线,应该是在杨冬自杀之后,古筝计划之前。这里叶文洁还没有被抓,接下来,她就要被抓了。
于是,第一段对话结束了。
关于对褐蚁的描写,也来到了尾声。
褐蚁爬过了杨冬的照片,爬上了墓碑之巅,在孤峰脚下,那只被罗辑用花柄拂落的蜘蛛开始重建蛛网。在孤峰的脚下,褐蚁又与蜘蛛交错而过,它们再次感觉到了对方的存在,但仍然没有交流。
朱华总感觉褐蚁和蜘蛛代表着什么。
他想到了第一部里的射手和农场主假说,也许,当褐蚁沿着墓碑文字凹陷爬行时,它也许在思考,在品味这些纹路,就好像三体看人类?
在三体人眼里,我们人类是虫子。
在我们眼里,褐蚁是虫子?
但蜘蛛又代表着什么?褐蚁和蜘蛛两次“看到了对方的存在,但仍然没有交流”代表着什么?
他总觉得这段的隐喻没有那么简单。
而在序章的后面,还放出了伊文斯最后一次收到来自三体世界的信息时,他和三体人的对话。
这时的伊文斯还没有被切片。
三体人:这是我们的第二十二次实时对话了,我们在交流上遇到一些困难。
伊文斯:是的,主,我发现我们发给您的人类文献资料,有相当部分您实际上没有看懂。
伊文斯:你们的思维对外界是完全暴露的,不可能隐藏。
三体人:思维怎么能隐藏呢?你的想法太不可思议了。
伊文斯:我的主,您需要我们。
三体人:我害怕你们。
《三体二:黑暗森林》的序章有七千字,朱华看的很慢,花了十五分钟才全部看完。整个序章,描述了两段对话,第一段对话,是发生在叶文洁和罗辑之间的,只有一只小小的褐蚁和蜘蛛是见证者。
第二段对话是发生在伊文斯和三体人之间。
没有人见证。
第二段对话解答了三体人为什么放弃地球ETO组织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古筝计划取得了成功。
看第一部时,朱华就有疑惑,为什么古筝计划成功了?
剧情上是不是有BUG?
因为如果三体人没有放弃地球ETO组织,地球ETO组织是绝对不会覆灭的,因为智子可以随时通风报信,地球人的一切行动都瞒不过他们。
现在朱华才知道,原来三体人是因为害怕地球人而放弃了地球ETO组织。
三体人害怕地球ETO组织骗他们。
这算是圆上了第一部的“剧情漏洞”。
而有预感,朱华认为序章里的这两段对话在接下来的剧情里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时,已是上午十点。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照在书页上,既不刺眼,也不浓烈,正正好好。
伴着阳光,朱华翻开了沉重的序章,翻到了第一部分,第一页。
上部,面壁者。
危机纪年第3年,三体舰队距太阳系4.21光年。
率先出场的是《成丞》纪录片里出现过的吴岳和章北海。
吴岳、章北海——
朱华咂摸着这两个人名:
这两个人是接下来剧情里的关键人物吗?
而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人,斐兹罗将军、雷德尔、张援朝、杨晋文、苗福全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后三体时代社会。
也即是三体人入侵的消息被公布后的社会。
书中叫它危机纪元。
这时,人类召开联大会议,经过计算三体大军将于400年后抵达地球,人类开始备战,危机纪元来临,人类开始有计划地筹备对抗三体人的战争准备.
(本章完)
记住地址:新文院小说 xwyxs.com